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筵席就是神的国,先前邀请的人就是指以色列人。中东那边邀请人参加筵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他们是离请客时间还比较早的时候就跟被邀请的人说好在哪天要请他们吃筵席,这是第一遍的邀请,第二遍就是家主筵席快预备好的时候会再打发仆人去邀请一遍客人,跟客人说筵席快预备好了。这第一遍的邀请就是先知对神国的预言。第二遍的邀请就是主基督对救恩的成就。客人拒绝就是以色列人拒绝耶稣,不承认他的弥撒亚地位。家主让仆人去城里大街小巷领贫穷、残废的,这就是讲神的恩典临到外邦人,让外邦人可以得尝神恩典的甘甜。

大筵席的比喻是什么意思


筵席的解释

(1).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 制度 ,筵铺 在下 面,席加在上面。 《周礼·春官·序官》 :“司几筵下士二人。” 郑玄 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 贾公彦 疏:“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 孙诒让 正义 :“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 为人 所坐藉。” 《礼记·乐记》 :“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唐 柳宗元 《石涧记》 :“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牀若堂,若陈筵席。” (2).特指 祭祀 所设鬼神的席位。 《南史·隐逸传下·臧荣绪》 :“母丧后,乃著 《嫡寝论》 ,扫洒堂宇,置筵席, 朔望 辄拜荐焉,甘珍 未尝 先食。” 唐 罗隐 《谗书·荆巫》 :“有巫颇闻于乡闾,其初为人祀也,筵席 寻常 ,歌迎舞将。” (3).酒席;宴会。亦指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 :“ 曲江 大会比为下第举人,其筵席简率, 器皿 皆隔山抛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 卷四:“ 天下 无不散之筵席,安能郁郁久居此耶!” 曹禺 《王昭君》 第二幕:“方才在王公大臣的筵席上,单于的酒量简直吞下了江海,真是大得惊人!” 洪深 《劫后桃花》 四:“那厨房内好些人,正在 准备 筵席。” 赵树理 《金字》 :“那一笔‘公事钱’,除了给区长摆了一顿筵席之外,剩下的只买了 这么 一块缎。”

词语分解

筵的解释 筵 á 竹席:筵席。 酒席:喜筵。寿筵。 部首 :竹; 席的解释 席 í 用草或 苇子 编成的成片的 东西 ,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

天国大筵

                          天国大筵
                        路14:15—24
引言:

        主耶稣在法利赛人的首领家中坐客的时,有一个人对主耶稣说:“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因此主耶稣以一个筵席的比喻,用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回应这个人。在这比喻里,主人代表神,筵席代表救恩。神大摆救恩的筵席,让人白白的进去享受。然而面对救主诚恳的相邀,犹太人却以各样的托词拒绝,于是乎这恩典临到了那些原本不配获得救恩的外邦人。
一、摆筵

1、盛筵

      比喻的开始,耶稣就给我们描绘一副画面,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从耶稣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见这是一个好客的主人,也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主人。同时这也是一个精心准备多时,极为隆重的筵席。因为在下文,耶稣告诉我们说:这主人是样样都齐备了。

        这不由让我想知,这场筵席的菜单里究竟有些什么?有山珍海味吗?有鲍鱼龙虾吗?不,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流水席,这是一场救恩的大筵席。这其中有的是各样的属灵福气:救恩的选召,罪孽的赦免,称义的地位,更新的生命,属灵的智慧,圣灵的恩赐,永活的盼望等等。(参弗1:3—14)

      其次,这场筵席之所以称之为丰盛,不仅是因为“菜单”的丰富,更是因为入席的客人众多,任何人都可以前来享用。
2、恩筵

      这场筵席不仅是盛筵,更是恩筵。之所以称之为“恩典的筵席”,是因为免费。前来赴筵的宾客,并不需要付上任何代价或费用,也没有任何的门槛,只要肯受邀就可以进来白白享用。照样,今天神为我们预备救恩的筵席也是这样么?我们今天能够得救,难道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凭着自己的善行,凭着自己的外在条件?断乎不是!乃完全皆是神白白的恩典。正如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

