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美国哲学家。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他还通过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口头行为》的评论,发动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在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者学习精神和语言的方式。他那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对语言和精神的哲学起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正则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而著名。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识分子。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8多的。

被认为是天才式的人物”的89岁老人,诺姆·乔姆斯基,对他的赞誉可不止如此。他被西方学术界誉为当今的笛卡尔和达尔文,还被称作20世纪与爱因斯坦、毕加索、弗洛伊德和罗素比肩而立的杰出人物,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乔姆斯基。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他还通过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口头行为》的评论,发动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在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者学习精神和语言的方式。他那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对语言和精神的哲学起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正则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而著名。

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识分子。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8多的。

代表作品

《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转换分析》《句法结构》。乔姆斯基也很关注国际政治,对当代政治格局比如伊拉克战争、不平等发展等等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批评。

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习得理论是怎么样的?

乔姆斯基是心灵主义习得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氏认为任何发育正常的儿童能在短短几年内获得母语使用能力,这个事实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不了。儿童是不可能根据他们听到的数量有限的句子,通过归纳、推理和抽象概括而习得母语语法和学会母语使用的。乔氏认为,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植于大脑里的所谓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或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简称UG)。按乔氏理论,外部环境和语言输入只有“激活”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

母语习得过程:语言输入→普遍语法→特定语言的语法。心灵主义习得理论强调的是人脑中的内在因素,而不是习得的外部环境和语言输入。对于普遍语法是否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作用的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不一致。

急!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成就

浅谈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得与失

[内容摘要] 转换生成语法自诞生之日起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场乔姆斯基式的革命。本文首先对其研究的对象以及转换生成语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做简单回顾,介绍其在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的新发展,并总结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存在的得与失。

[关键词] 索诸尔;转换生成语法; 普遍语法; 语言能力

如果说,索诸尔语言学说的提出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诺姆·阿弗莱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则是语言学史上的又一次跨时代的革命,即“乔姆斯基革命”。

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及发展

转换生成语法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 20 世纪 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 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 60 年历史。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7 年乔姆斯基的博士论文缩写而成的《句法结构》在荷兰出版,奠定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

二、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的主要对象是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研究儿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认识到儿童1到2岁会说简单的几个字,如:打、吃、饿,而3岁时竟然能基本学会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接触到的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句子并不是很多,在这种“经验中的刺激匮乏”状态下儿童仍然能够很好的学会语言,能够理解并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所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人类的本能,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很疯狂,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确实具备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天赋的,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普遍语法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怎样应用及其物质实现等。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在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的具有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 即人类语言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而语言运用只是这 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语言现象。

三、生成语言学在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的新发展

1.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语言能力:指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和说出从来没有听过或说过的句子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说话者的语言的潜在知识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天赋的。语言行为:指上述代码在使用语言实际情况中的实现,是潜在知识的实际运用,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即话语本身。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语言能力,而不能像布龙菲尔德那样只描写语言行为。

2.区分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是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的内在语法关系,而这种语法关系是不能直接从它们的线形序列上 看出来的。表层结构是指实际上构成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句子是对这些成分进行线性排列的结果。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互相对立,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的基础的语法关系,而这些语法关系是不能从表层结构中直接看得见的。在转换生成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特点在深层结构上用句法成分表现出来,而语言行为的特点则在表层结构上用语音成分表现出来。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既然是探索语言能力,那么他就也应该揭示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3.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

正因为有规则可循,就可以用严谨的数学的模型加以类比和推导,作出预测;正因为有规则可循,就可以引进数理逻辑中的“递归”方法,用有限的语法规则,从有限的元素中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正因为有规则可循,就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形式化的演绎系统对句子的结构作出描写,并解释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和语义的分歧性。

