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并无借荆州之事。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请求用半个江夏换孙权手上荆州的半个南郡,一是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的形势,二是为让刘备顶替东吴在荆州方面面对曹军锋芒,三是东吴半个南郡在刘备包围之下、孤军深入,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后来,曹操重心偏向西北,东吴抽出手来,以借荆州”之名向刘备讨要整个南郡和荆南4郡,讨要半个南郡要还”整个南郡外加四郡,刘备当然不答应,孙权于是发兵攻打刘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为什么刘备的荆州是借的?

借荆州的背景。赤壁破曹周瑜功高震主,刘备因受庇护而成了他的附属。刘备打荆南实际上是清扫侧翼的工作,老曹下赤壁的时候,自己在江夏的势力也是这样撵过来的江来的。所以虽然老早就平定了荆南四郡,刘关张却一直待在江陵前线,而黄盖居然做了四郡之一的武陵太守。吴书关鲁两人扯皮的对话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QUOTE:
吴书曰: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关羽和鲁肃都提到一点,江陵打下来之后借荆州之前,刘备几无立锥之地。唯有周瑜划出来的江南“油口”。陈寿的鲁肃传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2、划地油口。割地安置客军刘备这么大的事情,周瑜居然自己作了主,而孙权竟然没有过问,直接划给大耳朵就了事了。从周瑜的遗嘱来看,刘备当时应只有公安一角地,江夏荆南都不在他手上。要不然哪来“人多地少”?刘备能有多少部众要安置?荆南那大的地盘,刘备用得着“立营”于油口吗?“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刘备这个“当选荆州牧”管理的范围还真是有限。如果一切都成立那么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刘备只有那么一点地盘,也只有这样才存在“养虎”之患,才存在“笔落”之惊。连我们在千年后读史都会产生“东吴能不能取西蜀”的争论,老曹听到“借江陵”犯得着连笔都捏不住吗?老虎已经放出来了,笔早该掉了。(至于日后刘备领有部分江夏,那也是借来的赤壁成果。)
3、孙权想啥呢?赤壁之后孙权权力欲急速膨胀。江陵还没打下来,自己就急着抽调部队打合淝,还让张昭打九江当途——当然,不排除老张主动请缨挽回威信。兵力严重分散,三个地方一处败,一处撤,一处惨胜的结果也是自然的。老孙至此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全面掌权的时机尚不成熟,咱还是玩阴谋吧。只可惜他没想清楚另一件事:大耳朵是刘季的“后嗣”,不是韩信的子孙。老孙对待周瑜尚且如此,他刘备还能有好果子吃? 老刘看人入骨,老孙“长上短下,难为下”岂能漏过。
蜀国不置史,后来赖着荆州不还又不光彩;而“借荆州”这件事直接牵涉到吴国第一大阴谋,老孙遮掩这件事比老曹遮掩赤壁卖力多了。所以到处都没记载是正常的。但是,借荆州这件事的当事人都很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所以东吴总是理直气壮的要地盘,不全部拿回来决不罢休。所以当关羽坐下人耍流氓,会被关鲁两人呵斥——虽然动机不同;以陈寿之简而载江表传所未引,足见此事之明。

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刘备借荆州是:

南郡之战后,周瑜分南郡南岸地与刘备,刘备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此议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

二是东吴新得荆州,恩信未洽,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借地于刘备有利于多树操敌,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

刘备借荆州后的故事:

刘备借了荆州以后,鲁肃仍主持由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三郡,争三郡成功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没有破裂,这正是他高明之处。而偷袭荆州却造成孙刘联盟的破裂。

刘孙两家大兴兵,曹魏渔人得利,有着极大危险性。从长远利益看,偷袭对东吴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刘备过分削弱,只能龟缩于西南一隅,那么东吴也只能偏安东南,“以图天下”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

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

在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原因是什么,借到以后都做了什么?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个歇后语在民间流传很广,大家一定听说过。看其表面意思,好像刘备是个无赖一般,借了人家的东西,竟然耍赖不还。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实际情况,只是看到这个歇后语,那么几百年来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所宣扬的刘皇叔的高大形象恐怕会瞬间黯然失色,也会被人认为刘备真的是个无赖,竟然借东西不还!



三国时代,刘备为何要不竭余力地借荆州呢?