        其次,这救恩的筵席虽然是神赐给人白白的礼物,是免费享有的,但它并不是廉价产品,乃是耶稣基督付出了生命的重价,因此容不得任何人去践踏或藐视。
3、福筵

      其次,这场筵席更是一场“福筵”。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一个参筵者所得到的不是一顿丰富的酒肉饭菜,乃是神在基督里赐予我们丰盛的基业,和永不失落的救恩。每一个参筵者,他的名字必记载羔羊的册上,等待他的将是荣耀的冠冕。因此,每一个参加筵席者都是有福之人,因为他将与这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同坐宝座。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啊!怪不得老约翰都这般赞叹: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19:9)

二、邀筵

1、一邀

        在当代的犹太和罗马上流社会中,请人赴筵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主人先打发仆人发出初步的邀请,届时再派仆人通知客人赴筵。若在此最后的时刻,客人不守约出席,是非常的不礼貌,甚至可说是对主人的侮辱。可在这个故事中,这些原本受邀参加主人筵席的客人,到赴筵的时候却都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推辞。
        我们来看他们推辞的理由:“头一个说,他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那个人若不是骗子,就是傻子。有谁会事先没有看过一块地,就买下它呢?又有一个说,他刚买五对牛,要去试一试。他和第一个人一样,非骗子就是傻子。你能想像一个人不先试试牛,就将它买下来吗?又有一个说,我刚娶了妻,所以不能去。他是三个人中最傻的。他为什么不带着妻子一同赴席呢?这纯粹是藉口而已。

        这些理由或者说藉口流露出来的是对筵席和发出邀请的主人的轻视,比喻的背后表明的是当时的以色列人和今天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对福音的邀请和发出这邀请的天父的轻视。今天很多人也是如此,他们会找各种的理由推辞,他们无知的说,我们的产业很多不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又说,我们现在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信靠耶稣基督;还说,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福音对我来说不重要。

        其次,从这三人的推辞中也给带来我们三方面的提醒:其一,拦阻人享用天国救恩筵席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人所犯的滔天大罪,而是在每日忙碌的生活中被俗务缠身。正如故事中这三个人一样,一个受事业缠累,一个受工作缠累,一个受家庭缠累。以致忙得一塌糊涂,就没时间来赴筵了。其二,手中握有东西的人,不容易接受神的救恩。拥有千万家产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难接受救恩。所以耶稣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可10:25)其三,不要让次好的事物拦阻我们得到最好的礼物。置地、买牛、娶妻都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事,但不要让好的事物替代了最好的救恩。没有一件事比接受天国的救恩更重要,因为这个决定会影响我们永恒的归宿。
2、二邀

        面对这三人的推辞,主人感到十分“恼怒”,因为这在当时是极为羞辱的一件事。而这些拒绝的受邀的客人指的是谁呢?从上下文来看,就是指当时的宗教领袖法利赛人和文士们。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指整个犹太民族。(参路13:28-29)

      所以接着,家主就召唤他的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为何家主如此急切地大发仆人去邀请客人呢?原因有二:其一,从故事本身的角度而言,这位家主样样都齐备,就等客人前来赴筵了,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若客人迟迟未到,筵席不仅无法准时开场,同时也会导致他颜面扫地。其二,从故事的喻意而言,这是在强调救恩的紧迫性,因为还有很多人并未加入这场救恩的筵席中。

        为何救恩非常紧迫?这原因又有其二:其一,因为我们不知道生命之门何时关闭。正所谓:今晚脱下的鞋,明早都不知能否穿上,所以必须趁着在人有生之年,将福音传给他们。其二,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救恩之门何时关闭。耶稣也曾多次提醒过我们:人子何时再来,没有人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可13:32)所以必须趁着现在恩门大开的时候,速速邀请人来赴这场救恩的筵席。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次家主筵请的客人。他们都是分别是谁呢?圣经这里说:他们是那些住在大街小巷的贫穷者,他们是一群瞎眼、瘸腿的残废者。这些人是谁?就字面的意思而言,住在城里大街小巷的人,显然这是指那些社会边缘人物,他们是一群流浪者。瞎眼瘸腿残疾的,显然这是指那些社会底层人物,他们是一群孤苦无助者。不过从比喻的喻意而言,这群人指的是那些税吏和娼妓,就是犹太人眼中的大罪人,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指所有的外邦人。

      对犹太人而言,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事因为在犹太人的眼中,他们是有罪之人,他们在神的诸约上是无关无份的,他们也没有遵守摩西的律法,怎么可能有资格参加这次的筵席呢。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上帝居然邀请他们来参加筵席。

