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是为你找一个能和他的意思前后贯通的表述含义”,让你找到,理解这个文章指向的那个被讨论的问题的重心”在什么地方,而不是给你证明这就是老子本来的意思”,老子本来的意思”是不可证明的。在我理解的道德经的含义中,老子看的是大势,而我解释的也是这种大势,是在各种历史大潮变幻以后,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表述含义”。2:现在我们回到道德经全文来看,这很明显是一篇讨论治国策略的论文,先讲了一番世界万物的道理,然后说圣人是怎么做的、圣人是怎么做的。为了论述这个策略,老子大量使用了世间常见的基础道理做铺垫,这又让它成了后世很多人进行哲学延伸的基础,并成为中国人很多哲学,策略的基础概念,所以它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基本哲学,通过我们的语言,故事,惯例等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中,所以这本书就值得每个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文化的中国人去读了。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为何被那么多人推崇?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经典。从古到今,注解它的书层出不穷: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从修行实操来解老的,有从权谋运用来解老的。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好像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包括历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么《道德经》都讲了些什么内容,揭示了些什么道理,能历经两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推崇呢?(据说:曾经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因为译文太多和偏向领域的重叠,《道德经》几年前就超过圣经了。)
一、宇宙观
在人们还流行听天由命,普遍崇拜神灵的时代,老子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了。他指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个叫做“道”的东西造生而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么“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执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着求助于鬼神。
道生万物是这样一个过程:道→无→有→万物,老子概括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内有外,可以分割为“二”;“无”,因为无形无象,故而无上无下,无内无外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至于“三”,它源出于“有”(二),但又不同于那个母体的“有”,所以被称为“三”。就好像一颗石头,它具有坚硬、白色的性质,但如果把这颗石头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备这些性质了。而“物”,如果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个人,把他分拆成细胞,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人了。天下万物,都具备自身独有的性质,都来源于这个“三”。
“无”,之所以能造生“有”,因为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只是拥有没有形状的形状,具备没有形体的形象(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像我们的意识一样,没有形状,没有形象,但并非空无,可以有意识空间,可以造生梦境。
所以无中生有的过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只要我们能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那个“无欲”的情状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能体会到无中生有的妙处。
比如我们在放松身体,放空心灵的时候,常常就能灵机一动,激发出灵感来。灵感即出,心念已动,身体已行,此时为“有”。处于“有”的状态时,就能在同为“有”的万事万物中运用和检验它。
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在于,“无”是不用意识主导的,是空虚宁静的感悟状态,也就是“常无欲”;而“有”是用意识主导的,是主动有为的有意状态,也就是“常有欲”。
这“无”和“有”,在于道,同样源出于道;在于人,同样源出于人。它们就像形体和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就像声和音一样同生共存。它们是道生万物并让万物得以持续演化发展的玄妙法门,也是人得以认知和运用道之玄妙的总法门。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终的根源,指向的一个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万物。
二、处世之道
这里的处世之道,包括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人与事、物的相处方式。与之相对应,老子提出了“啬”、“柔”、“小”、“朴”四个概念。
啬: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间世闯荡;“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论是生存在人间世,还是应对于天地自然,都没有比收敛自己的欲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没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还有一些人,想要让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久,结果反而遭到横死。为何?
