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力气十分惊人,剑在他手中只不过是两块薄薄的铁片。正常的兵器已经满足不了孙悟空,剑和枪都不行,因为没有上万斤的剑。孙悟空在挑选兵器之前就决定了自己的武术套路,就是硬砸。如果给他一把一万斤的剑,他还是拿来砸,那剑自然就坏了,所以孙悟空不用剑。

剑为百兵之君,孙悟空为什么不用剑?

不晓得啊,话说猴哥用棍子这个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到现在如果有猴子类的形象出来的话大多都是用棍子的,包括六耳猕猴还有无支祁以及袁洪,都是拿棍子的,猴子拿其他的东西总有点怪怪的。

但其实孙悟空的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用棍子,孙悟空最早的兵器单手用的是“单刀”。

貌似是建在南宋时期的一个石塔,上面有孙悟空的初始形象,而这里的神猴孙悟空手上拿的是单刀,左手捧一卷啥经书来着忘记了。

而到了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没错,这时候还不叫“孙行者”,更不叫“孙悟空”,在这部书里“猴行者”降妖除魔的兵器是“金镮锡杖—条”,而且这条“金镮锡杖”还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送给唐僧的,只是除妖动手时,才由“猴行者”使用,而且不是当兵器用作对打,是化作一条龙自己出去动手。

等到了元代,今天广东省博物馆藏的一个瓷枕上,有《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形象,这里“猴行者”已经用一条长棍了。从这个瓷枕上可以看出,四人的形象跟我今天的印象中的形象,已经非常接近了。除了孙悟空用棍,我们能看到猪八戒也是用的“钉耙”。

再话说孙悟空去海底借兵器的时候,老龙王把各种兵器都给孙悟空用过了啊。孙悟空都觉得这些兵器太轻了。就像一个练武的人,他力气很大,你让他拿一根筷子去打架打仗是不行的。

所以孙悟空最后选择了定海神针作为武器的原因是金箍棒可以缩放到孙悟空舒适的重量。如果有一把剑可以缩放到孙悟空喜欢的重量的话,我估计孙悟空也会去用这把剑。

孙悟空的兵器为什么是一根棒子,而不是刀或者剑?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挥舞着一根铁棒,上可大闹天宫,下可打入地府,在取经路上更是斩妖除魔,毫不留情。孙悟空形象的形成除了自身嫉恶如仇的性格之外,还与他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有关。


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乃为乌铁材质,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原为太上老君所造,后被大禹治水时借走,最后安放在东海之中。孙悟空练就一身本领之后,寻遍兵器,唯有金箍棒最为趁手,便拿来一用。

孙悟空为什么会最终选择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而不是刀或者剑呢?


从表面上看,孙悟空使用金箍棒似乎是顺手拈来的事情,里面充满了很多偶然性因素。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所认知的孙悟空来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但《西游记》却并非孙悟空最早的形象来源。换言之,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孙悟空的形象就已经存在。在《山海经》、《楚辞》中,就已经有夏启“石中生人”、蚩尤“铜头铁额”、刑天“与帝争位”的故事。后世将这些人物形象糅为一体,逐步衍生出猴行者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规定猴行者必须使用什么武器。


而到了元代就不同了,在元代的杂剧《西游记》中,猴行者转变为形象更为清晰的孙悟空,并与玄奘取经扯上了联系。此时的孙悟空只是一个非常搞笑的混吃混喝的角色,手中的兵器既有生金棍,也有戒刀。生金棍和金箍棒类似,可大可小,不过威力上要逊色很多;戒刀,一般指出家人使用的刀具,可单可双。从孙悟空形象的形成来看,孙悟空一开始应该是使用单刀的,而且使用戒刀的时间应该早于生金棍。


泉州开元寺内建于南宋时的石塔上就有“神猴”的形象,该猴猴头人身、尖嘴鼓腮,头戴金箍,左手握一柄“单手刀”。而在稍晚后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开始出现,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条“金镮锡杖”,杖与棒形态相似,已经与生金棍十分的接近。



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吸收了很多已经成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其中就包括民间广为流传的孙悟空,也包括他使用的武器。吴承恩将“棒子”作为孙悟空的标配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孙悟空的武器本是一把剑,为什么变成了金箍棒?