一是、因为荆州向北可攻占襄阳,进而可夺取江汉地区,震慑曹操。

二是、因为荆州能凭借长江天险,保护江南地区的安全。

三是、因为荆州可以作为攻击巴蜀之地的大本营,为他日攻占巴蜀、汉中,构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打下坚实的根基。

四是、因为荆州可以既能切断南部四郡与北方曹魏的互通,又能随时掌握南部四郡。

"荆州北据汉中,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 《诸葛亮.隆中对》



刘备若是想要有所图谋、匡扶汉室大业,首要前提就是要获得荆州的控制权。

荆州一共可以分为七个郡,这里资源很丰富,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所以孙权也想要这块地方,于是他就联手刘备一起攻打曹操。最后曹操落败,荆州七郡也被一分为三。曹操依旧占据北面的南阳和襄阳。孙权占据南郡以下的地区。而刘备则只是拥有很小的一块区域。在刘琦死后,刘备被任命为荆州牧,但是他的办公地点并不在荆州,而是在一块叫做“油江口”的地小镇上。



刘备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尴尬局面,才不得以向孙权提出借地盘。

赤壁之战后,在荆州的争夺上,刘备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不过,为了更好地发展,比如向益州进军等,刘备便向孙权两次请求用半个江夏换孙权手上荆州的半个南郡。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同意将手中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值得注意的是,孙权之所以将南郡借给刘备,也是希望刘备帮忙分担对抗曹操的压力。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损兵折将,但是,曹操在整体实力上依然远超刘备和孙权,所以,孙权在借南郡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最后刘备借到的也并不是整个荆州,而只是荆州的一个郡——南郡。

刘备并没有跟借过整个荆州,荆州又不是孙权家祖传下来的。刘备是靠本事打下来的,只不过,由于荆州对于孙权来说太重要了,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

至于说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句话的来历。是因为吴国的史官为了使东吴占荆州显得更加合法。才编排出这么个歇后语。这一句话,愣是让刘皇叔背了一千多的黑锅。



所以我们经常所说的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其实刘备借的并不是荆州这一块地方,而是荆州的一个部分,并且以自己的一块领地作为交换。所以这句话其实是诬赖,这只不过是孙权的贪得无厌,故意给刘备安的一个罪名而已,这样看来是东吴太过欺人太甚。

赤壁之战后,为什么说刘备的荆州是借来的?

LZ应该看看【三国志】

三国演义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被修改了的,借荆州就是。

在历史中,曹操赤壁兵败后,留下曹仁守荆州的南郡,周瑜派兵来攻,并攻取了南郡。曹操还占有着以前打下来的荆州的襄阳和南阳。

刘备此时没有地盘,依附孙权。孙权让他派兵去取荆州的南方四郡。刘备就派兵去取了。

虽然荆州南方四郡是刘备去取的,但是刘备没有所有权,所有权是孙权的,因为刘备是在为孙权办事。

后来,刘备向周瑜借了南郡的南岸,也就是油江口,因为他没有地方立足,周瑜答应了。刘备把油江口改名公安。

孙权为了巩固联盟的关系,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备,决定将小妹嫁给刘备。

刘备只有公安,地盘太小,想要荆州南部四郡,就冒着生命见孙权请他借南下四郡给刘备。周瑜劝孙权不要给,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把南下四郡让给刘备。没过多久,周瑜病故,孙权让鲁肃统领大军。鲁肃劝孙权把南下四郡借给孙权,其理由应该是:让刘备的实力逐渐壮大,和东吴旗鼓相当,并让刘备正面面对曹操。让他牵制住曹操。因为鲁肃知道,东吴要想生存,仅凭一己之力难以面对曹操,必须和刘备联盟,共敌曹操。这也就是三足鼎立的雏形。

刘备就借到了荆州南下的四郡,并答应取得西川便归还荆州。

刘备共借了孙权荆州的5个郡,包括荆州南下的四郡和公安(油江口)

当时孙权在荆州只占领了江夏1郡,刘备借孙权,共5郡,曹操占领荆州的最北部。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

就请看下面

转自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23431 

《资治通鉴》和《三国志鲁肃传、程普传》均有很明确的说明,而《先主传》则没有明确说明。特别是编年史的《资治通鉴》将前后时间记载的很详尽。由此,我们可以勾画出“借荆州”的实际过程为:

1、 建安13年12月,周瑜率领的大军于赤壁击败曹操,又逆江西进,占领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门户夷陵),包围江陵,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2、 建安14年初,刘备跟随周瑜在江陵参加围攻,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要求孙权同意其代为收复南方四郡,孙权同意。于是刘备率部南下收复四郡的地盘。并交给孙权管理。

3、 建安14年底,曹仁放弃江陵北撤,周瑜占领战略要地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为代理江夏太守(治沙羡)。

4、 同时或稍晚,刘备借口自己的部队没有立足之地,要求周瑜分一些地盘。周瑜同意分南郡的南岸地给刘备使用(借用)。刘备在油口把军营改建为公安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

5、 同月,刘琦死,刘备自封为荆州牧。将公安作为自己的州牧办公地点。由于刘备兵力逐渐增加实力膨胀,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以巩固双方的友谊,或者说是加以控制。