因为他们被主观欲求控制了头脑,结果失去本心清明;抛弃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势,妄动入死地而不自知,这正是导致他们横死的原因。
柔: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说“曲则全”。这三者之间有关系吗?当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来,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驰骋天下,而不会受到阻碍。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态没有一个是绝对笔直的。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生存发展,它们最终都选择了最适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几乎没有一直一帆风顺,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情况出现,所以才有“委曲求全”这个成语。
因此,弯曲着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达目标,因为避开了障碍。柔弱,故而能够“全生”,能够“葆真”,所以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守柔曰强”。
柔弱之所以强大处上,正是因为它在下、在后,老子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为之下”。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但却能站在前方领导众人;并不一心为自己谋取福利,但却能得到天下人的保护和拥戴。这就是无私反而成其私,处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胜刚强。
小:老子说“见小曰明”。见小,是因为“知常”,掌握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故而再细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难,都成长于易;任何大,都成长于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的问题,要在它还很容易解决的时候就开始处理;治理大的问题,要在局面还没有发展至混乱的时候就开始治理;成就大的功业,要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做起。所以圣人从来不会等小事变成大事之后才开始有所作为,故而最终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反而不会留下什么值得记录的重大事件,因为国家是太平无事的。真正善于打仗的人反而没有赫赫之功,因为他根本就不会让战争打起来,未战已先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善于成大事的人看起来反而无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趋势之初的时候,事都还是小事,都还是容易的事。但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小”就轻视它,因为事情“大”才重视它。因为“大”都是由“小”发展起来的,只有像对待“大”那样去对待“小”,才能轻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们做事,常常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不论是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在结束的时候,都能始终如一地谨慎对待,也就不会再有失败的事了。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如果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终就一定会碰到大的困难;如果轻易去许诺别人,最终就会失信于人。所以话说太多就显得很廉价,行为太随便就显得很轻浮。
朴: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来视物的,而不是用来追求视觉享受的,五颜六色看多了反而会让眼睛受到损害;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而不是用来追求音乐享受的,靡靡之音听得多了,反而会让耳朵受到损害。
嘴巴是用来吃饭的,而不是用来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尝的味道多了,反而会让味觉受到损害;内心是要保持淡泊宁静的,过度的驰骋娱乐只会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过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贵的东西放多了,反而连走路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过于追求外物,就会损害自身。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人自己知道满足而得到的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人不需要外物来衬托和装扮,物也同样如此,质朴才是最美。《韩非子》说:“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不美。”
老子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大自然不够完美,于是对自然的素材进行加工。自以为手法灵巧,却不知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们总是否定自己,主观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为“成器”。却不知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无法通过主观人为来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国方略
治国,取天下,也是《道德经》中比较突出的主题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个理念:1、中正;2、无为;3、少私。
中正: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会向之归顺和依附,就能成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好静、无事而无欲,即为“清静”,故“清静为天下正”。
我不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发展;我喜好清静而不折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谐安宁;我不人为生事而侵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为自己的私欲而驱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实。
中正,故而能视天地万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为刍狗,不会有特别的偏爱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韩非子?大体》)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对细小的流水也不拒绝,故而能成就其广。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样对待万物,就会人才齐备;如果能像山海一样心胸宽广,就会国家富足。
无为: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私产而随意处置,那么最终就会失去它。同样的,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治理国家,那么最终也会失去它;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处置自己的身体,那么最终也会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运转规律存在,如果随意去干涉,就必然会遭受失败。所以“以无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烹制小鱼一样,不能随意的翻来翻去,否则一来二去小鱼就被翻烂了。
故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它无所不为,万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来治理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有各种欲望产生,有各种负志强行的行为出现,此时就需要以“无名之朴”镇之。让人们“无知”以保守自然天性,“无欲”以保持清静无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谐安宁了。
所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国家政令宽厚,则民众淳朴真实;国家政令繁苛,则民众狡诈多智,难以治理。
少私: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民之所以会挨饿,是因为统治者横征暴敛无度,所以才会导致人民挨饿。人民之所以会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国家,所以才会觉得人民难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连死都不怕了,是因为统治者让百姓都没有了活路,为了生存下去,才会不怕死。所以那些居于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么重,不处处想着盘剥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于造福人民的贤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话,拿死亡来威胁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们都抓起来杀掉,又还有谁还敢再去作恶呢?
自有上天来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统治者来决定谁当死谁不当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来执行杀人的任务,就好像替代技艺高超的木匠去砍木头一样。替代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如果我对道稍微有所认知,那么行走在大道上,我就会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凭借自己的主观妄然行事。
否则的话,朝政无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芜,仓库非常空虚。但却有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行走佩带利剑,山珍海味吃到厌烦,财产货物多到用不完。这不是一群强盗在治理国家吗!
四、个人修养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我一直有三样宝贝,并坚定不移的持守着它:一个叫“慈”,一个叫“俭”,一个叫“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不伤人,不害物,守护培育的意思。父母因为有“慈”,所以能养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顾自己的生命来守护自己的孩子。
“俭”,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们不会被外物所驱使,不会因利而贪得,不会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够积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意思。不争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愿意站在天下人的后面。他们把自身放在最后,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为众人的官长。
如果舍其慈,勇于伤人;舍其俭,贪得无厌;舍其后,处处争先,这样的人,就算能够风光一时,最终也必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祸患。
“慈”,用于作战则百战百胜,用于守护则无人能破。所以上天将要成就一个人,就会让他心中恒有慈念。
因此“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辅佐治理天下的人,不会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表现出很凶猛好斗的样子;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给敌人正面硬拼的机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都很谦下。
因此“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不会为自己争夺利益,而是用来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广博;圣人不会为自己累积财货,而是用来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于万物,而不会伤害他们;圣人造福于万民,而不会与人相争。
《道德经》讲了些什么,为什么广受推崇?
