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状:芦丁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醇配糖体,两个配糖体为葡萄糖和鼠李糖。为淡黄色或淡绿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2、熔点:214摄氏度到215摄氏度。

3、在乙醇中的比旋光度:13、82度。

4、溶解性:能溶于吡啶、甲酰和碱液,微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几乎不溶于氯仿、醚、苯、二硫化碳和石油醚。

芦丁的物理性质

芦丁物理性状:浅黄色针状结晶(水),熔点 176-8°C, []23D +13.82°C(乙醇),[]20D -39.43°C(吡啶)。1g溶于7ml甲醇、8000ml水、200ml沸水。UVλ CH3OH max nm:258.361。 IRνKBr max cm-1 :3400(OH), 1670(C=O), 1620、1520、1470(C6H5-) 。

芦丁是什么物质

芦丁 Rutin

异名:芸香甙 ,维生素 P,紫槲皮甙 , Rutoside , Violaquereitrin

化学名: 4H-1-Benzopyran-4-one ,3 -[(6-O-(6-deoxy-α-L-mannopyranosyl)-β-D- glucopyranosyl ]oxy]-2-(3,4-dihydroxyphenyl)-5,7-dihydroxy-

分子式及分子量: C27H30O16:610.51

编辑本段物理性状浅黄色针状结晶(水),熔点 176-8°C, []23D +13.82°C(乙醇),[]20D -39.43°C(吡啶)。1g溶于7ml甲醇、8000ml水、200ml沸水。UVλ CH3OH max nm:258.361。 IRνKBr max cm-1 :3400(OH), 1670(C=O), 1620、1520、1470(C6H5-) 。

编辑本段植物来源芸香科植物芸香 Ruta graveolens L.全草挥发油 , 豆科植物 槐 Scphora japonica L.果实(槐角)的主要成分 ,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 Hypericum aseyron L.全草 , 鼠李科植 的光枝勾儿茶 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 var leioclada Hand. - Mazz . ,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Mallotus japonicus Muell . - Arg ,叶 , 蓼科植物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籽苗 。

编辑本段作用与用途 1、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品的硫酸酯钠(Sod. rutin sulfate) 对大鼠热浮肿 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

2、维生素P样作用,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 肝有祛脂作用 ,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3、抗病毒作用:200μ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

4、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 :10-5M 浓度时抑制率为95%。 这作用 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5、毒性:小鼠静脉注射LD50 950mg/kg。

6、临床:用于防治脑溢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紫瘢和急性出血性肾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效率84.8%和98% 。本品衍生物三羟乙芸香甙 ( troxerutin ), 即维路通,临床用于治疗烧伤、关节炎及各种血管疾病,国外已有商品出售。国内亦已研究成功,治脑血管病有效率87.8%,治视网膜水肿和出血有效率88% 。

芦丁的水解过程

芦丁在水解过程中出现的状况: 浑浊-澄清-浑浊。

现象的原因: 开始芦丁未完全溶解,溶解后变澄清。

芦丁水解生成槲皮素,芦丁为黄色, 槲皮素为棕红色,故溶液颜色改变。

槲皮素溶解度低,在溶液中为沉淀,故溶液变浑浊。

氧分子在细胞代谢中是以单电子形式还原的,氧分子在单电子还原产生的O离子,体内继而产生H₂O₂以及毒性极大的·OH自由基,因此影响皮肤的嫩滑程度,甚至加速皮肤老化程度,而产品中添加芦丁能很明显地清除细胞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

扩展资料:

芦丁为黄酮类化合物,是清除自由基的强氧化剂,它可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抑制生物膜上多不饱合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保护生物膜及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在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

芦丁有维生素P样作用和抗炎作用,能降低如芥子油对动物眼睛或皮肤引起的炎症,有抗病毒作用。有强烈的抗氧性,把芦丁加入富于溶酶体的匀浆内,能抑制类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能强烈吸收在280~335nm的紫外线,可用于防晒增白型化妆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