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如下:

1、人物外貌描写。可以从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

2、人物动作描写。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

3、人物的语言描写。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

描写人物形象的三种描写方法 哪三种描写方法用于描写人物形象?

1、描写人物形象的三种描写方法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事实上,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六种,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有的理论还会多加一种,即细节描写。但如果把“人物形象”狭义地理解为“人物外形”的话,那可以采用“外貌”“神态”和“动作”三种描写方法即可。

2、三种描写方法的简单介绍如下:

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神态描写:注意跟外貌描写区分开来,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什么叫做用三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1. 场景细节描写。例如: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句(2)和句(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2. 服饰细节描写。例如:

(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鲁迅《藤野先生》)

以上句(1)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分。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句(2)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3. 语言细节描写。例如: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句(2)属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4. 动飨附诿栊础@�纾?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3)“……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变色龙》)

(4)“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契诃夫《变色龙》)

以上句(1)(2)两句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句(3)(4)中“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分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 “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一“脱”一“穿”的细节,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5. 心理细节描写。例如: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

(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句(1)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一个小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细节描写种类繁多,不一一列举。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一般都用语言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三种主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

      1.通过分析正面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即通过人物分析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2.通过分析侧面描写把握人物形象。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对他人的描写来间接刻画所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分析侧面描写,可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第二,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故事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阅读文学作品,要注意情节的曲折跌宕,要把人物放在具体情节中去分析。

第三,从分析环境描写入手。

      自然环境描写往往起到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对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植树的牧羊人》倒数第二段对美丽富饶的生活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牧羊人的伟大形象。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

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

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

郎的…….’”语言 简洁,印象深刻.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

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

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

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

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

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

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

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

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

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

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