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井壁法:

竖井基坑等开挖方式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像向下挖井一样,边开挖边支护,如果是格栅加小导管、锚杆支护时,小导管和锚杆向下有一定的倾角固定于格栅上。

竖井:洞壁直立的井状管道,实际是一种坍陷漏斗。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状或不规则圆形。长条状是沿一组节理发育的,方形或圆形则是沿着两组节理发育的。井壁陡峭,近乎直立,从竖井往下可以看到地下河的水面。

“倒挂法”可救溺水儿童吗?

是谣言。
儿童溺水后利用重力和位置作用(即“倒挂法”)可以将儿童溺水时灌入肺部的积水排出。
辟谣:
从急诊医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对于溺水者一概地进行倒挂控水施救是不可取的!因为溺水者若是处于清醒的状态,这样做就没有必要;若其是神志不清、还有呼吸的状态,这时控出来的就不仅仅是胃内的水,还会有其它的胃内容物,极易发生误吸,而引发梗阻窒息;若溺水者已经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控水只会延误抢救时间。因此,无论溺水者被救起后处于何种状态,倒挂控水施救都是不提倡的,这不是正确的施救措施。
溺水急救时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
首先是判断是否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可以拍打其肩部,并大声呼叫他,观察其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接下来应检查其有无呼吸,先压额抬颏(下巴),开放气道,观察其胸腹部有无上下起伏,5-10秒钟后无反应,就可以认为其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
第二步是进行人工呼吸。先压额抬颏,捏住鼻子,不要让鼻子漏气,最好用一清洁的薄布盖在溺水者的嘴部,施救者需深吸气,用自己的嘴包住溺水者的嘴吹气,先连续吹气5次,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以验证是否吹气有效。
第三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连续按压30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做下去,直至溺水者苏醒或急救医护人员赶到。胸外心脏按压时,需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另一手掌根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手指相扣,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施救者的身体应略向前倾,两臂伸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的幅度约为3-5厘米,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辟谣专家:邓跃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知名专家,教授

复核专家:王双苗,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溺水后正确急救方法

溺水后正确的急救方法
一、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使溺水者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其口中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二、打通呼吸道后,要立刻倾出呼吸道积水———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或者让溺水者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回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注意千万不能让溺水者头朝上抱着。
三、倾水的时间不宜长,有水吐出后马上做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面躺在地上,使其头部后仰,用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嘴对嘴轻缓吹气,注意溺水者胸部有没有隆起和回落,如果有,说明呼吸道畅通。尽可能快做六次呼吸,然后每分钟十二次,直到其恢复正常呼吸。
四、心脏起搏———如果溺水者有微弱心跳,可以用两只手指( 十岁以下的溺水者) 或者一个手掌按压溺水者胸部,动作要连贯迅速,一秒一次。
救上溺水者后首先观察情况再急救
王西富医生建议,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首先要确定他是处于什么状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选择急救措施。
如果溺水者是清醒的,只是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时候只要安慰他、鼓励他咳嗽,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就可以了。
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但是仍然有脉搏和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就要先清理他口鼻的异物,然后稳定侧卧位。侧卧位有利于保持溺水者的气道开放,他有呕吐的话也可以顺利流出来。这时候要密切观察溺水者的呼吸和脉搏状况,直到急救车到达。
如果溺水溺水者救上来后已经没有动作反应,拍击、喊叫都叫不醒,这时要立刻去观察他还有没有呼吸。观察时先清理口鼻异物,然后压额抬颏,让溺水者的气道打开,同时扫描他的胸腹部有没有上下起伏的动作,观察时间是5到10秒钟。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也没有脉搏,就表示他已经发生了心脏骤停,需要立刻开始进行心肺复苏了。

瑞金站可以站内换乘吗

瑞金路站(Ruijin Rd Station),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境内,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地铁车站,途经线路为青岛地铁1号线[2]。
瑞金路站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3];于2019年8月主体结构完工[3];于2020年12月24日投用运营[1]。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开放2个出入口,运营时间为05:50-23:20[2];车站主体结构长度为215.2米[3]。
中文名
瑞金路站
外文名
Ruijin Rd Station
车站编号
0109
投用日期
2020年12月24日
站点布置
地下
相关星图
青岛地铁1号线沿线站点
共41个词条
8.8万阅读
东郭庄站
车站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沟岔站
车站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农业大学站
车站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查看更多
历史沿革交通区位建筑规模运营情况交通换乘建设成果TA说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
2013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其中包含瑞金路站[4]。
2017年5月,瑞金路站开工建设[3]。
2018年8月30日,青岛地铁公示青岛地铁1号线车站初步命名,该站公示站名为“瑞金路站”[5]。
2019年8月,瑞金路站主体结构完工[3]。
2020年12月24日,瑞金路站随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的开通而投用运营[1]。
共3张
瑞金路站站台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瑞金路站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重庆中路与瑞金路交叉路口南侧,车站沿重庆中路呈南北走向布置;车站南侧有西南渠社区、东南渠社区、刘家新村、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北侧有瑞金路、南流路、交运集团青岛市大型货运市场[2]。
瑞金路站街区导向图
进出设置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开放2个出入口,具体信息如下所示:
出入口编号
出入口位置
建议前往的目的地及周边
A口
重庆中路西侧
青岛星电电子有限公司
-
B口
重庆中路东侧
青岛昊悦建材市场
统建社区
东南渠社区
刘家社区
展开全部
相邻车站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的相邻车站如下所示:
下行车站
地铁线路
上行车站
开往:王家港站
青岛地铁1号线
开往:东郭庄站
下一站:遵义路站
下一站:仙家寨(汽车北站)站

