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的通过使用软件或者修改硬件的方法提高CPU的工作频率来得到更高的性能,这种方式叫做超频,此方式多见于台式机,工作站级别的笔记本也可实行超频。超频的前提是有一块供电部分、做工工艺精良的主板以及一个功率大的电源, 还要有良好的CPU散热器才能保证CPU稳定的运行在超频的环境下。

简单来说,当CPU的频率超越额定的频率,就是超频了。CPU生产的时候,频率均有富余,超频则是将富余的频率用上,使电脑运行速度加快。

在这种超频情况下,电脑拥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模式称作智能超频模式。智能CPU和超频的概念

本质上都是对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智能CPU本身会自动超频。可超频的概念却又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CPU、显卡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

所谓智能处理器是i7最新加入到处理器中的技术。名为Turbo.mode。

实现Turbo技术需要在核心内部设计一个功率控制器,大约需要消耗100万个晶体管。因为在某些游戏中开启Turbo模式可以直接带来10%左右的性能提升,相当于将显卡提升一个档次。值得一提的是,Extreme版本的Core

i7处理器最高可以将TDP在BIOS中设定到190W来执行Turbo模式,在个别应用中进一步提升CPU时钟频率,带来效能上的提升。)。他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帮助处理器在空闲时刻降低功耗,从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能的目的。Turbo

Mode功能是一项可以充分使用处理器工作效率的技术。它能让内核运行动态加速。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关闭以及加速单个或多个内核的运行。如在一个四核的Nehalem处理器中,如果一个任务是单线程的,则可以关闭另外三个内核的运行,同时把工作的那个内核的运行主频提高,这样动态的调整可以提高系统和CPU整体的能效比率。

总结智能CPU就是会自动超频的CPU,而超频是人为的方式对处理器性能进行提升。

CPU超频是什么意思?

通常所说的超频简单来说就是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之运行频率得到大幅提升,即CPU超频。

超频(源自英文Overclocking,简称OC,直译为超频)是免费提升电脑硬件性能的最便捷途径,超频是指将CPU、显卡、内存等硬件设备的额定频率提升一定幅度,使之在更高频率下运行以达到更好的性能。

CPU超频超越20%的幅度之后,就应该提升电压,这是保证CPU和显卡稳定运行的条件。但是提升电压也意味着功耗和发热会有提升,所以需要做好散热工作,给CPU上更加高端的散热器,或者给显卡打造更加合理的风道,都是不可避免的。

扩展资料:

在CPU超频方面,我们一般通过LinX软件、ORTHOS软件、wPrime软件来进行。它们都可以应对多个CPU逻辑和物理内核,通过解线性方程组或者其他计算来提升CPU负载,测试极端情况下的CPU稳定性。

CPU超频主要从BIOS里进行,面对市场上大量无法提升倍频的CPU,我们只能提升外频来超频。比如一块200MHz外频的CPU,我们提升10%的外频到220MHz,则主频也会相应提升10%,一般CPU外频提升建议以20%-40%为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提升CPU外频的同时内存频率也会跟着往上走,这是超频过程中最麻烦的问题,所以要修改内存分频比例,比如说从1/6修改到1/7,就可以让内存降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CPU超频

笔记本电脑cpu超频是什么意思?超频会怎样啊?

CPU超频的意思是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之运行频率得到大幅提升。超频后CPU的运算速度会提高。

超频的主要后果是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系统温度升高甚至损毁硬件,即使超频后能稳定地运作,电子元件的寿命也会缩短,且大多数的制造商不会对超频后所带来的任何后果提供保固或技术支援。在某些产品线下,超频后将直接丢失保修权利。

超频需要更有效的散热装置,包括设计更佳的中央处理器和显卡核心芯片的散热器。以空气散热的通常会使用铜制的散热器及强力风扇,而水冷散热的效果通常会比空气散热更好,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提高外频可以通过主板DIP跳线设置、BIOS设置或第三方软件设置来实现。

扩展资料

超频时应掌握一基本原则就是优先提高外频,其次提高倍频。因为CPU用外频与其他周边设备通信,而周边设置也以相同的速度回应CPU。

如果提高外频,则周边设备也不得不相应提高响应速度。目前计算机上许多设备都是采用PCI总线形式,并且工作在33MHz的标准工作频率之下。

PCI总线频率并不固定,而是取决于系统总线速度,也就是外频。当外频为100MHz以下(66~83MHz)时,主板是通过二分频技术令PCI设备保持33~41.5MHz的工作频率,而当外频提高到100~133MHz时,PCI是使用三分频技术来作为PCI设备的工作频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U超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