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根源上来说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因为受人关注就意味着不孤独以及安全,而安全感恰恰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剧透者们正是利用了他人对剧情的好奇和期盼,来获得被关注的需要 。有很多人喜欢预习”是不成立的,只不过是有很多人都预习而已。之所以预习,是因为有一些课程,不预习是很难在课堂上听懂的,同时预习也能给你一些时间用于课上放松。同时,老师在了解到同学们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后,在安排教学进度时也会加快。对于影视剧,很多时候不预习是可以看懂的。
学生为什么要预习?怎么预习才有效
一名学生学习新课的第一步是什么?
预习。
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答案。
可是向众多学生的学习节奏与习惯望去,向众多家长每晚陪伴孩子学习所做的事情望去,预习并没有被摆在必要的位置,甚至是被忽略掉了。
说到这里,有人就要“起义”了——孩子每晚作业写到那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好,不妨先在这个“起义”的问题上停留。
「孩子每晚作业写到那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可以引发很多的思考。
其一:预习为什么要给写作业让步?难不成是因为老师会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不会检查预习的情况?
其二:作业为什么要写到很晚?是因为量多还是因为效率低下?
其三:难不成这些人的预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否则怎么会挤不出20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
其四:还是知道预习的必要性的,但无法转化为行动或习惯?
综上所思,其核心问题是对预习的定位出了差错、对预习的认知不够深入、对预习的方法不太了解。
什么是预习
预习是指在听老师讲课前,学生独立地对老师要讲的新课内容进行预先自学,以便带着问题听课、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培训机构在寒暑假所开设的“预习班”,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把下学期要学的内容先学一遍,这样有效吗?
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这种课程还会产生两个后果:
一、在培训机构里预先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知道后续还要学一遍,并不会很认真。
二、在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因为之前学过了一遍,不够好奇、有自满心理。
所以,这种课程不能叫做预习班,因为它不满足学生独立学习、生产上课时能够带着的问题等条件,更为确切的叫法应该是提前学习班。
提前学习,到了课堂上就是复习,这只是在整体上延长了学习的时间而已,并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有必要意识到——预习就是预习,不是提前学习,也绝不是拿出个把小时的整块时间来发奋苦读、靠一己之力来攻克所有新课知识点。
为什么要预习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预习的意义,那就是:预习,是为了降低总体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为什么预习有如此奇效?
它的作用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来分别阐述。
「课前」
作用一:复习巩固旧知
要理解新课的内容基本都要用到旧知识,这里的旧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一种是以前学过且与新课相关的知识。
为了能够不是一头雾水的跟新内容打交道,复习已经有所遗忘的旧知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预习的第一要务。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对旧知识的复习。
一来,复习旧知识就相当于巩固了旧知识,而且是有目的(为了理解新学内容)的复习,同时也是间隔复习,巩固效果极好。
好到什么程度?远远胜过考前临时抱佛脚,远远胜过集中时间大规模复习。
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魔咒,间隔复习才是王道。
学而时习之,那才叫学习;考前抱佛脚,那叫应付考试。
目的不同,结局也大有不同。
二来,新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已有的旧知识相连接,才能更好的被理解,也才能长久的被记住。当为了理解新知识而去复习旧知识时,就是在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试想,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时,必然要用到学生之前学过的旧知识,因为这是讲授新知识的基本原理。
但如果这些旧知识又被学生遗忘了,那他还能听懂老师所讲授的新课嘛?
所以,预习看上去是每天每科多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而实际上,预习不但在复习上每天精进一点,大大节省了集中复习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复习的效果,还能大大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作用二:强化心理表征
何为表征?
