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佛醇为无色至淡黄的澄明液体。需遮光保存,以防变性,没有辐射。适用于成人心血管系统的血管造影。适用范围包括脑动脉,冠状动脉、外周动脉、内脏和肾脏动脉造影、静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头部和体部CT增强扫描及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儿童心血管造影、头部和体部CT增强扫描及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

做增强ct碘佛醇怎么用的

碘佛醇注射液,适应症为适用于(1)成人心血管系统的血管造影;适用范围包括脑动脉,冠状动脉、外周动脉、内脏和肾脏动脉造影、静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2)头部和体部CT增强扫描及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3)儿童心血管造影、头部和体部CT增强扫描及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

碘佛醇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一般原则对于所有放射摄影造影剂,应仅使用能满足造影要求的最低剂量。较低剂量可以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碘佛醇注射液剂量和浓度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血管的大小、血流速度等,并需同时考虑到预期的病理学特征所需要的显影的程度和范围,待检的结构和部位,病变对患者的影响,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等。在血管注入时,建议含碘造影剂的温度等于或接近体温。如在注射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直至反应消退。注入碘佛醇注射液前后病人都应充分补足水份。和其他造影剂一样,碘佛醇注射液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因为可能产生化学不相容的情况。在注射血管造影剂时必须符合无菌操作规定。如果使用一次性器械,应注意认真清洗,以防止清洁剂残留的污染。从容器内吸取造影剂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并使用灭菌注射器和移液装置进行,移至其它输注系统中的造影剂必须马上使用。非胃肠道使用的造影剂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颗粒和变色,如果有以上两种情况发生,则不应再继续使用。碘佛醇注射液采用单次剂量包装,未用完部分应予丢弃。一般血管造影采用任何放射影像技术都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显影。动脉数字减影血管影术(IA-DSA)在给药方法上有一定调整,故另加叙述。脑血首选影建议对下列病人:严重动脉硬化、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老年人、最近发生过脑血栓或栓塞、偏头痛,进行脑动脉造影时应格外小心。一般使用本品进行脑血管造影。普通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的成人剂量为2-12ml,如必要,可重复注射,主动脉弓注射同时显影4根血管需20-50ml。总剂T通常不超过200ml。外周血管造影注射动脉必须有搏动: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严重缺血性疾病伴向上蔓延性感染的病人进行血管造影,需格外小心。建议使用本品进行外周血管造影。通常各种外周动脉造影的一般成人剂量为:主动脉酪动脉及以下分支 60ml(20-90ml)骼总动脉、股动脉 40ml(10-50ml)锁骨下动脉、肮动脉 2Oml(15-3Oml)如必要,可重复注射,通常总剂量不超过250ml。内脏动脉、肾动脉和主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依据所采用的技术操作,可能有以下危险:主动脉和邻近器官的损伤、胸膜穿通、肾损伤(包括梗塞、急性肾小管坏死伴少尿和无尿)。如经腰部给药可能导致腹膜后出血,脊髓损伤及横断性脊髓炎症状。在主动脉循环缓慢的情况下,主动脉造影容易导致肌肉痉挛。有报告在主动脉镣动脉阻塞、股动脉阻塞、腹部压迫、低血压、高血压、脊碗麻醉、注射血管加压药的病人中偶尔出现包括截瘫在内的严重神经并发症。在这些病人中,造影剂重复注射的浓度、容量和注射的次数应保持在最低限度,重复注射必须适当的间隔,病人和导管头的位置必须认真监测。主动脉注射的大剂量造影剂进人肾动脉可能引起蛋白尿、血尿、肌酐、尿素氮增加,但临床上可以无症状,肾功能往往会很快恢复正常。建议使用本品进行内脏动脉造影和肾脏动脉造影和主动脉造影。通常主动脉和各种内脏动脉的一般注射射量为:主动脉 45ml(10-80ml)腹动脉 45ml(12-60ml)肠系膜上动脉 45ml(15-60ml)肾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 9ml(6-15ml)如需要,可重复注射。总剂量不超过250ml。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作此项检查的前提是有专业医务人员参加、心电图监护设备和足够的设施以便进行抢救和心脏复律,在整个过程中,应不断通过心电图和生命指征监测病人。建议使用本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通常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的单次注射剂量为:左冠状动脉 8ml(2-10ml)右冠状动脉 6ml(1-10ml)左室造影 40ml(30-50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总剂量通常不超过250ml。