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误差一般有两种:
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
基本归因误差
基本归因误差属于心理学概念。
是指人们在 归因时往往忽视情境的影响 ,而高估个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动机、态度或人格等的影响,哪怕别人的行为很明显受到了情境的左右。
例如我们向陌生人寻求帮助时,陌生人可能看起来那么没有人情味、态度粗鲁,我们便会认为他是一个冷酷的、不友好的人,而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不得不整天接待陌生的而且还满腹牢骚的学生。可能因为他的工作,而不是他的人格使他以这样的方式行事。
常见的 两个类型
基本归因错误 :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基本归因偏差 : 归因偏离实际原因。
内部归因 :是指事情发生了,当事人会把所有问题指向自己。
内部归因的人则习惯性把因素指向自己,比如同样是升职没有升上去,他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人际关系不够好,所以才导致自己不能升职。
外部归因 :是指事情发生了,当事人习惯把事情发生因素归纳总结为外部因素。
有的人他觉得自己从来不会错,其实是指他是习惯性外部归因,比如说他没有升职或者原地踏步,他会责怪是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所以导致升不上去。
综合归因 :是指事情发生了,当事人会内外综合进行评价。
学会内外结合,既采用综合归因,我们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信息,也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自己成长。
如何应对基本归因误差?
三个方法借鉴:
1、剥离问题
基本归因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喜欢浮想翩翩,遇到一个问题喜欢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其实真实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解决基本归因错误的第一个方法是剥离问题,将眼前遇到的问题进行剥离,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利弊,做到对事不对人。
2、寻找共赢
当团队中遇到沟通冲突的时候,先不要翻出陈芝麻烂谷子增加处理事情的负担,而是先思考对方的利益点和根本目的,然后再去思考自身利益基准点在哪,随后通过交涉寻找利益共同点,找到共赢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3、标准规范
所有冲突的爆发点来自于双方对标准理解的不一致造成,同时所有事情不能完全依靠管理者逐一解决处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较为公平的制度,凡事以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而非凭经验判断,从源头上减少大家因为标准差异而产生的矛盾问题。
四种常见的归因偏差
1、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又称自利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扩展资料:
1、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原因: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利偏差。
(5)印象管理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对方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2、产生活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原因: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人的直接的观察,而由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它们成为知觉的对象。反过来,观察者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行动者的个人特质就成为主要知觉对象。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而且行为者可能对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于是活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不是很了解,他们就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会归因于内在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因误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用通俗的话来说,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反而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别人成功就是走狗屎运,自己成功就是努力的结果。
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的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是两种不同的标准,这也是基本归因偏差的一种表现。
面对这种基本归因偏差,我们要认识到其存在,而且要审慎地去面对它,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什么是“基本归因偏差”
没看到这个词之前,还以为是个数学名词呢?原来是个心理学名词。什么是基本归因偏差呢,简单概括为一句话,根据“成甲”老师所说: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或者能力问题;别人成功都是走狗屎运或者靠关系。而自己出事或者没做好,都是外部环境的问题、别人的问题或者基本条件的问题,自己成功都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是辛苦努力的结果,说自己是走狗屎运的,基本上全部是妒嫉。
