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曹植之父曹操在攻破邺城之后,收留了袁绍的次媳甄宓。在华堂庆宴之时,曹操和曹彰、曹丕、曹植父子四人均为甄宓的美貌所打动,其兄曹丕出于政治上的野心迎合父亲,爱而不露,曹植则真诚求爱,终得甄宓动情,赠以随身玉佩定情,两情缱绻。然而小人崔琰为了自己的目的,暗中施计,以桃代李,致使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

为什么甄宓和曹植最终也没能走在一起?

写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曹植与河北第一美人甄宓离奇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东汉时期,曹植之父曹操在攻破邺城之后,收留了袁绍的次媳甄宓。在华堂庆宴之时,曹操和曹彰、曹丕、曹植父子四人均为甄宓的美貌所打动,其兄曹丕出于政治上的野心迎合父亲,爱而不露,曹植则真诚求爱,终得甄宓动情,赠以随身玉佩定情,两情缱绻。然而小人崔琰为了自己的目的,暗中施计,以桃代李,致使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从此曹植和甄宓均陷入了痛苦的泥淖。数年后,曹丕取得皇位,为其妻和曹植的爱情而妒火中烧,逼曹植7步吟诗,贬出京城,并暗杀了甄宓。曹植空遗满腔悲愤,对水悲吟《洛神赋》……�

曹植&甄宓

黄初三年,我又一次来到了洛水河畔,清晨的微风徐徐吹来,夹杂着水草的香气,如此的熟悉。时间就仿佛回到了,回到了那个和甄宓第一次相遇的时刻,美的这样不染风尘,却又注定凄艳。

我记得我第一次见甄宓是在炎热的盛夏,我与大哥曹丕正在荷花池畔弄琴舞剑,不亦快哉!琴声蜿转幽扬,剑影难掩峰芒。在魏人眼中,我与大哥一文一武可谓相得益彰,可只有我自己心中最清楚,我曹植无非只是一介书生,如何能与大哥相提并论,在这乱世之中只有拥有武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文人永远只能是强者手中的玩物。大哥的光芒太过耀眼,这刺眼的光芒注定了我一生的悲剧,也注定了甄宓一生的悲剧。

甄宓很美,但并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美,那种华丽惊艳的美。她的美是一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高贵,平和与善良,身着素服却高贵如公主,亡国之女却无奴态,在我眼中那使得英雄吕布神魂颠倒的貂蝉恐怕也不及她的十分之一。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却还是难逃被当权者玩弄的命运,我无法忘记当我与大哥在桥的一头凝视她时,她一回眸间眼中的凄楚,让我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触。如果说甄宓被玩弄的是她的美貌,而我被玩弄的恐怕就是那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才。

自从甄宓进宫以后大哥就时常找机会接近她,荷花池畔弄琴舞剑自然是最好的借口。我很乐意为他们抚琴一曲,英雄美人自古以来都是佳话,而才子佳人不过只是一个梦,一个没有任何结局的美梦。宫中的人都说大哥与甄宓是天生一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大哥能够保护甄宓,而我不行,我自己本身也是生活在别人的羽翼之下,又如何能够给自己的所爱幸福呢?虽然每次为甄宓抚琴之时,我都发现甄宓总是在不经意间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但我不敢接受,因为我知道我配不上她。特别是在父亲意图对甄宓不轨,大哥挺身相护这件事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其实那一晚我也在场,可我却没有站出来保护我心爱的女人,甄宓的哭声传入我耳中时,我心中刀绞,可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弹奏《高山流水》,一直弹到琴弦尽断,十指滴血,而大哥能为她做的就很多很多,其中就包括给她一个坚实的臂膀让她放声哭泣。

最终,甄宓嫁给了大哥。她出嫁那一天,我没有喝喜酒,这并不是无声的抗议,而是我怕酒后吐真言,破坏了一桩美好的姻缘。那一晚我彻夜未眠,一个在荷花池畔静静的默念着,“甄宓,你应该嫁给大哥,不要再留恋那个只会抚琴呤诗曹植,他这是一个玩物,不会给你幸福的。”

甄宓做了皇后,“皇后,后宫之主,她不再沦为强者的玩物。”我为甄宓暗自庆幸着,虽然那时大哥早已是三宫六院,可我依然不肯承认自己当初放弃甄宓是错误的,依然在自欺欺人,直到她香消玉陨。

黄初三年,洛水河畔,桃花依旧,人事全非。或许当时甄宓嫁给我就一定不会死,这样想着,我笑了,可随即又哭了。就算她嫁给我又如何,我真能给她幸福吗?我不能,一个懦夫最爱的只有自己,那能爱人啊。当年你受辱时我只敢抚琴泄愤,今日你亡故我只能作《洛神赋》一篇当作凭吊。

“相公,你怎么哭了。”我那贤慧的妻子柔声问道,我回答说:“那不是我的眼泪,那只是一滴露珠,一滴洛神眼泪化作的露珠。你听她好像又哭了。”接着我与妻俱无语,风依然在吹,呼呼的像极了哭泣声。

甄宓为什么不能和曹植在一起?她是怎么死的?