参考资料:

[2][6]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瑞金路站采用有序列的大块面组合形式,以釉蓝为主色调,通过直线和块面组合,反映速率、科技感,体现海纳百川、生生不息、万物互联的时代特色同时也与周边物流园欣欣向荣的环境相融,以老建筑屋顶造型为灵感来源的漫反射灯具,简约美观且有青岛文化意味,站厅、站台呈现出整体统一且具细节的空间效果[7]。
共5张
瑞金路站站厅
设计参数
瑞金路站总建筑面积为12552.4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8703.36平方米,附属结构建筑面积为3849.04平方米;车站主体结构长度为215.2米,标准段宽度为19.9米,有效站台长度为118米,站台宽度为11米;车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2个风道、1个无障碍电梯和2个安全出入口[3]。
整体布局
瑞金路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为双柱三跨结构车站,其中A出入口位于车站东北侧、B出入口位于车站西南侧;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厅层公共区由栏杆及进出站闸机分隔成付费区、非付费区两部分,中间为付费区,两端为非付费区;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台层设有两座岛式站台;站厅层与站台层通过2部扶梯和1部直梯相连[2]。
瑞金路站空间示意图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的首末班车时刻如下所示:
列车方向
首班车
末班车
东郭庄站
06:04
23:20
王家港站
05:50
22:23(全程)/22:40(山里站)

参考资料:

[2][8]
设备设施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的设备设施位置如下所示:
设施种类
设施名称
位置
基础设施
无障碍电梯(地面-站厅)
A口
无障碍电梯(站厅-站台)
站厅中部
自动扶梯
A、B口(地面-站厅);站厅-站台均有自动扶梯
展开全部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据2023年1月青岛地铁官网显示,瑞金路站的公交换乘信息如下所示:
出入口编号
公交站名
公交线路
A/B口
重庆中路湘潭路站(南行)
青岛公交35路
青岛公交38路
青岛公交101路
青岛公交105路
青岛公交115路
青岛公交116路
展开全部
建设成果
施工技术
瑞金路站采用拱盖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技术;风井兼做施工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风道兼做施工通道,采用CRD法施工;活塞风道进主体采用挑顶施工[3]。
施工难题
编辑
传视频
TA说
2
目录

溺水的急救方法

在医学上,溺水被详细的划分为淹溺、近乎淹溺以及心跳呼吸都还未停止的溺水。特殊情况下,人的肺容量极限值可以达到5000~6000毫升,超过这个极限值,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就会遭到破坏,血液浓度降低,最终导致心脏暂停、大脑缺氧。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溺水的急救 方法 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溺水的急救方法

1、民间“倒挂排水”

“倒挂排水”法对呼吸和心跳未暂停者非常有效,大家普遍认为可使用倒挂排水法对溺者施救,这种老办法得到了急救专家的肯定。

针对被成功救上岸的溺水者,急救时需拍打其肩膀、按人中等手段确认是否有意识。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要检查呼吸和心跳,尚未停止的,才可以用排水法急救。

排水前特别要注意患者颈部是否有损伤。颈椎损伤者在排水时,需将嘴巴打开,掏出异物,身体以侧卧姿势、翻转90°,轻拍其肩膀即可慢慢排水。

若颈椎等部位没有损伤,可用倒挂排水法,救护者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作为支点,溺者以头低、臀高位的姿势,腹部放在施救者屈膝的大腿上,身体倒挂,嘴向下使水排出。

2、心肺复苏

针对心跳呼吸暂停者,至少要持续30分钟如果溺者处于心跳呼吸暂停的淹溺或近乎淹溺,心肺复苏是唯一的抢救办法,此时排水并不是首位。

心肺复苏是急救“黄金10分钟”主要救援方式,正确的心肺复苏按压对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病人可起到有效的救命作用。心肺复苏需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按照标准的姿势,按压于胸骨下段,深度至要5cm以上,频率达到100次/分钟,2分钟为一周期。人工呼吸时,需打开气道,右手托住溺者下巴使其向后仰,用左手指捏住其鼻子,吸气后用嘴封住他的嘴,缓慢持续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

就溺水者而言,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往往需要30分钟以上,抢救后若伤者的皮肤颜色变红、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开始搏动,说明抢救有效。

溺水的发病机制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 潜水 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两种情况:

1.干性淹溺

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占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入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导致横纹肌无力、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