感觉很眼熟或者似曾相识是不是,因为这个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貌似人人都有,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会越来越固执的人为我们坚持的就是对的,我们否定的那肯定的是错的,我们喜欢的那就是好的,我们厌恶的就是差的。我们坚持很久都没有更新的成见,比如油嘴滑舌的人就是不好好干活的,比如女孩就是不太能吃苦的,比如吃早餐就是好。我们喜欢的人,做的一些感觉很无聊的事我们也会支持。这些都要归结为“基本归因偏差”。再简单一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基本归因偏差就是“进化心理学”里面的东西吧,现在的人是过去的人进化来的,我们要生存就要学会防卫,除了身体机制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心理的防卫,谁要是敢说的跟我们不一致,那基本上肯定有问题,让我们可以更有威望或者可以唬住别人吧。
基本归因偏差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种,会阻碍我们成长,最重要的是阻碍我们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是停留在父母的教诲中,停留在高中的认知里面的,比如女孩子不喜欢你的某某特征,这个特征到现在还影响你,比如你觉得什么是酷,可能你现在还是觉得这就是酷。你会看年轻人像小屁孩,看刚毕业的学生啥也不懂。其实都是你的错觉。真正需要提升认知能力恰恰是你,而不是别人。
怎么减少“基本归因偏差”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呢?核心的思维就是建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呢,它是相对于“红灯”思维的。红灯思维就是基本归因偏差的放大版,看什么都不对,一听到不同观点就摇头,说别人胡扯。红灯思维最典型的就是:别人想赢,他想赢得辩论。
绿灯思维就是不管遇到什么观点,先接受。尊重别人说的内容,可能不同意,但是一定要尊重别人观点的表达,然后内化于心的思考,这个是不是也有参考价值,或者是它可能能够帮助自己。
想具备绿灯思维而不是中庸思维也并不容易,中庸思维是什么,就是什么都好好好,行行行,屁都放不出一个,只会中和平和做老好人,这个也是思维模式。但太低级。
要做到“绿灯思维”,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之间的区别。我们经常把别人对我们观点或者我们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别人对我们本身的否定或者质疑。如果别人质疑你的观点或者行为有问题,就要具体展开看看,观点和行为哪里有问题,哪里可以优化,是不是我们认知的问题没有意识的问题的所在,或者真是别人的认知没有理解你。我们要明确“我”是一个综合的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而是一个变化的实体,是基于贝叶斯原理在逐渐丰满和完善的实体,而我的观点和行为是“我”这个实体在目前能力、环境、理解力和认知力的情况下的一个具体表现,怎么可能是100%无可挑剔的呢,除非你以后不再成长,不再受贝叶斯定理影响,我们的成长就是简单的来自于“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或质疑,恰恰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别人过去是王八蛋,可以从多个证据证明。但是不能证明未来他永远是王八蛋,这就犯了连续性的错误,连续性没有意义,我们生活在概率的世界里。
乔布斯生前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i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难道聪明人没有尊严,聪明人知道尊严,但没有时间去维护面子,因为聪明人更快的成长和改进,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想成长,就要面对和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培养绿灯思维,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要把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捆绑在一起。这样下次可以更加从容一点,就是发现过去的我的不足,改善未来的我,这样不是一件好事么?
管理学归因偏差名词解释?
基本归因偏向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简言之,是指个人归因多于或强于情境归因的现象。例如,某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人们对他的看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仿佛他原来具有的许多领导者的优秀品质一夜之间离他而去。事实上他还是他,只不过他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使他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看来,将一个人的实际品质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使他产生的行为区别开来确非易事!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产生了基本归因偏向呢?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强调行为的个人因素而忽视情境因素,是因为个人的内在因素比情境因素更突出,更显眼,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将活动结果归因于活动者个人的特质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自然的、习惯性的认识倾向;另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倾向于作出个人归因,是由于社会对该种归因的鼓励和赞许的态度使然。人们成长和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一个鼓励个人奋斗和成功的社会,它在给予个人充分自由或机会的同时,也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是这种强调个人权利和义务,鼓励个人奋斗的社会标准或规范,使得人们倾向于作出个人归因而不是环境归因。
2、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观察者本人对自己行为动机的归因不同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行为,但行为者往往把自己失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他人则可能归因于行为者的个人倾向
什么是归因错误:
先形象的打个比方描述什么叫归因:
一场考试过后,同学们拿到成绩,总会"有人喜欢有人愁"。分数高低,对同学们学习情绪的影响很大。考得好的同学自不必说,考砸的同学,是不是应该细细思量几个为什么呢?