孙悟空剿灭了混世魔王,夺得一口大刀,总觉得不趁手。于是,听从老猴子的建议来到东海龙宫借兵器,老龙王献上大捍刀、九股叉、方天戟,孙悟空都不满意。不得已将他带到了定海神针前,没想到孙悟空神力惊人,竟将金箍棒拔了出来。自此,孙悟空终于拥有了一把趁手的兵器。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主角一般都用剑,它不仅是兵器之王,而且能大大提高主角的气质和形象。敢把玉帝撵下台的孙悟空为什么不选择剑作兵器呢?

其实,孙悟空的原形白衣秀士,手中的兵器本就是剑。后来,白衣秀士成了猴子,剑也变成了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仔细观察猴子的经历,我们会发现他的一系列行为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闹”。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出闹剧,而剑乃杀器,动辄见血,不符合“闹”的主题。

虽然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他终究是一只猴子,猴子顽劣的本性依然存在。他动不动就要打人孤拐,一不开心就要拘个土地山神,打上两棍解解气。如果用剑,估计猪八戒早成残疾人了,土地山神恐怕性命难保。也就是说,棒才能更好表达孙悟空的顽皮秉性,而且不至于太血腥暴力。

在古代剑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是浪漫自由的象征。士大夫腰挎长剑上朝,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无论是弼马温,还是齐天大圣,终归没有得到天庭的认可,在众仙眼中他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怎么配得上剑呢?

孙悟空一直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拼搏,但是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终究不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只是一直被束缚的猛兽。

当然,孙悟空选择剑也有说不出的无奈,这都怪菩提祖师居心叵测。在斜月三星洞学艺三年,师傅从来没有教他如何使用兵器。给他把宝剑,像金箍棒那样抡起来,恐怕不是剑折就是自残。练过双节棍的朋友深有体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打到要害的痛楚自己最清楚。

总之一句话,孙悟空不适合用剑,不会用剑,不配用剑。

孙悟空在得到金箍棒之前还有一件兵器,为何却弃之不用?

因为不会用,或者是不喜欢用。这件兵器是一把刀,孙悟空只拿在手里舞弄了几下,玩了两天就扔了,所以算不上是孙悟空正儿八经使用的兵器。这把刀,就是“混世魔刀”,最初是“混世魔王”的兵器,而“混世魔王”就是那个趁着孙悟空不在,霸占了他花果山的家伙。说白了,这“混世魔刀”就是孙悟空从混世魔王手中缴获来的战利品而已,并不是属于他自己的兵器。

孙悟空出生后在花果山当了三百多年的猴王,随后东渡到了大陆上学习了二十年的修仙本领。孙悟空只用了二十年就学会了其他修仙、修妖者上千上万年才能学会的东西,随后孙悟空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他的花果山水帘洞。本来孙悟空是想要给众多猴子猴孙一个惊喜,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大王又回来了,而且学会了一身的本领。

结果到了洞里,自己的猴子猴孙没有看到,反而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家伙坐在自己的宝座上,整个水帘洞里更是连一个猴子都没有了。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孙悟空诺大的家业被人给霸占了,这种事情任谁看了也受不了,必须要报仇,所以孙悟空就报仇了,就把混世魔王给打杀了,就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洞府给夺了回来,又把自己的猴子猴孙给迎了回来。


混世魔王是孙悟空出山后遇到的第一个敌人,也是作者拿来给孙悟空练手的,这样的敌人手中的兵器,虽然在名称上听着挺唬人的,但是没有本事能获得什么好兵器?所以孙悟空看不上眼也是非正常的事情。

而且我们从孙悟空去龙宫要兵器的事件上也可以看的出来,孙悟空需求的主要是一个“重量”,重量不够,所有的兵器在他手里就像一根麻杆,所以也很有可能是这把刀太轻了,所以被他给抛弃了。

无天最后为何不用乌光剑

后期已经形如摆设了
乌光剑曾把孙悟空打的口吐鲜血,因为孙悟空无人可杀死。所以这乌光剑虽然厉害,也形同摆设,孙悟空很快恢复正常。黑莲圣火则是阴毒无比,专门为了煅烧灵儿。但是灵儿有如来之灵守护,而无天和如来法力相同,所以这黑莲圣火也没有丝毫伤到灵儿。

孙悟空的兵器,为何要从混世魔刀换成金箍棒?

