累积误差,学术名词。当利用递推公式对各部分计算结果进行积分时,其误差也随之累加,最后所得到误差总和称为累积误差。

例如利用连续方程求垂直速度时,由于各分层计算的精度存在误差。若积分是自下向上,计算出来的垂直速度因为误差累积,愈到高层误差愈大。

什么是误差累积?

周节累积误差测量的几种方法:

应用跨齿量法,选择合理的跨测齿数(N佳),可以提高测量精密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精度,更重要的是使仪器测量精度提高了。但跨齿测量法只适用于齿轮齿数多、精度要求高,用单齿测量法由于仪器精度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时才采用的一种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计算相当麻烦。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大胆采用了几种比较简单的测量方法,满足了测量的需要。 1 对径测量法这种测量方法对偶数齿较适用。测量时,将两测头相对地安装在齿轮直径的位置上,测量齿轮在180°位置上的周节累积误差,以任意一个180°位置上的一对齿调零,然后转动齿轮、逐齿测量其对径位置(即180°)上的各误差,取其最大正误差与最大负误差绝对值之和的一半为齿轮180°位置上的周节累积误差Δt∑。这是由于每回转180°时,周节累积误差将以正、负值各出现一次,以1齿定位测量2齿时,角齿距为φ12=180°-Δ∑φ,相应的周节累积误差为+Δ,而回转180°后,以2齿定位测量1齿时,角齿距为φ21=180°+Δ∑φ,相应的周节累积误差为-Δ,所以取最大正、负误差的绝对值之和的一半作为周节累积误差。如果此齿轮的周节累积误差不单是由于切齿

不明白误差累积的含义。网上的解释说:“就像买水果,每斤称都少一些的话,买得越多自然少得越多”,但不

假设你碰到一个奸商,他在称中动了手脚(以前经常的事,现在有了公平秤,少了一些),就是你买了490g的东西,但是在称上显示的是500g,无论你买多少都是这样。在那个称的等式中就成立490g=500g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等式。假设你买了5000g的东西,那么每500g少10g,5000g就少了100g,这个也就是累计误差的意思。

不过如果奸商还有点良心,或者不想让别人“撅称”(意思是把称掰折,比喻因为缺斤短两砸了买卖),那么可能会给你找补一点,美其名约“送”几个。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自然会要,这样回家就算你重新称,一般也不会为了那么不到50g的重量去吵闹。所以所谓的累积误差也并不是完全累积,不可修正。而且在科学计算中,这种误差存在的可能性及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那么正好,每次都计算成同一个样子。而且现在的科学计算都是大量计算后取线形值,虽然也不是一定十分精确,但总会减少些误差,就和买的多"送"几个一样。

再举一个计算上的例子,说明累积误差。

我们计算一个算式

√2 * √3 * √5 * √7=?

我们知道这个数字=√210≈14.49

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都计算出来来计算,而且每个保留2位小数

√2 * √3 * √5 * √7≈1.41*1.73*2.24*2.65=14.4796848≈14.48

二者相差了至少0.01,就是前面的每一个根号开出来的数的误差累积起来导致的。最后的结果之所以差0.01就是误差累积的结果(因为如果计算足够精确二者应该是相同的,但是二者现在不同,这就是误差,那么这个误差怎么产生的,是前面每一个误差的一个组合,也就是累计误差)。

什么是螺纹的累积误差,和最大累积误差

螺纹的累积误差是衡量螺纹总体制造精度的一个标度。因为螺纹的紧固作用是体现在螺纹副以及其自锁能力上的。单个螺距的螺纹的误差作为衡量是不准确的。累积误差是有单个螺距的误差的累积或者平均。最大累积误差是能接受的最大的累积误差,超过这个值,其质量是不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