小铁,一个虎头虎脑的大男孩,期末考试2门不及格。成绩公布后,他万分痛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暗暗对自己说--"我真笨"、"我没脸见人"、"干什么都不行"、"得这样的分数,我还有什么尊严"……他苦苦地想着,想到了妈妈的期望、爸爸工作的艰辛,万分沮丧。
我们不禁要问--分数是怎么同"真笨"、"面子"、"尊严"挂上钩的呢?
成绩不好,并不是小铁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很多同学也曾经历过。成绩不好,一定很想为自己这一状态寻找原因。这在心理学上叫"归因"。
于是归因误差就很好理解了,说简单点就是归因过程做出了与结果有偏差的判断。常见的归因误差有:(1)由于人们对行为的解释受到对行为者习惯风格的认识的影响。(2)对自己的行为和对别人的行为的判断不同,具体表现为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的不同。
试述常见的归因偏差及其怎样克服
(1)常见的归因偏差:
1、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归因分歧是常见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归因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作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分歧的。研究表明,实施行为的人往往强调情境的作用,对自己的行为多强调外部原因,作外归因。
而旁观者常常强调并高估实施行为的人自身的、内在的因素。比如学员甲向学员乙借了一条香烟,说好一月后偿还。但一月后未如期偿还。学员甲则会强调最近太忙,没时间等外部原因。而学员乙则更可能认为是学员甲生性如此,需时积极,不用则忘,甚至是个私心重,有借不愿还的人。
形成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如认为人就要说到做到,借东西就应该如期偿还,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等,一旦发现不合常规,就归因于行为实施者的个人因素。
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如借东西未还是因为太忙,没时间,朋友没及时帮忙是因为有急事走不开等等。可见,归因的分歧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因素。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等。但对失败等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考试没考好,常见的归因是题目太难,时间太紧,或打分太严。但观察者却往往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
如,某人病得很厉害,可是却发现给看病的医生显得很冷漠。实际上,该病人恰恰忽略了医生的职业特点,即每天其都在接触大量病人,对各种各样的痛苦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他其的责任在于准确地作出诊断,并不是对病人的病表示同情。
2、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所谓利己主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比如:学员喜欢将自己受加分奖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受到扣分处理归因于干警对自己有偏见甚至社会不公平。
形成偏差的原因:处于情感上的需要,人们倾向于把成功留给自己,让情境或他人把失败带走。二是维护自尊心和良好形象的需要。因为成功能体现并维护自身的价值,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也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3、其他导致归因偏差的因素
诸如迷信、宿命论、行为者的社会地位、长相及性格差异等也会导致归因偏差。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将成败归因于外在的神秘力量。
这种归因在行为实施者虽是多方努力但仍对成功无望时最容易产生。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且受公众欢迎的人物,人们习惯对他的行为作出好的归因。而对于一个非常漂亮且讨人喜欢的女孩的过失行为,人们更愿意作出外归因。
(2)克服方法:
1、首先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把人化归因。
2、其次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3、最后,要引导组织成员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扩展资料
归因偏差的教育应用:
教师在分析学生行为时的归因偏差,归因指人对行为或事件所进行的分析和推论。由于有些行为与事件的原因不明或存在多种原因,这时人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分析其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及结果都会进行归因,归因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归因偏差指人们在归因时总是倾向于归结为某些因素,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两类偏差。
第一类偏差:
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例如,一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中学数学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好,他归因于这个班学生能力偏低。调换到其他班级后,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又明显下降,他又说是这个班的学生与他做对。
调查发现,让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归因时,教师往往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家庭,而很少认为这与教师态度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关系,可是学生们却认为与教师的行为是有关系的。
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师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在教育之前就已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
第二类归因偏差:
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当差生同样干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却往往被教师归结于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相反,当优秀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归于外部因素。
而差生出现问题时却被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有一位中学生,外语成绩一直不太好,经过努力后他在一次考试中得了全班最高分,而外语老师说是他抄了同桌的试卷。一气之下,这位学生再也不听外语课了。
很显然,这一类归因偏差对于差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即使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也难于得到教师的准确评价,倘若表现不佳,则被看作是不可救药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归因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