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衔接。对低收入以下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对低收入以下符合扶贫开发标准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项目开发,实现增收脱贫,做到应扶尽扶。

什么是扶贫两项制度

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农村低保是生活救助,扶贫开发是能力提升;农村低保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扩展资料:


明确职责分工。各地民政、扶贫、农村工作、财政、统计等部门和残联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定期会商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扶贫部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农村工作部门综合指导衔接政策设计工作;财政部门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贫困监测,及时提供调整低保标准、扶贫标准所需的相关数据;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查残疾人情况,配合做好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的重点帮扶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什么是两项制度

两项制度衔接是扶贫的制度衔接,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五十四条 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国家支持农民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具备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国家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请问什么是两项制度衔接?

两项制度衔接就是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和开发式的扶贫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通俗的说就是做到“应扶尽扶”和“应保尽保”。

即通过低保制度的开展解决农村困难户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开发式的扶贫方针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市民政局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全力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

扩展资料

在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扶贫办等部门积极对接沟通,以住房保障为重点,对“三保障”未解决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

要抓紧健全市县、乡镇两级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保障”台帐,逐户核实、登记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的情况,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保障到位

推动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帮扶责任人履职。各市县会后要迅速对帮扶责任人进行一次培训,确保每一名责任人既清楚衔接政策和工作职责,又清楚帮扶家庭的“三保障”状况,对帮扶家庭“三保障”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参考资料来源:文昌市人民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全力做好两项制度衔接

两项制度的含义

不知道你讲的是不是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
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帮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积极劳动脱贫致富。所以建立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扶贫开发政策:
开发工式扶贫是对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改革与调整,是中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不知道您说的是不是这两项政策,最近新闻上有说到这联想。
希望能带给您帮助,望采纳!

国家扶贫的政策有哪些

问题一:国家对农村扶贫有哪些基本的政策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问题二:国家对扶贫户有什么政策 一要提高“两项制度”衔接帮扶的面和资金投入量。国家推行的“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是惠及广大贫困人群的一项好政策,也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的新举措。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看,一方面对贫困户的帮扶面需进一步提高,湘西州的贫困面为65%,而“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县帮扶的贫困面目前只有14.2%,剔除纳入低保民政救济的农户占13.64%比例(这其中实际还有少数有发展能力的农户不仅享受低保,还要进行帮扶),还有37.16%的贫困面没有得到帮扶,如果按现在“两项制度”衔接试点的帮扶面,三年一轮,需十二年才能帮扶完,时间拉的太长,应考虑纳入国家“十二五”扶贫规划,实现五年对所有贫困户帮扶一次;另一方面对贫困户帮扶资金需进一步加大,“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县对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投入的资金只400元,三年也才1200元,这点钱,要改善贫困户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脱贫仍显不足,应考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
二要提高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贴。一个地方长久的贫困,根本原因是政治问题,一个家庭长久的贫困,根本原因是教育问题。贫困户现在的状况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无力拿出更多的钱来供孩子读书,而读不起书就意味着始终与贫困相伴,脱贫难以见到希望。近些年国家关注民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给农村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户孩子读书难的问题,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看,一方面补贴的标准不高,应考虑按当地物价标准,每月给予贫困学生实际所需生活费一半的补贴,以此帮助贫困户减少支出,实现脱贫。另一方面补贴的面要扩大,现在国家对小学、初中,甚至职业院校的农村贫困学生都给予了生活补贴,而唯独没有对高中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贴,很多农村贫困学生因读高中费用支出大,而想读书读不成,这也是难以提高高中普及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应对高中农村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贴。
三要提高对贫困户的医疗救助。在农村,农户最怕得病,没钱读书可无赖的放弃不读,而没钱看病,有病又不得不治,由此,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占的面不小。国家近几年来为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采取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及当前下大力实行的医疗改革,广大农户医疗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从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考虑,国家在实行医疗普惠制政策的前提下,对贫困户应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使贫困户和不贫困的农户有所区别,以此,体现对贫困户就不起医的关心和脱贫的支持。
四要对贫困地区产业给予补贴。贫困户占有资源少是难以脱贫的重要因素,在少的可怜的田土上,如不在建立产业上下功夫,不仅难脱贫,甚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为此,我们要继续引导和扶持农户建立农业产业。而农业产业是很脆弱的产业,农产品一多就价廉难卖,价廉难卖就伤农,农户得不到利益,就无心无力投入产业,建成的产业因此面临委缩甚至消亡,农户转而又返贫。所以,要帮助农户建立稳定的产业,而要有稳定的产业,就要帮助农户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如国家考虑粮食安全给农户种粮食补贴一样,要给予贫困地区产业补贴,因为产业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对贫困地区农户给予粮食补贴不如给予产业补贴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同时,对不是贫困地区的既使建有同类型产业应不给予补贴,以此,体现 *** 在帮助扶贫,扶贫是 *** 行为,而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坚定的帮助贫困地区建立稳定的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五要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普遍技能低下,因为无技能,在家里找不到脱贫的门道,即使有门道也做不来;因为无技能,很难走出去,即使走了出去,也仅仅是出卖劳动力,赚取只能维持其基本生活的费用就算不错了。过来为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采取短期培......>>

