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染状构造是组成矿石构造的基本单位,是矿物集合体。矿物集合体空间的相互结合关系即成立各种形态的矿石构造。根据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比例,将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在80%以下的称为浸染状矿石。矿物集合体为不定性状,分布无方向性,矿物粒径差不太悬殊者称块状构造;将矿石矿物含量在30%以下,矿物集合体的形状不定,呈星散状较均匀的分布的矿石称浸染状构造;而将矿石矿物大于30%时称稠密浸染状构造。

浸染状矿石在利用时一般需要再作选矿处理。

矿石构造

(1)浸染状构造: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零星分布于脉石矿物集合体中,当含量少于5%时,称星散浸染状构造;当含量为5%~25%时,称稀疏浸染状构造;当含量为25%~50%时,为稠密浸染状构造。

(2)细脉浸染状构造:黄铁矿等硫化物呈星散状和细脉集合体分布于脉石矿物集合体中。

(3)细脉、网脉状构造:黄铁矿等硫化物或石英、黄铁矿等硫化物呈细脉、网脉状集合体分布于脉石矿物集合体中。

(4)条带状构造或复条带状构造:黄铁矿等硫化物集合体与石英集合体大致沿一个方向相间排列,称之为条带状构造;多而且大致平行的充填条带则称之为复条带状构造。

(5)块状构造:黄铁矿或黄铁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组成的致密集合体。

此外,矿石中还有少量次要构造:如斑点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斑杂状构造、蜂窝状构造、胶状构造、土状构造等。

从上述各主要金矿类型的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看,焦家式金矿床矿石应属破碎带经热液充填交代而成;河西式金矿床矿石应属构造裂隙密集带经热液充填而成;玲珑式金矿床矿石应属断裂构造带经热液充填而成。

浸染状碳酸盐磁铁石英岩型矿石及特征

该矿石是殿头金矿床的主要矿石,由于含磁铁矿较多,颜色较深,又称黑矿石。矿石以富含碳酸盐和磁铁矿为基本特征。主要矿物为黄铁矿(10%~15%)、碳酸盐(15%~30%)、磁铁矿(20%~30%)和石英(45%~60%)。矿石为浸染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由以磁铁矿为主的黑色条带、以碳酸盐石英为主的白色条带和以黄铁矿为主的黄色条带组成(图5-2)(图版Ⅴ-6,7)。当磁铁矿和碳酸盐条带不明显而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时,则矿石为浸染状构造。磁铁矿以细粒为主,粒度0.01~0.05mm左右,半自形—自形晶,一般和碳酸盐、石英一起组成条带,其碳酸盐和石英的含量变化很大,少时则为单一的磁铁矿条带。黄铁矿粒状,他形—自形晶,粒度大于磁铁矿,一般为0.05~0.25mm,镶嵌在磁铁矿、石英或碳酸盐颗粒之间,生长空间受上述相依矿物的限制,以至晶边常出现港湾状凹部或岛屿状凸起。在港湾凹部为嵌入的磁铁矿或石英,有的完全包裹于黄铁矿中,显示黄铁矿相对形成较晚。在有的光片中可见细小黄铁矿被磁铁矿包裹,类似包裹体,这种黄铁矿可能就是生长嵌入磁铁矿中产生的假包裹体,并非早于磁铁矿形成的黄铁矿,有时,在碳酸盐石英条带中可见断续分布的黄铁矿变斑晶(0.05~1.0mm)或聚粒。从矿物之间的结构关系来看,黄铁矿形成时间总体上晚于磁铁矿、石英和碳酸盐,而黄铁矿本身又形成于多阶段,以早阶段黄铁矿为主,为主成矿期产物。

图5-2 条带状构造矿石标本素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