表征,意思是代表、象征。即一物代表另一物,或是一种信号代表一物。
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讲,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学习主体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一是反应外部信息的学习主体认知结构。
前者称为外部表征,后者称为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张向阳
外部信息未进入大脑进行加工的就是外部表征,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项课程等等。
外部信息进入大脑,经过加工,形成一种大脑中的储存,可能是一种生物电,或是其他形式,暂且叫它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
诸如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项课程等等的外部表征,是独立于学生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当外部表征进入大脑以后,就会有一部分被加工成内部表征。
到底有多少外部表征会被加工成心理表征,这要取决于学生原本具备的心理表征。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同样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百听不懂。
这也是为什么跟一个没学过导数的学生讲导数,他会一头雾水。
因为学生与学生的心理表征是不同的。
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表征是知识的过滤器。
也就是说,老师讲了9个知识点,学霸的心理表征能够听懂所有的知识点。
而学弱,由于心理表征不够强大,可能只能听懂其中的4个甚至更少。
长此以往,两者之间心理表征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像极了长在同一片地方而大小不一的两棵树苗,大一点的那棵根系与叶子都比较繁茂,面对同样的光照、水分、营养,它们的吸收能力却不一样,因此生长速度也不一样。
此时,预习的作用就展现出来了。
由于预习时需要复习旧知识,这就相当于在构建强化心理表征。
此外,预习新知识也相当于在生成新的心理表征。“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本难懂的书,看一遍会觉得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当看到第二遍、第三遍时,不明白的点会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新的心理表征渐渐地不断生成,进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外部表征。
预习有着同样的作用。
「课中」
作用一:增加心智带宽
何为心智带宽?
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是对人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坚持计划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衡量。
心智带宽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当心智带宽降低时,认知力、行动力与自控力都会大大减弱,这个时候,就会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心智带宽何时会降低?
注意力被俘获时。
只要注意力被俘获,心智带宽就会降低。
如果不预习,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点——哪怕之前学过也会有所遗忘。
如果遇到一个知识点听不懂,大脑是不会立刻停下来的,为啥?
因为不懂这个知识点意味着这个知识是稀缺的,一旦该知识是稀缺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到该知识上,学生瞬间就会去全力思考这个知识。
而高水平老师的讲课速度是在照顾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因此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暂时没听懂一个知识点而做过多停留(这还是在遇到高水平老师的前提下,如果遇到不顾及学生理解速度和参与质量的老师,只顾自己讲课舒服——讲得感天动地,又或是整节课一个语调节奏下来的老师,你就呵呵吧)。
此时,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情况就如下图所示。
其他同学都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知识点三的学习了,这位学生还把注意力放到知识点一上,他也想去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走,但因为知识点一的稀缺还会把该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去,直到他完成对知识点一的闭环后,才会有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此时,老师可能已经讲到知识点四了。
这只是危害之一。
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新”知识点,不断高强度俘获着该生的注意力,导致他的心智带宽降低,即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渐渐走向课堂的舒适区——走神、小动作、交头接耳、看小说等等。
如果预习了呢?
吸引他的注意力的,更多的是那些他预习之后依然不懂的知识,这些不懂的知识就会俘获他的注意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而且,由于他预习过了,对于不懂的知识也不是全然不懂,大概率是在某一两个小点上不懂。此时经过老师的讲解,可能很快就懂了,进而完成真实闭环,跟随老师的节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哪怕,这个不懂的点没能因为老师的讲解而得到快速解决,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俘获,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下一个知识点很可能就是他会了的点——因为他预习过。
作用二:合理分配精力
一节课45分钟,学生是没有办法做到整节课都是百分百集中精力去听课的,好一点的学生能够持续专注25分钟就很不错了。
如果学生有预习,就会产生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自发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原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好奇心——因为自己在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明白,也就在大脑里播下了对这个问题好奇的种子。
没有哪个人的大脑喜欢不确定的东西,因为不确定就意味着大脑还需要去思考,而思考就会浪费能量,浪费能量这件事,大脑十分不喜欢——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一旦学生产生“我明白了”的想法,也就是得到了确定,他的大脑就会闭环,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前文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