当单次大剂量注射显影剂时,如脑室造影和主动脉造影,建议等候几分钟再注入下一个剂量以便血液动力学紊乱消退。儿童心血管造影作此项检查的前提是有专业医务人员参加、心电图监护设备和足够的设施以便进行抢救和心脏复律。在整个过程中,应不断通过心电图和生命指征监测病人。某些病人对造影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比较高,这些病人包括:有哮喘、对药物和/或致敏原敏感、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肌酐,15mg/dI或12个月以下的婴儿。建议使用本品,一般单次心室注射本品剂量为l25ml/kg体重(lml/kg-l5ml/kg体重),给予多次注射时,总剂量不超过5ml/kg,总量不超过250ml。静脉造影为下述病人进行静脉造影术时应小心:怀疑有血栓形成、静脉炎、严重缺血疾病、局部感染或静脉系统严重阻塞。为避免注射时的外渗,建议使用透视。本操作建议使用本品,通常的剂量为50-100ml,根据情况有所增减。操作后,静脉系统应以氯化钠(美国药典)或5%右旋糖溶液冲洗,按摩和抬高下肢也有利于造影剂的廓清。CT扫描头部扫描肿瘤:碘佛醇注射液有利于观察某些恶性肿瘤的存在和范围。如:神经胶质瘤包括恶性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胶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脑脊膜瘤、神经元瘤、松果体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和转移瘤。并无证据说明增强CT扫描在检查眼球后间隙、低分化或浸润性胶质瘤方面有实际帮助。在病变已钙化的情况下,增加的可能性较低,治疗后肿瘤的增强显影可能降低或完全无增强。注入造影剂后,小脑下射部可以增强,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非肿瘤情况:注入碘佛醇注射液以增强显影有助于非肿瘤病变的诊断。新近发生的脑梗塞可因使用造影剂而得到更好的显影,但是某些梗死灶也可能模糊不清。自发病1-4周内约有60的病例在注射含碘造影剂后有增强效果。注人造影剂后同样可增强活动性感染病灶的显影。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都可显示造影增强。这些血管病变的增强取决于循环血池中碘的含量。血肿和脑实质出血很少显示造影增强。不过,对不易临床解释的脑实质内血凝块,使用造影剂可以帮助排除动静脉畸形的可能性。成人:本品的一般剂量为50-150ml,扫描通常在静脉注入后立即进行。本品的剂量通常不超过150ml。儿童:建议使用本品剂量为lml/kg至3ml/kg体重。体部扫描使用碘佛醇注射液做CT增强扫描有利于肝部、胰腺、肾脏、主动脉、纵隔、盆腔、腹腔和腹膜后间隙病变的发现与诊断。使用碘佛醇注射液产生的造影增强比单独的平扫对病变的诊断更可靠。在其他情况下,使用造影剂可获得CT单独所得不到的病变图像(如肿瘤扩散)或帮助确定平扫CT得到的可疑病变(如胰腺囊肿)。成人:本品可通过弹丸式注射、快速点滴或两者结合。常用剂量概述如下:本品 弹丸式注射25-75ml 点滴50-150ml本品的剂量通常不超过150ml。儿童:建议使用本品剂量为lml/kg至3ml/kg体重,一般剂量为2ml/kg体重。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 DSA)是在静脉注射含碘X射线造影剂后,通过使用影像增强、碘信号增强和图像数据数字化处理以获得动脉系统动态成像。将动脉首次通过造影剂的图像减去注射造影剂前的图像,就得到没有骨酪,软组织的增强动脉图像。IV DSA最常用于检查心脏,包括冠状动脉搭桥、肺动脉、头臂动脉、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镣动脉和四肢动脉。IV DSA无需做特殊的病人准备,不过建议在检查前应充分饮水。除了上述一般性注意事项外,IV DSA引起的危险包括注射入血管壁内、夹层形成、和组织外渗等。建议在透视下先注入少量造影剂以确保导管头位置合适,在周围血管造影时确保静脉粗细合适,这样可降低潜在的危险。病人的活动,包括呼吸和吞咽都可以导致错录,引起图象质量下降而影响诊断。本品可从中心注入上下腔静脉或右房注人,或从外周注人通过一合适的臂丛静脉。作中心注射时,导管可在肘前窝外插入贵要静脉或由腿部插入股静脉,并进一步流向相应的腔静脉的远侧段,外周注入时,导管可在肘前窝处插入一合适大小的臂静脉,为防止在外周注入时发生外渗,应使用约2Ocm长的导管。根据扫描部位的不同,每次注射剂量通常为30-50ml。必要时可重复。总剂量不得超过250ml。注人速度决定于导管放置位置和血管大小而变化。中心注射速度通常为10-30d/s,外周注射常为12-20ml/s。由于造影剂会残留于臂静脉一段时间,建议注射后即以适当体积(20-25ml)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水溶液冲洗静脉。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建议本品用于常规和高剂量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前脱水很危险,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成人: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常用剂量为15~2Oml/kg。当认为使用常规剂量不能得到预期结果时 (如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则可使用高剂量造影剂以获得更好的造影效果。但最高剂量不得超过150ml。儿童:0.5ml/kg至3ml/kg体重剂T的本品可使尿路显影满足诊断要求。一般儿童剂量为1ml/kg至l5ml/kg。婴儿和儿童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比例凋整。给予的总剂量不应超过3ml/kg。

