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
1、《孟子》和《论语》论语作者不同,那么所教导的角度也不同。
2、《论语》主要告诉我们道理,《孟子》却是说孟柯游说。
3、《论语》和《孟子》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不同。
4、《论语》主要以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 这样二种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 《孟子》主要以事实论证事例论证。这二种方法,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
相同点:
他们的政治思 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主张“仁”的思想论语与孟子有什么异同点
不同点:
1、《孟子》和《论语》论语作者不同,那么所教导的角度也不同。
2、《论语》主要告诉我们道理,《孟子》却是说孟柯游说。
3、《论语》和《孟子》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不同。(前言有说明)
4、《论语》主要以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 这样二种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 《孟子》主要以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例论证。这二种方法,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
相同点:
他们的政治思 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主张“仁”的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中《论语》和《孟子》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同属于儒家学说,侧重点不尽相同,简单说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属于语录体式的,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 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孟子》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语录体的论辩文(通常是双人对话),并且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 过渡的迹象。它的论 辩技巧缜密纯熟,文风气势浩然并且大量使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 法,具有文学散文的 性质。
你认为《孟子》和《论语》有何异同?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在编写结构上,你认为《孟子》和《论语》有何异同?
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孔孟生于不同时代,对“仁”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分析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不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儒家学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对“仁”具体定义很难界定。其实,孔子对仁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解释,“刚、毅、木、讷近仁。”“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不同弟子问仁,孔子因材施教,回答也都不同。比如,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_,”司马牛性格急躁而多言,孔子建议他说话应该缓慢谨慎。《论语》是孔子弟子根据他平时的言语整理出来的,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语境,也就无法准确得知孔子的意思。但是在书中,孔子提到仁的句子多达一百多处,我们可以通过他们了解。 据考察,“仁”的本义是祭祀代表死者受祭的人,表明不忘先祖,从血缘关系上爱自己的先人,因此,仁之爱本义是亲亲之爱,后来推及爱人。孔子提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人的根本,先能事父兄,然后人道可大成。仁统四德,孔子认为,性本善,孝悌是仁之本,先孝悌而后他人、国家,这就实现了泛爱,那社会就会和谐发展,人能够有孝悌之心,自然能有仁心。“不仁而多才,国之患也,”如果光有才能,而没有为民造福的仁爱之心,做一些不利于人民稳定生活的事,那么再有才气也是无济于事。 《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声。”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仁是研究人的。研究孔子所有提到仁的句子,都是针对人的性格、修养等方面,体现“仁”的字眼很多,如:孝、悌、信、_、勇、爱众、恭、宽、敏、慧、刚、毅、木、讷,这些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周朝实行血缘分封制,为了维护统治,使宗族分而和,制定礼乐制度,礼是为了区分等级,明确全体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乐有“和”的本质,因此使大家能够和谐相处。然而,到了孔子时期,礼崩乐坏,僭越之事时有发生,有的诸侯的财产甚至比王的还多,还出现许多乱用礼乐之人,比如季康子“八佾舞于庭”,孔子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生活在礼乐文化丰富的鲁国,对礼乐的研究特别深刻,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应该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仁人应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可见守礼则可得仁。但是,孔子认为光有礼是不行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仁必须是发自内心的。通过宰我与孔子关于丧礼的对话,可以看出礼是仁的体现。因此,礼是求仁的方式,也是仁的最终体现。仁是可以达到的,《述而》篇中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他认为,仁是可以达到的,只要努力追求,就可以实现,因此,求仁重在其自身,也就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求仁,就先从孝敬父兄开始。求仁可以通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而得。“求仁”就是要通过自身内在的自觉道德修养来成就独立人格。 《孟子》一书“仁”字出现了150次,可见孟子对“仁”的重视程度,孟子发展孔子的“仁”。在“仁”的重要性上,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所在,舍此人们将无所适从。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仁者无敌”。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孔子仁爱的思想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要想在乱世中保存自己的国家并一统诸侯,就要采取各种战略和手段,这和孔子的思想显然是不符的,在乱世,儒家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仁”在和平年代有其重要意义,在当今,将古人的聪明智慧应用于现在是极为重要的。 来源:大东方
《论语》《孟子》的风格比较是风格比较~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①,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县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