至于曹植和甄氏的故事,甚至甄宓这个名字,都是源自唐朝李善的说法,注意看,唐朝!

也就是一段“凄美”的小叔子偷嫂子故事,是500年后给扣出来的。

见梁代《昭明文选》卷十九 唐代李善注记曰:

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郭女王)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讬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懽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於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

《昭明文选》是南梁昭明太子所编,唐代李善为《洛神赋》作注释,里面的东阿王说的是曹植,可以说,从开头就是胡话,即曹植之前求取过甄氏,没娶上。

曹植公元192年出生,甄氏至迟建安四年(199年)已经是袁熙之妻,虚岁8岁的孩子去求美女为妻子还不得?叔嫂之间,年龄净差9岁,建安九年甄氏嫁给曹丕时,曹植虚岁13岁,对自己嫂子起了“歹心”……

这后面,等到甄氏死后,曹丕通情达理,把自己亡妻的枕头给亲弟弟,还让太子曹叡替自己老娘招待“有私情”的小叔子,不得不说,这对父子“心真大啊”!

再往后,就是“洛水”见“恋人”的戏码了,看起来和真的似的。

再看看曹植《洛神赋》的自序: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假设,曹丕赠枕的事儿确有,这句自序,就相当于兄弟二人的互相羞辱,曹丕潜台词是:看你爱的女人死在我手里了,你抱着枕头去哭吧。曹植回了一句:看,我在渡过洛水的时候,和你亡妻的魂魄同赴巫山了……

如果我们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曹丕心胸的狭隘,低估他的智商,这事儿倒也不是不能发生一部分,而曹植本身已经在“监视居住”的情况下混得人不人鬼不鬼了,还要这么“作死”,是不是有点疯了?

来源趣历史的小熊掌

曹植与甄宓的爱情故事,确有其事吗,她为什么没有嫁给曹植

其实这个问题是没地方可以让我们考证的 毕竟那是三国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历史 就算史书有记载 我觉得也是片面的 只能作为参考 就像现在所说的正史和野史一样无从考证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因为我们不能回到当时去看看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按照三国那样一个乱世来说 作为女人的甄宓是没有什么主动权的 当时社会是男人们争权夺势 战火连连的社会 那时女权是很不被重视的 而甄宓作为失败者的妻子 一个在三国被誉为江南大小乔河北甄洛俏的美女来说 她的命运只能被胜利者操控 那个胜利者就是曹操 然而甄宓为什么嫁给曹丕没嫁给曹植 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 有可能是曹丕和甄宓是情投意合 曹操就成全了他们 也有可能是曹丕见甄宓美貌就向曹操讨了甄宓 也有可能曹操觉得甄宓和曹丕很合适就把甄宓嫁给了曹丕 也有可能甄宓爱的是曹植 曹丕要夺走曹植拥有的一切 包括甄宓就娶了甄宓 这切我们都无从得知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小说来诉说这段故事 毕竟才子 美女是自古以来就不暗淡的话题 所以小说什么的都带有戏说的成分 历史人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三国里的甄宓为什么不嫁给曹植?

年龄差太大了,甄宓比曹丕还大呢!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曹植与甄宓两情相悦的证据,后世YY的依据都是曹植的《洛神赋》,这只能证明曹植单恋甄宓啊!讲道理,如果你是一个20+的乱世御姐(古代这年纪就是熟女了,何况甄宓还是人妻),你会放着年龄相仿文武双全(曹丕是真的文武双全,只是才气不如曹植)相貌堂堂的老公不要,而去喜欢才十三四岁的弱鸡小叔子(曹植的武力完全没有得分点)?

青春期小男孩对美艳成熟的嫂子有绮思是正常的,但是几个嫂子会恋童啊!

甄宓和曹植,其实是后世文人炒热的cp,我是不相信甄宓对曹植有想法的。要有也是曹植成年以后,不可能是初遇就喜欢的。

退一万步说,甄宓又不是自主嫁给曹植的,那是曹操要她嫁!别忘记当时是什么情况,袁家被曹家干翻了,甄宓作为袁家寡妇,就是一个活的战利品,完全由曹家处置,这种情况下,曹操要自己收了她还是娶她当儿媳还是把她赏给哪个功臣,都不是甄宓能控制的,她根本没有选择权!而曹操当然不会把甄宓嫁给曹植,年龄差都快差辈分了!没这么亏待亲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