问题三:中国 *** 的扶贫政策有哪些 光棍为了老爸打工总是半到回来照如顾老爸,有病我回来照顾,现在老爸不在我这,我现在还算是扶贫的对象吗

问题四:国家扶贫项目,都有那些政策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问题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是哪些人群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二字,不但目标非常精准,措施内容也十分精准具体。如扶贫范围上,就是以58个片区县为主战场,兼顾17个“插花型”贫困县。扶贫对象上,就是以建档立册、实名制管理的6220个贫困村、97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为基准。扶贫内容上从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和发展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对路水房电、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建设,对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对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18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另外还有扶贫方式的精准、扶贫考评的精准和扶贫的保障措施精准等。
首先说贫困户的认定:
认定标准:就是以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即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依据。
具体做法:就是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管理方式:精准扶贫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实行脱贫销号,加强政策衔接,将返贫人口及时列为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认定时间:贫困户的认定工作,是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于2014年就已经开展的工作,期间通过建档立卡,填写贫困户的《扶贫手册》登记工作来确定,并且按照动态管理原则逐年调整核定。
再说贫困村的认定: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具体做法上,就是省上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乡镇。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 *** 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问题六: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

问题七:中国有那些扶贫政策 1.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问题八: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什么政策 国家级贫困县在各级地方 *** 中会得到重视,优先发展产业化建设。享受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同时中央亦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扶贫。如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称为“东西扶贫协作”;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称为“雨露计划”。一些大型企业、学校和公益组织也会相应地对贫困县优先进行各种扶持,称为“社会扶贫”。与此同时,国家级贫困县还与许多发展中国家 *** 进行国际交流,互相借鉴脱贫致富的经验。在贫困地区的学生也会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以鼓励知识脱贫。
扶贫工作重点县享受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
(1)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财政扶贫资金中以工代赈资金应全部用于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扶贫工作重点县。
(2)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主要在重点县实施;
(3)信贷扶贫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也集中在重点县;
(4)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工程、“一费制”改革和两免一补等义务教育政策也是从重点县开始实施的;
(5)重点县的农业税先于其他县免除。还有其他一些优惠政策。

问题九:国家扶贫政策 政策保障:
(三十二)政策体系。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效益。实现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对扶贫工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要进行贫困影响评估。
(三十三)财税支持。中央和地方财政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力度。对贫困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投资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件、备件,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十四)投资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流域与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等支持力度。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配套资金。各级 *** 都要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投资支持力度。
(三十五)金融服务。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多方面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三十六)产业扶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产业政策。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加强贫困地区市场建设。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政策。
(三十七)土地使用。按照国家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有关制度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求,合理安排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在项目安排上,向有条件的重点县倾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三十八)生态建设。在贫困地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力度。重视贫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十九)人才保障。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制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对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要关心爱护,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发挥创业人才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
(四十)重点群体。把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帮助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家庭妇女积极参与全国......>>

问题十:2017我国最新扶贫及政策有哪些 2011年11月1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国家精准扶贫项目是什么?

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分别为: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这其中,包括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等“传统项目”,也包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新手段新方法。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扩展资料

精准扶贫的施策:

一是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二是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300多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44.5万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三是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请问精准扶贫的标准是什么?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精准扶贫的标准是: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扩展资料

施策

一、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二、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三、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扶贫小知识

1.扶贫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总体上,我国农村扶贫的方式有:

(1)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

(2)利用扶贫资金组织企业搞开发项目建设。

(3)贫困地区农民自愿组成经济合作组织。
(4)选择和培植支柱产业,组织连片开发,建立区域发展基地。

(5)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第一,以工代赈方式。

以工代赈是指 *** 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

程,组织贫困地区群众参加工程建设并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对贫困群众的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投资用于重点建设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如乡村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基本农田、草场建设、小流域治理等。

第二,整村推进方式。

整村推进是指以贫困村为开发式扶贫的具体帮扶对象,领导联系到村,帮扶对口到村,计划分解到村,资金安排到村,扶持措施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扶贫效益到户。整村推进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第三,劳务输出方式。

劳务输出是指积极稳妥地转移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异地就业。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在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都十分缺乏、人口数量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如南方石山区、水库库区和其他山高坡陡的深山区积极稳妥地扩大劳务输出,使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和增加收入,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第四,移民搬迁方式。

移民搬迁是指对目前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贫)人口,实行自愿移民,通过异地开发的方式,开辟解决温饱的新途径。移民搬迁的主要形式有:插户移民,即由贫困户自行投靠亲友,分散安置, *** 给予一定的补助;建立移民开发基地,既要保证稳定解决迁入户的温饱问题,又要保证不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吊庄移民,即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待移民点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完全搬迁。

第五,科技扶贫方式。

科技扶贫是指运用成熟的科学技术,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开发能力,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科技扶贫的主要做法是在贫困乡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区,对贫困人口进行集中的科技培训,全面推广适用、高效技术;在贫困地区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给予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发展壮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立科技扶贫信息服务网络,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产品、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贫困乡村,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针对贫困地区生态基础薄弱、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问题,采取工程、生物、生态技术措施,及区域性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精准扶贫“一有两不愁”是指什么
意思如下:1.一有:增加收入,既是脱贫的基本前提,也是百姓富的题中之意。