      这岂不表明,今天我们能够得享这场救恩的筵席,不也是神恩典的抬举吗?因为从属灵的角度而言,我们也曾是一群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是一群污秽不洁,身心残缺之人。而如今却蒙了神极大的怜悯,因着他恩典的邀约,使我们得以加入。
3、三邀

        故事接下来告诉我们,由于筵席上还有空位,主人要仆人把外面所能遇到的人都勉强进来,坐满屋子。可见,家主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得尝筵席。这就是神的心意,他渴望更多的人得救进入神的国。正如圣经所说:神爱世人,他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万人得救。(参彼后3:9)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勉强”在原文不是指用武力胁迫他们进来,而是指竭尽全力的苦劝。为何家主在此吩咐主人要以勉强的态度,邀请他们前来赴筵呢?原因有二:其一,因为这群人在此之前,并未受到主人第一次的邀请,所以现在直接邀请他们赴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其二,对于这群人而言,如此隆重的筵席怎么可能会轮到邀请他们呢,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接着我们再来看,这次主人要求仆人筵请的客人又是些谁呢?经文这里说,他们是一些游荡在路上和篱笆边的人,也就是说这群都是一些无家可归,四处游荡的人。这对之前那些先前被邀请最终拒绝的人,真是极大的讽刺!原本,那些最具资格的的却都没有进去;相反那些自认为不配得的人,如今倒进去了。正如保罗引用先知的话所说: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罗10:11)

      其次,我们需要来思考的是,故事中的仆人指的又是谁呢?仆人在此指的是奴仆,即奉差遣的人;而从圣经的角度指的有其二:一就是旧约的众先知,二指的是新约的耶稣。很显然,这里的仆人喻指的就是耶稣基督。因为耶稣道成肉身来到本国以色列,就是要宣扬福音传扬救恩,然而本国的子民却拒绝了他的呼声。

      另外,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特别可以从仆人身上学习到三个宝贵的品质。其一,这仆人为了领人前来赴筵,从城内到小巷,从大街到小巷,可见他不怕艰辛。其二,家主差遣他前去邀请宾客,他就遵从主人的吩咐,可见他听命顺服。其三,家主三度嘱咐他要求宾客,这期间他并未有任何怨气或质疑,依然不折不扣的执行,可见他甘心乐意。而这仆人身上的品质,不正是给我们今天传福音最美的榜样么。

三、赴筵

1、有心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够得享救恩的筵席,不在乎你任何外在条件(不论何种身份、种族、地位),只要愿意,都可进入享用那丰富的筵席。所以进入神国的权利,不在于自己的好行为或律法主义,乃是在于接受主的邀请。正如圣经所说:“凡口渴的都可以来白白的取生命的水喝,凡愿意的都可以来”。(启22:17)
2、有信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救恩的筵席虽是免费的,但并非廉价。没有人可以用自己的金钱,行为等来交换或赚取,只可用信心来承载。只可惜,今天有很多人只因为目光短浅,眼睛只盯着现今的生活和事物(或产业、或事业、或家业),没有看见自己内心灵魂的需要,没有瞥见福音的宝贵和恩典的丰盛。
3、有行

        这个比喻还告诉我们,救恩的筵席虽然是上帝在基督里为我们作成的,并没有人一丝的功劳。但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随意的享有。它依然需要每个赴筵者作出信心的回应,并付诸努力并奔赴筵席之路。所以,那些知道自己不完全,努力寻找的人,终会得尝上帝的筵席。因为“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 11:12)
结语:

      故事的最后,家主以严厉的口吻说道: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可见,这话乃是警告那些冥顽不灵,不肯接受救恩邀请的人,将导致被神弃绝的后果。因此耶稣藉这个比喻是要表明:人之所以得救,是因为回应神的邀请,不是靠自己的功德;人之所以失丧,是因为自己拒绝神的邀请,错失了神的恩典。
应用总结:

1、神是慷慨大方的主人,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尝天国筵席的美味。而一个人有分于筵席与否,全在于被邀的人‘肯不肯’来;求主给我们一颗‘肯’的心,因为这是享受属灵丰富的先决条件。
2、世人推辞赴筵、拒绝救恩的理由有三类:为钱财忙碌而无暇接受救恩;因忙于职业而忽略救恩;受家庭情感而影响接受救恩。今天还有什么在拦阻我们来赴这羔羊的筵席呢?别忘了耶稣曾这般提醒我们: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9:62)
3、我们原来都是“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但如今竟得成为神的宾客,这是恩典的抬举和格外的怜悯!所以让我们一方面我们感谢神,我们是受邀的人,我们因回应了神的邀约成为神家里的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同尝救恩的筵席同时,也让我们能肩负起领人归主的使命。 (太28:19,可16:15)

基督二次来要差遣使者传道吗?