顽石看西游455期
孙悟空一共使用过两个兵器,一个是从混世魔王手里抢过来的混世魔刀,另一个则是从东海龙宫里拔出来的金箍棒,这两样兵器都非常的厉害,金箍棒大家一定都非常了解,它的全称叫做“如意金箍棒”,不仅能变弯变长,还能够变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孙悟空可以变出好几根一模一样的金箍棒出来!
这就叫做“如意”,这才是真正的“如我心意”的意思。其实说到这个“如意”,为什么要给金箍棒取这样一个名字,吴承恩老先生也是很有深意的,这要结合佛教的一些观念在里面了,我们知道佛经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词组是“如是我闻”,这里的“如意”也有着相近的含义,至于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在里面,各位有兴趣可以翻阅佛经来看看。
毕竟每一个经典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在里面,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所以我们的道教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肯定是非常的博大精深的,但也不能因此就贬低外来的文化,我们要学会从中学习到一些我们没有的闪光点,也要借鉴出一些不对的地方,从而进行反省。
《论语》里不就有这样一句话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话的意思不仅可以用到为人上面,在一些大事小事的选择对比上,一样可以用上,有的好事可以跟着别人做,有的坏事,在知道之后,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作过这样类似的,或者牢记在心,避免自己以后做错。
这些人生哲理,在《西游记》中都可以找到。言归正传,孙悟空把自己的兵器,从混世魔刀换为金箍棒,其实也是吴承恩老先生的想法,我们想一想,西天取经的这一支队伍,有拿剑或者持刀的没有?是没有的,为什么没有,因为佛教里面不允许拿着这样的利器!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寺庙里面,也都是拿着一根木棍的,想必各位一定没有见过拿刀的和尚吧,至于那种小说里面遁入魔道的,就不用再提了。孙悟空本来打败了混世魔王,抢过来了混世魔刀,但是他不可能用刀,自然也就不用了,取东海龙宫里面,取出了一根棍子,这是契合佛经的。
不仅非常契合佛经,孙悟空的这个做法,也是在为他西天取经之后的成佛,做下一个铺垫,没有一个拿刀的和尚,那种场面一般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想想孙悟空拿一根棍子都能打死一些人,把唐僧气得不行,要是拿刀还了得?

究竟为什么《水浒传》里基本上没有用剑的呢?

因为在古代战场或者是械斗的时候,其实宝剑远远不如刀那么的好用,在《水浒传》当中,最常见的兵器就是朴刀了,这种兵器杀伤力和灵活度都要比剑更强,还具有实用性,宝剑不仅仅是用来打仗的,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说古代的将军,君主就配备宝剑,但是一般的士兵可没这个待遇,北宋时期也仅仅只有上流人士才会用宝剑,大多数好汉不仅仅没有宝剑用,而且觉得剑用起来不如刀顺手,因此就不用剑当作兵器了。

大家都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兵器也在不断的进步升级当中,从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慢慢变成了枪炮的时代,像《水浒传》《三国演义》当中,最常见的兵器就是长矛,大刀,弓箭,但是很多人感到好奇,《水浒传》当中好汉什么兵器都有,为何唯独很少有人用剑,毕竟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宝剑,认为用起来很酷,实际上之所以梁山好汉不喜欢宝剑,这个和当时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宝剑的实用性有关。

首先,宝剑在古代不仅仅是一种兵器,更重要的是宝剑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如同今天的手表,皮带一样,上好的宝剑可不是平民百姓可以拥有的,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唐朝,宋朝,一般只有武官和将军才有资格佩宝剑,而普通的老百姓只有使用朴刀或者是其他兵器,梁山好汉大部分都是农民,草根出生,就算是之前当官的好汉,上了梁山以后也失去了佩剑的机会。

更何况宝剑的实用性其实是不如大刀的,像梁山好汉那种粗犷作战类型,根本不适合拿一把宝剑作战,宝剑无论是杀伤力还是实用性,远远不如当时的朴刀,因此朴刀成为了梁山好汉的标配兵器,当然像公孙胜就是一个特例,他的兵器是松纹铜剑,在战场上宝剑也没什么作用,林冲就使用了丈八蛇矛,鲁智深则是禅杖,宝剑也不适合骑马作战。

孙悟空拿“如意金箍棒”,为什么放弃第一神兵利器方天戟?

孙悟空在东海龙宫拿走了“如意金箍棒”,却错过了一件宝物——方天戟,真正的神兵利器!