坚持发展生产扶贫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6303064这个主攻方向,以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2.两不愁:与时俱进确保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瞄准瓶颈、补齐短板,不断改善人民福祉。

3.精准扶贫①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②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扩展资料精准扶贫的主要作用1.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 *** 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2.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①在地方各级党委 *** 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②5年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300多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44.5万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3.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3.如何做好“大扶贫”这篇文章
如何做好“大扶贫”这篇文章?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举全省之力,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我省贫困人口共减少656万人。2016年,我省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全省有8个贫困县、120个贫困乡镇将摘除贫困“帽子”,2000个贫困村将退出。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省委、省 *** 中心工作,并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本期“两会特别报道”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关注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现行措施以及委员建议。 做好“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提案人:付野秋委员关键词:集中连片特困区现 状:一方面,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省。

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95%左右集中分布在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的66个县(区、市),贫困问题与沙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问题相互交织;另一方面,贫困人口素质偏低,农村公共服务滞后。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综合素质不高,导致致富手段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此外,扶贫资金不足,投入与需求矛盾大。中央补助我省扶贫资金份额不足,加上我省财力薄弱,投入有限,缺口较大,延缓了扶贫开发进程。

对策及建议:一方面,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加快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积极争取中央扶贫资金,建议设立“贵州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基金”,对纳入特困地区的县、市,国家财政每年给予1亿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产业开发。

同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另一方面,推进精准扶贫,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一是在贫困人口管理上更加精准,精准掌握贫困和非贫困户的现状,实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二是在扶贫措施上更加精准,摸清贫困底数,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是帮扶指向上更加精准。对贫困村、贫困户、低保贫困户等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进行针对性扶贫。

此外、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造血功能。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带特色产业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加快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现。

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案人:王进江委员关键词:民营企业与脱贫攻坚现 状:近年来,民营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4年贵州省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

以遵义市为例,2014年遵义市扶持发展微型企业1939户,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5%,17户民营企业进入“2015年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在“八个一千”助推“以县为单位助推同步小康创建”等活动中,遵义市共组织569户非公企业结对帮扶411个同步小康村建设,实行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对口助村帮扶,捐赠“同心”基金5798万元。按照省委、省 *** 领导在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要求,发挥民营企业在社会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对策及建议:一是根据我省十三五规划产业扶持政策,结合贵州实际和特色制定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重点产业目录,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开发,注重引导民营企业重点发展示范性、带动性强,链接农户与市场的产业。二是省市两级 *** 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作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发展基金,在小微企业扶持的基础上,对返乡农民工、农村能人创办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小微企业的给予资金支持帮助。

三是落实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置业培训补贴、信贷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就业等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包干扶贫的作用。三是建立扶持和规范农民合作社企业化措施。

借鉴六盘水市的“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模式,将扶贫户资源转化为股金,引导农民合作社向企业转型,实现农民合作社企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盘活各种资源要素,使贫困户就地脱贫。 “大扶贫”战略行动中需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案人:殷勤委员关键词:大扶贫与农村社会治理现 状:一是乡村一级社会服务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大多数村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找不到本地的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有的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盲目跟风。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薄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特别是学前教育更为稀缺,部分居住地离学校路程相对较远,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在医疗。
4.扶贫措施包含哪些
一是产业发展脱贫:

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二是转移就业脱贫:

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三是易地搬迁脱贫

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四是教育扶贫:

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是健康扶贫:

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六是生态保护扶贫:

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七是兜底保障:

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扩展资料

贫困户认定的程序:

认定贫困户需要经过5个步骤:农户申请—村民主评议—村公示公告—镇审核公示—县审核公告。

1、农户向村委会提交申请;

2、村委会收到农户申请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产生初选名单;

3、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对初选名单签字后在村里张榜公示;

4、乡镇对各村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将结果返回各村再公示;

5、再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将名单报县扶贫办审核认定,并在全县公告贫困户名单)。

健康扶贫双签约制度指的是什么?

健康扶贫双签约由县级卫生计生部门遴选乡村医生,组建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实施乡村干部、家庭医生团队与全省建档立卡困难群众“双签约”机制,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由县级卫生计生部门遴选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和县级医院专科医生,组建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定期上门走访。

乡镇干部与辖区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一对一签约,负责健康扶贫政策的宣讲和落实。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实行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财政兜底4种健康补助扶持项目。

扩展资料:

健康扶贫双签约制度签约流程:

1、实施:县级政府要按照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布,确定“双签约”服务提供主体,组建家庭医生和乡村干部两支签约服务团队,围绕签约服务内容开展业务培训,统一印制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协议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页,全面启动签约服务,实现“签约、服务、政策兑现”三保障。

2、自查评估:以县为单位,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回头看,查摆、整改签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错签、漏签”现象进行查缺补漏,对签约服务效果进行总结评估。

3、督导检查:市健康扶贫督导组将择期对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各地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做好迎接省督导组督查准备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山西“双签约”助推健康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