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当时的诸侯统领,如果在一场宴会上就随便干掉了一个诸侯,会造成诸侯之间的不稳定,引起诸侯之间对他的反感,这个时候,就把矛头从刘邦身上转到自己身上了。就算当时项羽神威无敌,但是也难以抵挡整个其他诸侯的联盟。
项羽根本也没对刘邦起杀心,所谓的鸿门宴只是为了让刘邦臣服而已,项羽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帝业,他所要的只是凌驾于各诸侯之上的霸业而已,真正想杀刘邦的是范增,是他看出了刘邦的志向,鸿门宴本身也是一次小概率事件,根本称不上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
鸿门宴后,刘邦也作出了巨大的让步,至少表面上依然十分服从项羽的领导,并全力支持项羽西进。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仅仅是妇人之仁吗?
如果知道几年后会自刎乌江,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才怪呢。我们是从历史结果往前倒推才会得出这种疑问。在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认为他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
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是老相识,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他们都在项梁的手下为将。在项梁兵败的时候,他们两人正在一起攻城阳,打定陶,斩李由。在这一段时间里,项羽和刘邦配合默契,战无不胜。
但是,不久项梁被章邯所破,项梁被杀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被项梁所立的楚怀王看到了机会,把所有的军队都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在他的心中,项羽是对他王位的一个威胁。所以他拜华而不实的宋义为上将军,统帅项羽等人救赵。并派刘邦入关,还和大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这就彻底把项羽排除在未来的领导层之外,企图彻底肢解吞并项家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忍无可忍,杀了宋义,夺回军权。他带领自己的亲信人马,渡河去救巨鹿。他破釜沉舟,一举消灭了秦军主力,迫降了章邯等人。在这一仗里,项羽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能力,显示了他带领下的楚军的战斗力,慑服了天下的诸侯,使得这些诸侯军都归于他的指挥之下,在当时,项羽指挥的军队达到四十万之多,是天下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当项羽率领军队浩浩荡荡的来到函谷关前的时候,他才发现函谷关已经有人把守,不让他进入。经过询问,是刘邦的军队。项羽大怒,派兵打破关口,进入关中。刘邦的部下曹无伤向项羽告密,项羽决定攻打消灭刘邦。
刘邦能够比项羽早入关中,除了他机动灵活的战术外,主要是秦军的主力被项羽牵制消灭在巨鹿。他避实就虚,依靠诈谋和奇袭,一路比较顺利的进入关中,占领咸阳,灭了秦朝。
在关中,刘邦初步显露了他的政治野心。他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苛法,广施仁义,收取人心,企图长久的占据关中。他派兵把守函谷关,想将其他的起义军拒之门外,割据为王。
而项羽入关,他的想法和刘邦不一样,他主要是为了报项梁之仇。当发现刘邦先占领关中,楚怀王的不公,自己的仇恨交织在一起,于是决定消灭刘邦。
当时刘邦的人马只有十万,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如果项羽进攻刘邦,刘邦必败无疑。但是,这个时候项羽军中出了内奸,他的叔叔项伯和张良关系好,把机密泄露给了张良。于是,刘邦透过张良收买了项伯,让项伯从中斡旋。于是,经过项伯的努力,才有了鸿门宴这一场活剧。
在这一场鸿门宴里,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杀了刘邦,而项伯劝项羽放了刘邦。而在这场鸿门宴里,项羽的表现十分奇怪。他既不说杀了刘邦,也不说放了刘邦。他如同一个局外人一样,用一种毫不关己的态度看着这一切。
范增派项庄舞剑他不管,樊哙冲入营门他也不管,最后刘邦逃席而走他也不管。实际上,自始至终,项羽都是在矛盾中无法取舍,只好把一切归于天意。
项羽真的没有杀刘邦的心吗?从他不去阻止范增安排项庄舞剑刺杀刘邦来看,他确实有杀死刘邦的意思。项羽想杀死刘邦的理由归结到一起,也就只有一个,那可就是嫉妒。
项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自己以为立下了灭秦的最大的功劳。可是没成想,灭秦占领关中的功劳却被刘邦给夺取了。这让项羽十分的恼怒。而且,楚怀王的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诺言。让项羽屈居刘邦之下,是项羽不能容忍的,这使得他想如同对待宋义一样杀了刘邦。