说起来很是复杂,如果孙悟空拿走了方天戟,太上老君会很生气,后果很可怕,不会再有“齐天大圣”这人,只有一只石猴子在花果山叹息夕阳无限好。

没牙的老虎不如猫,没“如意金箍棒”的孙悟空就是一只猴,因此太上老君安排了打造孙悟空之旅。

给了洞天福地花果山水帘洞安身;又给找了个师傅菩提祖师传艺;最后在东海龙宫放置了神铁“如意金箍棒”。走完这三步,孙悟空就有了自保之力,进入卒子过河的横冲直撞的布局。

01、东海龙宫淘宝贝

如果孙悟空拿走了东海龙宫的方天戟,菩提祖师肯定要气得吹胡子,“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的石猴子,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三戒尺算是白打了!

孙悟空在师兄弟面前炫耀72变,菩提祖师便以“惹祸行凶”之名把孙悟空赶出了师门,指出一去必然“定生不良”,同时又给了一条活路,“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

当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得知有个不知好歹的“混世魔王”来抢地盘,于是打上门去。

对付一个拿着一把宝刀的小妖,孙悟空招式不成招式,法术不似法术,而是寻常人打架下作的“掏短胁,撞丫裆,几下筋节”,最后不得已拔一把毫毛变作三千小猴,才抢了大刀,砍死了“混世魔王”。

由此可知,孙悟空没有武器,就是稍微会变化的力气大的猴子,跟“神通广大”沾不上边。

明白了武器的重要性,孙悟空才来了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去东海龙宫淘宝贝。

02、只拿对的,不选贵的

在东海龙宫里,老龙王是个无私的人,因此把两件宝贝拿给孙悟空挑选,谁的拳头小谁都会变得无私,在无数次战斗后孙悟空明白了这个道理。

重七千两百斤的画杆方天戟。

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力大无穷,选择“如意金箍棒”,也算说得过去,但不是根本原因,真正原因是他不懂驾驭法宝之术和对“如意金箍棒”的亲切感,这一切跟太上老君的设局有关。

孙悟空入门学艺7载,除了磨练心性之外,什么本事没学到。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这就是打杂的货色。

直到菩提祖师登坛讲道,孙悟空悟道,这才动了收徒之心,三戒尺打下去,来了是缘分,不来是错过,道家讲求的也是随缘。

菩提祖师压根儿没想过教孙悟空炼化法宝的方法,教的是72变化,外加一个赶路的筋斗云,都是防御保命之术,至于强大的武器,早有人准备好了,所以菩提祖师不操这份闲心。

这人自然是太上老君,强大的武器自然是“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不懂法宝驾驭之术,自然对方天戟无法操控,做不到举轻若重,再好的神兵,也是废物一块,所以孙悟空选择了“如意金箍棒”,主要原因在“如意”二字!

这是太上老君专为孙悟空准备的武器,也只有他才能“如意”,因为孙悟空与“如意金箍棒”本是一体。

03、“如意金箍棒”的由来

“如意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冶炼出来的神铁,后来大禹借去治水,在大禹平息完水患之后放置在了东海里面,用来当作定海神针。

一切看来都很合理,但隐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太上老君炼石补天,并且还涉及到共工。

共工怒撞不周山,使撑天的不周山断折,于是天塌,天河之水泛滥到人间为祸,这才有了太上老君“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

补天材料当然就是不周山折断后掉落人间的山石,原本是撑天之物,沾染天之气息,是补天材质不二之选;容器是紫金红葫芦,山石便在其内被三昧真火炼化,而扇风催动火势的便是芭蕉扇。芭蕉扇另一作作用是在补天时催冷补天石,被老君炼化可吹出至寒之风,扑灭天火,自然可以克制水火不侵的金刚镯。

在这两件的宝物的帮助下,太上老君补天完毕,将剩下的一块石头就放置在了花果山,等待孙悟空的出世;而搅拌山石的神铁被大禹借走最后按照吩咐放在了东海龙宫,即是“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来到东海龙宫,见到“如意金箍棒”,如见亲人。当初在紫金红葫芦里神铁和补天石都彼此熟悉了对方的气息,所以孙悟空能“如意”,可让金箍棒随心意大小变幻,而不需要像其他宝物一样要念出法诀才可变化。

只有随心意而变化的“如意金箍棒”,才是真正适合孙悟空的武器,方天戟再好,对孙悟空也是无用之物,于是被抛弃的方天戟落在了如来娘舅金翅大鹏雕手中。

“如意金箍棒”来自不周山,有孙悟空一句话作证,“不是老孙夸口,只这条棒子,揝在手里,就是天塌下来,也撑得住!”