碘佛醇注射液的药理毒理

碘佛醇通过放射线有效性的增加而增强扫描。密度增强的程度与注射剂量中的含碘量直接相关。因为平扫也可能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诊断资料,而造影增强作用会增加危险和射线照射,因此在决定使用前,应细心评估临床、其他放射性诊断和平扫结果。使用连续扫描技术(即动态CT扫描)可使肿瘤和其他病变,如脓肿的显影增强,有时会显示没有怀疑到或更严重的病变。例如,与平扫比较,增强扫描可分辨囊肿和血管的实质性病变;无灌注的组织显示X线吸收(CT值)无改变。血管病变的特征是在血臂内注入造影剂后几分钟内CT值增高;它可能是恶性、良性或正常组织,但不会是囊肿、血肿或其他非血管病变。在注入含碘造影后的16天内,基于碘量估计的PBI和放射性碘摄入研究并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的功能。但是,甲状腺功能试验并不是依赖于碘量估计的,也就是说,T3的摄入和总量或游离甲状腺素(T4)的测定并不受影响。头部CT扫描由于有血-脑脊液屏障,在造影增强CT头部扫描时,碘佛醇不聚集在正常脑部组织。正常脑部对X线吸收的增加是由于在血池内有造影剂。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如发生脑部恶性瘤时造影剂聚集在瘤组织间隙,邻近正常脑组织不含造影剂。组织内的最大造影增强作用常出现于血碘峰值后。延迟也可能发生。快速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的l小时内仍可获得用作诊断的脑造影增强CT图像。这一延迟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说明造影增强至少部分依赖于病变处和血池外含碘物质的聚集。非肿瘤病变如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的造影增强,可能依赖于循环血液中的碘含量。已知或怀疑血-脑脊液屏障被破坏的病人,使用任何造影剂都必须评估利弊。不过与离子型造影剂相比较,非离子型对中枢神经的毒性更小。体部CT扫描在进行造影增强CT体部扫描(非神经组织)碘佛醇从血管内快速弥散至血管外间隙。由于不存在血-脑脊液屏障,X线吸收加强与血流、造影剂的浓度和肿瘤间质组织摄取造影剂的情况有关,造影增强作用是由于正常和不正常组织外弥散的相对差别所至,这与脑部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致癌作用、诱变作用、对生育力的损伤及致畸作用评估其致癌作用的长期动物研究还未进行。但是,动物研究表明本药物无诱变作用、也不影响生育能力。动物致畸学研究证实,碘佛醇并无致畸作用。但没有在孕妇中进行充分、很好的对照性研究。尚不知道碘佛醇是否可通过胎盘屏障或进入胚胎组织。但是,很多注入的造影剂似乎可被动地通过人体胎盘屏障,并进入胚胎组织。

碘佛醇的注意事项

当病人有碘过敏史,虽非禁忌症但注射该品需谨慎。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或幼儿、支气管哮喘、心脏或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病人血清肌酸酐超过3mg/dL时慎用。

病人作完造影后宜观察1小时,因偶有延迟反应。周围动脉造影注射的动脉必须有搏动,对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或严重缺血性疾患伴向上蔓延感染,造影应极谨慎。主动脉造影可能引起邻近器官损伤、胸膜穿破、肾损伤。采用腰部技术可能导致腹膜后出血、脊髓损伤及横断性脊髓炎症状。冠脉造影应对心电图及生命指征进行监测。患者患有血栓、静脉炎、严重缺血、局部感染或静脉系统完全堵塞时,建议在透视下操作,以防止注射时造影剂溢出血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