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是指卫青。“飞将”是指李广。

卫青,西汉时期名将。因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而留下“龙城”的典故,且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死后谥号为“烈”。

李广,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而被后世称为“飞将军”。

龙城飞将是指谁

龙城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

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诗中的龙城指的是奇袭龙城的卫青,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飞将”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龙城飞将是指的是谁

龙城飞将指卫青、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龙城飞将李广

“飞将”指飞将军李广。

诗中用“龙城飞将”借代英勇善战的将军们。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镇守边塞的猛将在,绝不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匈奴的著名城堡。匈奴族在龙城祭祀龙神故名龙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龙城飞将出处

龙城飞将出自王昌龄的《出塞》

龙城指的是奇袭龙城的卫青,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李广,汉族,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龙城飞将是卫青还是李广

龙城飞将是指李广。

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著名的七绝《出塞》中的诗句。因西汉名将李广战功赫赫,被誉为“飞将军”,所以人们认为诗句中的“飞将”就是飞将军李广。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渡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龙城飞将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个是王昌龄写的诗,这也是我国书本上必备的一首诗之一。但是有人问了龙城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还是指的是王昌龄比较喜欢的卫青呢?我觉得是飞将军李广。

因为这里首先说的是飞将那么肯定是李广了,并且当时李广对抗击匈奴可以说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当时七国之乱,李广他就在边疆防御匈奴,他镇守了边疆,可以说根本没有匈奴敢过来。李广首先武功就非常的好,有人说,他射箭可以射进石头里,由此可以看见他的武功是非常好的,李广这个人也是非常的有名气的,他为人仗义,对待将士们也非常的厚道,并且非常的骁勇善战,所以说他的部队都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所以说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他和他的将士们驻守边疆,当时的百姓们受到匈奴的侵略将会遭受到非常大的痛苦,所以说我认为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他们都可以被称为真正的勇士。

李广的一生是非常的传奇,而卫青也非常的厉害,我觉得他们两个都可以被称为飞将军,他们两个都击退匈奴几十年,但是一个是守卫边境的,一个是出击匈奴的,他们每个人都各有功劳,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说我觉得他们在这方面没有可比之处,但是你要论名字的话,我认为飞将军指的还是李广,但是龙城指的是卫青,因为当时卫青袭击了匈奴所在的地方就叫龙城。这两个人都是颇具传奇色彩了,他们都为击败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