但是,这个时候的项羽已经不是当年杀宋义的愣头青了。他现在是统帅天下诸侯的统帅。时势已经让他必须拥有政治头脑,去为自己和部下以及未来的天下打算。这使他不能意气用事,要经过深思熟虑。
他让刘邦前来,就是想看看刘邦的态度,来决定接下来是杀刘邦还是放刘邦。最终,项羽以无所作为的姿态放过了刘邦。项羽放过刘邦不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刘邦的姿态很低,对项羽毕恭毕敬,让项羽对他产生了恻隐心理。
这一次刘邦来见项羽,先有项伯的铺垫。见面时,刘邦为了活命,可以说是低声下气。他对项羽一口一个臣字,以项羽的下属自居。这种低头的态度,极大的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心,也对刘邦产生了同情恻隐之心。
这样一来,项羽难以下杀刘邦的决断。如同范增对项庄说的一样,项羽不忍,被刘邦的姿态所迷惑难以下手。
二、项羽和刘邦过去相识,被过去刘邦的作为蒙蔽,对刘邦有轻视心理。
项羽和刘邦过去就相识,他们还一起并肩作战过。对于刘邦,项羽自认为很了解。他对刘邦的军事才能是看不起的,同时,过去刘邦喜欢酒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一切,都使得他对刘邦产生了轻视的心理。他认为,刘邦就如同他的囊中之物一样,他随时就可以收拾他。刘邦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三、楚怀王的诺言束缚了项羽的手脚,让他有所顾忌。
项羽虽然消灭了秦军主力,功劳很大,实力最强。但是,在当年出兵的时候,楚怀王的那句“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诺言他也认可了。可是,虽然他以为自己肯定稳操胜券,可还是落后于刘邦进入关中,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很被动。
在秦朝已经灭亡的情况下,项羽面临着主持天下大局,战争善后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他就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他要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形象。这样,他就不得不顾忌到楚怀王的话,难以向刘邦下手。
四、樊哙的闯营,用言语逼住项羽,使得他不能下手杀刘邦。
最后,在项羽默认范增派项庄舞剑刺杀刘邦的行动时,樊哙闯进营门打断了项庄的行为。项羽十分欣赏樊哙的气概,不但不以为忤,还赏他酒肉吃。
樊哙趁机说出了项羽内心的顾虑,刘邦有功而被杀,会被天下人所不服。这样一来,项羽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心思,默认刘邦逃席离去。
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主要的原因还是轻视了刘邦,不认为刘邦会是自己的对手。他认为刘邦已经俯首称臣,也就放他一马。这并不是项羽妇人之仁,也不是他的深谋远虑。
鸿门宴时,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原因是什么?
楚汉争霸这一段历史非常的精彩,很多人好奇为何骁勇善战的楚霸王没有杀掉刘邦,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这是因为项羽当时非常的骄傲,认为刘邦没有可以与他相争的实力,所以失去了称帝的机会。下面小编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各位读者可以提前有一个了解。
首先,是因为项羽本人过于自负,眼高于顶,看不起刘邦的小人做派,没有把刘邦看成对手。而且项羽出生于楚国的大士家,做事光明磊落,不能容忍自己留有污名。在推翻秦朝暴政之后,刘邦和项羽成为实力最强的两人。而刘邦因为出生于草莽,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把他看在眼里。即使范增在旁边多次劝诫,项羽为了自己的面子也没有痛下杀手,这也让刘邦能够逃过一劫。项羽的失败与他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有所改变,想必结果会有所改变。
其次,是因为刘邦身边有张良等贤臣的辅佐,项羽没有下手的时机。虽然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已经制定了除掉刘邦的计划,但是当时因为这一计策被提前泄露,所以刘邦提前做好了准备。而张良神机妙算,为刘邦出谋划策,多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即使是范增也很难破解张良的计策,这使得项羽没能抓住机会,这才导致刘邦能够逃脱。
此外,是因为项羽身上戾气太重,他身边的人对他的做法很不满。从鸿门宴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他的手下把计划透露给刘邦,明显对项羽不够忠心。这是因为项羽的要求过于严格,失去了军心。而刘邦身上市井之气,能够与军士之间谈笑风生,所以他得到了大批民众的支持。因此即使项羽想要除掉对手,也要顾及对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