《道德经》讲道,讲德,讲天地人,讲你所领悟的所有的一切。
说实话,关于《道德经》我真的没有认真学习阅读,也就是大概地浏览了几遍,除了记住几句比较经常被提到的经典句子,其实真没记住多少内容。但它确实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之一。
从我个人的读书体悟来说,《道德经》和《易经》给我的启发是极其相似的,借用《易经》方向分类来说,那我应该是易理派,只是我这人又比较没有原则,虽然重理,但也认为数术不可取代。我就是认“理”,大有“有理走遍天下”的气势。当然,我这个理,也不是讲道理的“理”,我们没办法跟天地去讲道理,也没法跟时间历史讲道理,人,只是时间洪流、天地宙宇中非常微小的存在,人的道理啊只是人的道理,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要说《道德经》为什么会被人推崇,可以先问问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小说《哈姆雷特》,大家也都不陌生,那句经典名言“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是经常被我们说道。读《道德经》也是这样,一个人读一个人思考,一百个人读一百种感悟,而且不同时间、环境、经历、心情,在读书的时候更是不同的体会。不仅仅是《哈姆雷特》《道德经》是这样的,所有的书都是如此,往大的说了,我们能够感知到、思考的存在,都是这样的,它被大家普遍接受且有所启发。
再者来说,读书这种事也不须具备什么标准,不应该有谁更厉害,谁更优秀的这种区分,但凡我们拿起这本书,打开扉页,从第一个字开始,那就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看同一段话,大师们在书中能读到天下大势、世间波澜,而我只能想到与朋友的那些交浅言深,这种感悟本质上确实不同,但是对我们个人而言都是同样重要且深刻的。
之上所说,大概就是为什么《道德经》这样的经典为什么会备受推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这字里行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或者每每读起总会有意外收获。对知识而言,本身是没有等级优劣或者雅俗之分的。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的自我理解,要是真的要搞学术、文化的人,当然不可像我们这样随意,问题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并不是学者,普罗大众的都是要学习点什么东西的人,如此以来大部分人还是“不求甚解”的,只要窥的一点真容,那便是受益匪浅。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很多人推崇《道德经》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道德经》是老子对人生和社会规律的高度概括,学习《道德经》,可以让我们知道高智慧者是怎样处世的。
《道德经》讲:”揣而锐之,难以长保“。意思是把刀磨得太锋利,会难以保持长久。引申到人的身上,就是人不要过于锋芒毕露,锋芒毕露的人难以长久。汉朝著名的大将霍去病从小就练习各种武艺,少年时就精通骑、射等各种武功。17岁时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所以被汉武帝选去攻打匈奴。他第一次出征就率领800人的队伍深入敌境,斩获敌人2000人,包括匈奴的相国和单于的叔父,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他和卫青一起大败了匈奴,使匈奴在100年之内都没有再敢与中国大规模的交战。他从未尝过败绩,擅长快速作战,有人称他为闪电战的创造者。但恰恰是这样一个稀有的军事天才,只活到了24岁,便因病去世。天妒英才,霍去病就是因为自己过于出众,过于锋芒毕露,所以使自己短命。历史上过于出众的人,不少都是短命的,无法长保自己。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自恃才高,多次显示自己的才能。使曹操很难堪,遭到了曹操的嫉恨。也终于因为他的锋芒毕露,最后被曹操找借口杀掉。可见如果做人锋芒毕露。必然使自己不能长保。
《道德经》讲:富贵而娇,自遗其咎。意思是说,富贵之后就傲慢起来,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灾祸。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的天下几乎一半都是由他打下来的,被称为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刘邦坐稳天下后。韩信自恃有功极其狂傲。他不见了当初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风范。他在给灾民发放赈济物品时对灾民说,这是大爷赐给你们的。韩信的狂傲在大臣中引起了公愤。这是日后刘邦除掉韩信的重要原因。这就是他富贵之后的狂傲,给自己制造了灾祸。
《道德经》讲:适可而止,知止可以不殆。意思是说,做事不能过分,如果做到一定程度就停止,就不会引起失败,也不会引起灾祸。萧何在辅佐刘邦打天下时,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刘邦坐稳天下后封萧何为丞相。萧何体恤民情,勤勉为政,在大臣和百姓中有很高的声望。这时有别的大臣来劝他。说你的功劳和声望已经过高,已经影响到皇帝的声望,你不要再这样做下去,这样会引起皇帝的嫉恨,给自己带来灾祸。萧何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变改变了做法,注意积累自己的私人利益,降低自己在大臣和百姓中的声望。果然,刘邦后来除掉了韩信,却没有除掉萧何。而且刘邦死后,萧何还继续做下一任皇帝的丞相。这就是做事适可而止,没有引来失败和灾祸的例子。