所以,转换生成语言学的重点在于精心建立起一种逻辑上前后一致的理论,这种理论可以完善地解释句子的深层结构,并且用公式把这种深层结构清楚明了地表示出来。

4.提出了一套高度形式化的规则系统

既然语言分析目的是要在语言能力中发现普遍性和规则性的东西,那就必须把句子概念作为基本单位,说明一种语言中可能有的合乎语法的全部句子,说明操本族语的人凭语言直观判断是“正确”的句子,而句子结构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短语规则、转换规则这些抽象的语言来描写。短语结构规则描写该语言的基本结构;转换规则描写更复杂的结构,把这些结构描写成基本结构的转换式。

四、转换生成理论的现实意义

转换生成语言学明显地胜过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地方是对语义的重视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形式,忽视或有意识地回避语义方面的研究,所以在复杂的语言现象面前束手无策。而转换生成语言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辟了一条语言研究的新路,提出了许多解决复杂语言现象的办法。具体表现为:

转换法可以从本质上区分同形异构现象。例如:①John is easy to please.→It is easy to please John.(约翰是容易讨好的)john is eager to please.≠It is eager to please John.(约翰急于讨好别人)②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台上唱着戏。≠戏唱在台上。上面两组句子,看上去似乎属于同一结构,但实际上二者结构不同,每组的前者可以转换,而后者不能转换,这说明二者是有区别的,属“同形异构”。

转换法可以区分多义结构。例如,①I like her cooking.I like that she cooks sth.(我喜欢她的烹饪法。)I like sth.cooked by her.(我喜欢她做的食物)②鸡不吃了。我们不吃鸡了。(“鸡”为受事)鸡不吃食了。(“鸡”为施事≠)这说明表层结构是一个,而深层结构是两个,表层决定形式,深层决定意义。

五、生成语法的局限性

转换生成语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历经多次修改乃至理论的重新提出,无疑是一套优秀的语法理论,然而任何语法理论都存在缺陷,转换生成也不例外。其主要不足试列举如下:

1.首先值得质疑的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以假设为前提的,他设想语言的学习是受周围环境的经验的刺激,而“经验中的刺激匮乏”状态下儿童仍然能够很好的学会语言,能够理解并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所以乔姆斯基就设想语言的习得属于人类的本能。这种以设想推演出来的结论其科学性实在是令人质疑,不具有完全的说服性。

2.语法认为词汇是语义的唯一载体,却忽视了音调、语气以及句子重音等因素对语义的影响。词汇无疑在语义解释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诸如音调、句子重音等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3.生成语法解释了儿童在相对贫乏的语言刺激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掌握了母语,却不能解释成人在第二外语习得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像儿童一样快速准确的掌握第二外语。有人认为二语习得的过程是参数被重新设定的过程,为什么这一时期参数的重新设定如此艰难,是因为已设定参数起到了干扰作用吗?已设定参数到底如何影响参数的重设?即使参数重设可以成功,为什么一个人的外语永远也难以像母语一样圆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普遍语法是人

脑所固有的,为什么会在母语习得中起作用而在二语习得中不起作用呢?难道人脑的这种机能是一次性的?这显然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4.转换生成语法以句子为最大的研究单位,研究脱离了语段、段落或者篇章的句子,使句子孤立存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即语境问题,这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个缺陷。而且乔姆斯基还认为理想中的讲话者所以使用的语言,即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才是语言学家应该研究的对象,这不符合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描述性语法的标榜。描述性语法应该描述的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所有语言,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理想结构。

总结,转换生成语法自创立以来,就以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充分性为目标,试图建立一套能象数理公式般进行形式运算推理的规则来解释自然语言。期间虽经反复的修改否定再修改,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论突破,但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原则却始终如一,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并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否认它也有很多不足和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应为这些局限而否认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优秀的理论,我们要学习乔姆斯基严谨的治学态度,敢于否定自我,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进行质疑并修改,完善。我们要学习转换生成语法大胆的假设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并克服其不足之处,以期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全面,简洁的语法模式。从而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苗兴伟.系统功能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对比刍议.1998.

[2] 吴刚 .生成语法研究 .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6

[3] 陈嘉映. 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晓芳.论管辖约束理论与最简方案的差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

[6] 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7] 温宾利. 当代句法学导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