方天戟,真正的神兵利器

如意金箍棒与孙悟空在一起,那便是神兵,一旦离开孙悟空,那只是块神铁,扔在东海里面无人问津的垃圾;同样,孙悟空离开如意金箍棒他也就是一泼猴。

方天戟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方天戟最早落在狐阿七大王手中,这是头七尾狐狸,连九尾都没达到,自然法力平平,掌控不了方天戟,仗其利杀敌,方天戟如同樵夫手中砍柴刀。

狐阿七三招不敌孙悟空,斗猪八戒倒是难舍难分,最后还是被猪八戒九齿钉耙撂倒,魂飞魄散。

当方天戟被金翅大鹏雕所得,神兵遇主,这才大放光彩。面对持有方天戟的金翅大鹏雕,孙悟空是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最后师徒四人全被捉了,捆在一起享受有难同当。

最重要的是金翅大鹏雕还未完全掌握方天戟的变化之术,如果能够如意变化,孙悟空根本不是对手。

孙悟空与金翅大鹏雕开打,一个千般解数,一个百样峥嵘,打得很是热闹。随着猪八戒、沙僧落败,心慌逃走失败,被金翅大鹏雕抓了去,除了如来以外金翅大鹏雕是第二个敢空手欺负孙悟空的主。

孙悟空靠着观音赐的三根猴毛才逃了出去,去请如来帮忙收妖。青狮、白象先后被捉,金翅大鹏雕则丢了方天戟准备爪拿孙悟空,结果被如来一指化筋捆了它。

如果金翘大鹏雕能够完全掌握方天戟,就可以在变幻鸟身时随意把戟变成羽毛附在身上,或象孙悟空缩小放在耳内,这说明金翘大鹏雕从狐阿七手中得到方天戟并不久,还没有完全炼化,这也是它愿意在狮驼岭三妖排第三的原因。

狮驼岭考验的是唐僧师徒,却是如来借机收服金翘大鹏雕的布局,让凤凰没有借口发难,毕竟是金翘大鹏雕捉了唐僧,阻碍了取经之路犯错在先。

随着最强妖兽金翘大鹏雕皈依佛界,如来便再添一大助力,方天戟自然也流入了佛界。

道教之争迫使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借助新兴势力对抗天庭力量,所以西行之路便是佛教壮大之路。

孙悟空拿“如意金箍棒”,正是物尽其用,符合太上老君的安排,世间便多了个“齐天大圣”,所以太上老君又加送了“火眼金睛”,真的是把孙悟空送佛一直送到西。最终孙悟空拿了如意金箍棒打落了天庭名声,引发如来镇压孙悟空于五指山下,500年后开启了兴佛之路——取经。

为什么《水浒传》里基本上没有用剑的?

《水浒传》中用剑的确实不多,但也还是有的。梁山排名第四的一清道人公孙胜用的就是“松纹古定剑”,镇三山黄信使一口“丧门剑”。铁面孔目裴宣使一对“生死阴阳剑”。混世魔王樊端使的“混世魔王宝剑"。丧门神鲍旭使口"阔剑"。还有高俅之侄高廉、方腊国师包道乙、王庆座下乔道清等手中使的兵刃皆为剑。

将军谈剑,君子御剑, 莫邪铸剑,侠者负剑。梁山伯108将,哪个属于上述之列?《水浒传》不是武侠小说,没有侠客。

剑在古代主要是身份象征丨

古代将军都佩剑,但将军真正武器都是长兵器、重兵器。剑不过是彰显身份,指挥军队作战,以及巡视军营时威严象征。最后就是兵败自裁。

剑轻有韧性,又不够长,砍杀力量不如刀,攻击范围不如枪,根本不实用。尤其对阵厮杀时毫无用武之地。梁山好汉真正对手是朝廷,以及后来的方腊,都是军队作战。

董平马战,用小剑剑砍自己的马腿么?十几个小兵冲上去,连人带马直接给埋了。枪就不一样了,攻击和防御范围大多了。


剑自带君子之气丨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豪气冲天!

李逵醉里挑灯看剑是什么鬼?

鲁智深大喝一声: 哈哈,吃洒家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