《道德经》讲:功成身退,天之道。意思是说,建立功劳之后,退出高的地位 ,是天道的做法,是大智慧的做法。春秋战国时的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仇成功之后,因为功劳巨大,勾践拜他为丞相。但范蠡发现越王勾践是一个只能与人共甘苦,不能与人同富贵的人。如果继续长时间与勾践相处的话,自己恐怕会引来灾难,于是他就主动辞职告老还乡,来到外国隐姓埋名做起了生意,后来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富商。在他辞职以后还给另一个大臣文种写信,劝他也辞职,以免惹祸上身,但文种没有相信他。结果后来勾践果然除掉了文种。正是范蠡的功成身退保全了自己。
做人不能锋芒毕露,不能富贵之后就骄傲狂傲,这样会引祸上身。做事应该适可而止,功成身退。不与其他人争夺高的地位。这样的做法才是高智慧者的做法。
《道德经》为什么在现代广受推崇?它有什么伟大的现实意义?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东方无哲学,老子除外”。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整本书围绕“道”而展开, 道的基本状态就如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指任何事物在盛极之后必然会迎来极衰;弱者道之用,指弱者比强者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搞懂这句话就离老子所说的“道”不远。
人类都向往着文明,但从《道德经》里看,老子是最反对文明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诸侯群起,战火连绵,草菅人命,战争、夺权、流血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可春秋时代却是文明化,思想大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群涌而起。相比之下,中国那时候的落后地区,莽荒地区的民族,他们没有战争,没有屠杀,人民安居乐业。所以,老子会提出社会最理想的状态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提出的这种生活状态是人类没有文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类只有退回到原始社会中去,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避免文明所带来的恶果。
因此,老子反对文明也是不无道理的。
一直以来,儒家总批评道家学说是消极的,但这也是道家学说最可贵的地方。
我们都相信“进步论”,但进步就一定是好的吗?老子所看到的进步是春秋时代的战争和动荡。对于现代社会,因为进步而导致的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机。如此这般,我们还都相信进步是好的吗?
老子反对进步,就是反对文明化所带来的一切恶果。老子认为如果人们现在还处在小国寡民的时代,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没有利益冲突,战争,人际交往的极度紧张,环境破坏........
当然,人类一直在进步,也不可能退回老子说的时代中,那么老子传世之作《道德经》在现代对我们有何重大意义,需值得我们探讨。
下面我列举一些《道德经》,带给我的一些启示:
1
我们现在都在谈创新,比如,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拉动就业等等。但是创新就一定是好的吗?生物学里讲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的进化,其中的“突变”通俗一点讲就是创新。但是生物99%的基因突变都会被自然淘汰,这说明基因突变极少会导致生物的进化,其中的99%都是没用的、也可能会带来灾难后果的。
创新也是如此,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有多少人死了在路上,创业失败率高达95%,创新产品也只有5%可以投入市场。所以,《道德经》带给我我们启示是, 创新首先是规避风险,其次再考虑未来发展。控制风险是创新的第一要诀 。
创业时,你要问自己这有多大风险,这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创业。不要因为一腔热血而去创业,那你会像99%的突变基因一样会被淘汰。
2
我们来说说消极和保守带给我的好处。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处在兴奋状态时,作出错误决策的概率最高,相比抑郁时候,错误徐决策概率底出70% 。即使是在你最想有所作为的时候,保持一个相对抑郁状态,可以帮助你作出更好的决策。
3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成就事情的对立面 。如果一个人想要强大,就首先要看到自己处在一个软弱的地位。如果人们想要保持资本主义,就首先看到其中已有的某种社会主义成分。
4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老子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和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就能使人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老子最推崇水,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最不起眼,却是人最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
我们一直以来都受儒家的教导,但这也导致很多,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矛盾。道家思想与儒家对立,学习道家思想也让我们看到儒家所缺失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去弥补。
在这“进步论”、“创新”大行其道的年代,我们需要《道德经》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学说来给我们的思想洗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