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后来,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

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南郡之战后,周瑜分南郡南岸地与刘备,刘备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此议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地,理由是:

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

二是东吴新得荆州,恩信未洽,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

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借地于刘备有利于多树操敌,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

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

孙权攻蜀

1、 210年12月,周瑜占领江陵已经一年,局面比较稳定。于是建议孙权攻取益州。孙权批准了这个计划,由周瑜和孙瑜共同执行。这时由于沿江各战略要点均在周瑜手中,所以周瑜的攻益州计划中根本没有要刘备参加的内容。

2、 同月,孙权将该计划通报于刘备,刘备极力反对。但是孙权没有理理睬。

3、 同月,周瑜在返回江陵的路上病死,其攻蜀计划暂时停止。刚接任的鲁肃就建议孙权将江陵一带全部借给了刘备。

4、 这时,孙瑜的大军已经从丹阳(原驻防地)开进到了长江中游一带(准确时间没有记载,但是必定是在刘备借到荆州以后,而没有进军益州之前)。

5、 由于荆州已经借给刘备,孙瑜军无法通过,所以孙权又写信给刘备,建议两家共同出兵攻蜀。由于刘备是准备自己独占益州的,就以那些众所周知的理由拒绝了孙权,并威胁要“被发入山”,同时派部队阻挡不准孙瑜军通过。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这样的:

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下辖南阳、襄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八个郡。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成都),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赤壁之战后,荆州八郡被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虽然吃了败仗,但仍然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最大,但得益最少,只得了南郡、江夏郡;当时刘备的实力最弱,出力也最少,但在诸葛亮的谋划下,收获却是最多的,得了除荆州城之外,还有江南四郡,即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

刘备到荆州后,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两次向孙权提出借南郡,东吴鲁肃很有战略眼光,他竭力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则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二则以此向刘备表示友好。所以“借荆州”其实只是借了荆州的南郡。

以后,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南郡,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后来,曹操进军,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个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多还了一郡。

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刘备借荆州是:

南郡之战后,周瑜分南郡南岸地与刘备,刘备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此议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

二是东吴新得荆州,恩信未洽,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借地于刘备有利于多树操敌,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

刘备借荆州后的故事:

刘备借了荆州以后,鲁肃仍主持由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三郡,争三郡成功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没有破裂,这正是他高明之处。而偷袭荆州却造成孙刘联盟的破裂。

刘孙两家大兴兵,曹魏渔人得利,有着极大危险性。从长远利益看,偷袭对东吴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刘备过分削弱,只能龟缩于西南一隅,那么东吴也只能偏安东南,“以图天下”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

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