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汉朝的时候,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一些篡改,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隋朝开科举以后,统治阶级逐渐把儒家典籍定为考试内容。甚至连文章的形式都要符合规定,这就是后来的八股文。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所以尊他位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世师表?是什么原因?你怎么看?

孔子能够成为万世师表,是包括高尚道德在内的许多原因。

其一,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办系统教育的学校

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办实施系统教育的学校,是我国开办私学的第一人,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奠基人。他的私学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规模极大,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 十有二人”。孔子的私学教育思想、体系和理念,不论在当时还是还是在历朝历代,一直现在,不仅有着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是学校教育所践行的。孔子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老师,更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其二,孔子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怀

孔子不仅提出了“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而且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他倡导内心崇高道德情怀的自我修炼和提升,不仅传授“仁”“义”“礼”、“智” “信”思想,而且身体力行,谦虚谨慎、不骄不傲,爱生如子,堪为万世师表。魏文帝称孔子为“亿载之师表”;元“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书中称孔子为“师表万世”,康熙在孔庙大成殿亲自题匾“万世师表”。实至名归。

其三,孔子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

在孔门弟子眼里,孔子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有着超人的人格魅力,《论语·述而》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颜渊对孔子更是赞佩不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而孔子的哲学思想也无不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其四,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为后世取之不竭的财富

孔子提出的 “循循然善诱人”“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等教育思想和方法,一直为我国教育思想和方法国粹被被继承和实践,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其五,孔子不仅仅是大教育家,更是大大思想家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是中国思想文化宝库里的瑰宝,自不必多述。

因而,孔子为“万世师表”,是实至名归。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世之师

1.孔子是第一个将官家专有的讲学带入民间的,是第一位民间教师,开教育之先河;

2.他为天下读书人指出了道路,使做学问开始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仕途成为人民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3.历代 *** 通过儒家学说统治,安定了上千年的人民生活,没有使中国几千年的岁月始终沉浸在战火之中,儒家学说的作用不可忽视;

4.孔子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几乎所有当今还存在的中华礼仪文明都是孔子在他那个时候制订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稍作更改与调整而已。

万世师表,是统治者给予孔子,乃至天下读书人的最高规格赞誉。

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世师表?

1、虽然同时代的私学很多,但孔子是已知最早普及教育的。孔子之前的教育是贵族专属,孔子之后的教育是只要付学费就行,虽然大部分付的起学费的还是贵族。

2、是孔子给所有读书人找到了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社会价值是指管理政权,社会地位是指成为官僚。虽然这一点最终确立的是董仲舒,但理论基础是孔子提出的。孔子教会了学生,还给学生找到了出路,所以他是万世师表。

3、“万世师表” 的牌匾是康熙赐给孔家的。

为什么称万世师表?无非收买读书人、知识分子,来稳固统治,毕竟清政权先天合法性就不高。

另外,万世师表,万世的老师的榜样,说的是孔子作为老师已经做到了极致,后世的老师已经不可能做得比孔子更好。那么,孔子作为老师,到底是哪些工作做到了极致呢?老师,根本意义上说,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增益知识、涵养道德、培养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具体来说需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学习

就是对待己身之外的长处,要谦逊,要学习,以增益自身。

二、纠错

就是对待己身的错误,要诚恳,要纠正,以便完善自我,哪怕是原则性错误(比如孔子见南子这种) ,也要坦坦荡荡承认,诚诚恳恳改正,别巧言令色、矫枉遮饰,更别析辨诡词、强词夺理。

三、平等人格

别以为“知识” 能够、可以”垄断”。孔夫子“有教无类”,就是告诉后人,知识,没有排他性,不是私有“产权”,不被任何人垄断。儒家只有学生成才”出师”的欣慰,没有在人家出师之后占股份的要求。为师者,唯有一片拳拳成全学生求学之心,不求回报,不求排他性,独享学生成才之后的”收益”,这在于老师 ,就是唯一的、纯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