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出处:京畿一词出现于中国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

京畿是什么意思

“京畿”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gjī,意思是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出自汉代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造句:

1、韩国当地时间昨日上午,崔真实的葬礼在京畿道的火葬场举行。

2、武装歹徒胆大包天的破门抢劫和拦路剪径在京畿重地每天晚上出现。

3、京畿道政府表示,黄禹锡团队将郊狼的细胞去除核后移植于狗的卵子里,完成了郊狼的克隆。

京什么道京畿道是什么?

京畿道(韩语:경기도/京畿道 Gyeonggido)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

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10,175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

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鲜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

京畿道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东经126°到127°之间、北纬36°到38°之间,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西临黄海,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与江原道相连,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

京畿道总面积 10,175平方千米,占韩国国土总面积的10.1%。目前京畿道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

汉江自东向西横穿京畿道,将其分为江北和江南两大部分。汉江以北地区属于山岳地带,以南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带。北部的马息岭山脉和南部的广州山脉及车岭山脉是京畿道山脉的主干部分。

这些山脉越接近西海岸越低,最后变成了平原或丘陵。广州山脉耸立有国望峰(1168米)、华岳山(1468米)、广德峰(1046米)、龙门山(1157米)等山峰。

为什么称涿州为京畿之地?

涿州地处北京西南,毗邻房山区,区位明显,素有天下第一州美誉。

涿州,县级市,隶属于河北保定,位于北京西南部,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涿州城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为55公里,位于北京房山区南侧,东南距天津150公里,南距保定78公里,区位得天独厚。250多年前,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涿州这块京畿重地时写下了“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的诗句。涿州还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同时拥有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国家级重点文物—辽代双塔等

涿州总面积742.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7万,是环首都地区唯一一个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的县市。北京的华普、华冠等超市很多年前就在涿州开店,近两年家乐福、菜百等也选择进驻,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多。涿州医疗、水平比较好,有三甲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涿州市县医院(301医院合作)、涿州市中医院(北京东直门分院)、北京儿童医院(涿州分院)等,很多周边县的人也都来涿州看病就医。

古代长安,现在叫什么名字

古代长安现在叫西安。

古代长安介绍: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

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

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

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别称。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

扩展资料:

古代长安名字的历史演变:

“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

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自从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隋时,隋文帝在“大兴县”营建新都(长安县东),命名为“大兴城”。唐朝时,以中轴线重新划分长安县与大兴县,并更名“大兴县"为万年县,取意“万年长安”,重新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安 (中国古代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