神再来,筵席齐备,有仆人邀请人去赴筵席。看耶稣讲的赴筵的比喻:路加福音14:16 -24
赴筵的比喻,是赴主的筵席,与主一同坐席。
末后神会来,还会摆筵席,警醒仆人给归来主人开门迎接他、与他一同坐席:
以赛亚书2:2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
以赛亚书25:6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
从天上赐下的粮是隐藏的:
启示录2:17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
上面经文中的吗哪指天上赐下的粮,是让人永远不死的:
约翰福音 6:33 因为 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约翰福音6:58 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耶稣就是天上降下来的粮:约翰福音6:51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
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是隐藏的。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
神是自隐的神:
以赛亚书45:15 救主—以色列的 神啊,你实在是自隐的 神。
看神第一次来,耶稣是如何做的。
耶稣不让人传扬他是基督:
马可福音8:29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30 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
马太福音16: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20 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路加福音4:41 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 神的儿子。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基督。
以赛亚书42:1-2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不是因耶稣自说自己是基督,都是他们被圣灵感动说出来的,他们都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马太福音16:15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16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17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约翰福音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那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路加福音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 神说、
29 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约翰福音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心里没有圣灵的人,告诉他耶稣是基督他也不信:
路加福音22:66 天一亮、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带文士都聚会.把耶稣带到他们的公会里、67 说、你若是基督、就告诉我们。耶稣说、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
约翰福音10:24 犹太人围着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诉我们。25 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
哥林多前书12:3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 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人什么时候知道耶稣是基督的?“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
约翰福音8:28 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
耶稣死而复活之后,使徒开始传耶稣是基督:
使徒行传5:42 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使徒行传9:22 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士革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所以,神嘱咐我们,冒基督名来的,不要跟从他们。因为神是自隐的神,不会自说自己是基督。神来,如夜间的贼一样,“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心里有圣灵的人,才能接待他,信他的名。
基督徒信而受洗,就律法来说,被称“基督徒”。
使徒行传2:38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使徒行传11:26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基督徒是因信基督而称义的人,相信“因信称义”的道。今日基督徒,却妄想通过基督徒的名分称义、通过律法称义,这不是亵渎耶稣吗?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不是徒然死了吗?
加拉太书2:21我不废掉 神的恩;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
耶稣第一次来,传道三年多,法利赛人,不认耶稣是基督,是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我们信耶稣,信因信称义的道,在主再来的时候,就要因信基督称义,结出好果子。
以赛亚书45:25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夸耀。
马太福音3:8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
神再来,不迎接主、不给归来主人开门、不信他名的人,就是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真的就要砍去了。
路加福音13: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6 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7 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他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8 管园的说、主阿、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9 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他砍了。
新郎已经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教会被提与主同赴筵席是哪处经文?

您好,您问的这个问题是指《新约圣经》中的经文,答案是:
《马太福音》第22章:1-14节: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个王,为他的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他就派遣他的仆人去召那些被召的人来赴筵席。只是他们不肯来。
于是王又派遣其他的仆人去说:‘你们既然蒙召,就当出来,因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但是他们不理会,有的往自己的田里去了,有的往贸易上去了,有的又拿住仆人,辱骂了,杀了。
王就大怒,就差遣他的军队去,把那些凶手灭绝,又把他的城烧了。
王对仆人说:‘筵席是预备好了,但是被召的人是不配的。
所以你们要出去到大路上,无论遇见什么人,都召他们来,使我的筵席满了。’
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把人都召集了来,无论善恶。筵席就满了人。
王进去要看宾客,看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婚礼衣服的人。
就对他说:‘朋友,你怎么到这里来,不穿婚礼衣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于是王对仆役说:‘捆起他的脚和手来,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里,那里必有哀哭和切齿。’”

路加福音十三章六至九节如何解释

;     路加福音中耶稣13:6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梢果子,却找不着。13:7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梢果子,竟找不着,把他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13:8管园的说,主阿,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13:9以后若结果子便吧。不然再把他砍了。上帝对每个人都是有期待的,他不喜欢白占地土不结果子的人,耶稣就是管园子的,他不仅等待宽容人,还要给人加添力量。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可以因此懒惰不做工而不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