6、 建安15年底,刘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孙权,要求管理(借)整个荆州。周瑜则建议趁此机会扣留刘备,以绝后患(当然更反对借荆州了。估计此时周瑜正在孙权处汇报攻蜀事宜)。

7、 此后不久,正好周瑜病死,孙权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鲁肃接管周瑜的部队,负责整个荆州地区。亲刘备的鲁肃接任,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孙权同意了。

8、 此后不久,程普从江陵退至江夏,鲁肃退至陆口,将自公安以西的荆州长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区(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线),也就是荆州的5个郡移交(借)给了刘备。

这就是借荆州的全部过程。

这些地方,是关系到孙权江东基地生死的关键区域,是孙权的部队经过一年多欲血奋战(包括前面的赤壁大战和江陵攻坚战,而刘备只是利用这个有利的局面兵不血刃地帮助收复了南方四郡)从曹操手中夺过来的。如此轻松的就借给刘备,应当说孙权和鲁肃真是很够意思,很顾全大局。如果这样的情况都不算借,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借”这个字了。

所以我完全不同意《细说三国》中的所谓荆州乃汉朝皇帝的荆州,其它人没有权利将荆州借给别人的说法。因为当时汉献帝的话还有谁听?试想:如果被曹操控制的汉帝命令刘备或孙权将荆州借给曹操,他们会听从吗?所以《细说三国》在此问题上有明显的偏见。当然,我这样说,很多人是不赞成的。我下面进行证明。

三、 双方领导对于借荆州的表态

实际上,刘备也是承认借荆州的,并找借口拖延不还: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资治通鉴卷六十七》采用了《吴主传》的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刘备的这种做法,使一向亲刘的鲁肃也愤怒了。他亲自带兵在益阳与关羽对峙,并单刀赴会,责备关羽以及刘备的不够意思:

“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三国志鲁肃传》)

“肃因责数羽以不返三郡,……肃曰:不然,始于豫州觐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堕好。今已籍手于西川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羽无以答。”(《资治通鉴》)

鲁肃在这里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孙权看到刘备刚遭到惨败,远来无立足之地,才把荆州借给其使用。现在刘备已经得到了益州,却不归还借的荆州;仅要求先归还三郡也不同意。

这里三郡很明显是借出的荆州的一部分,孙权是在索要整个荆州(指借出的五个郡)不成而退其次要求先还三个郡的。

当然也有朋友认为,刘备最多只是借南郡,而不是借荆州。但是这与记载不符:

①——《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请注意其中的话: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可是这里就有问题了:《先主传》和《吴主传》都明确记载(见前面的引用),刘备答应孙权,一旦夺取凉州,立即把荆州都给孙权。难道刘备有病吗?如果当初仅借了一个南郡,为何要把荆州各郡都给孙权呢?刘备攻占凉州关孙权什么事情,要把荆州都给孙权?如果只是一个郡,何用说尽以荆州与吴?说以南郡归还不是很合理吗?因此要归还的绝不仅是一个郡,而是一个州。

②——《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如果刘备仅借南郡,何必请求都督荆州?只请求都督南郡,不是孙权更好同意?

③——《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曹操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如果刘备已经有四郡,再多一个南郡,何至于惊的曹操落笔於地?很明显,是刘备此前就没什么地盘,这次突然借来数郡,才会让曹操大惊。因为曹操了解刘备的能力,一旦有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后就消灭不掉这个劲敌了。

④——《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这里很明确记载借给刘备的是:荆州数郡。

⑤再有一点,——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吴主传》孙权对于刘备不还荆州的反应是武力夺取南三郡,可见在孙权的认识里,刘备应归还的不仅仅是南郡,还包括南方各郡。

由此可知,在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双方的负责人眼里,借的确实是除曹操占领的和孙权留在手里的江夏、长沙北部地方以外的所有荆州各郡,而不仅仅是南郡。

四、 刘备收复南方四郡的性质

1、 刘备虽攻占南方四郡,但是没有所有权。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刘备是在夺取南方四郡一年之后,周瑜才分南郡南岸地给刘备的。这时,如果刘备真的已经拥有四郡的广大地盘,对南郡的南岸地如此小的地方,周瑜给刘备干什么呢?

由于油江口属于南郡的地盘,刘备要在这里立足,就必须要求周瑜分一块地面给其驻扎。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① 如果刘备已经占据了面积广大的荆州南方四郡,为何还要求周瑜分这么一小块地盘给其驻扎呢?要知道南郡的绝大部分地盘都在江北。江南公安一带只是沿江的狭长地带。因此,如果刘备已拥有四郡,周瑜就不可能分南郡南岸地给刘备,刘备也就不可能在公安筑城。——既然周瑜确实分这小块地给刘备,证明刘备是不拥有四郡的。

② 如果刘备已经占据了南方四郡,在这南方四郡中,不乏较大的城镇:比如,曾经为荆州治所的汉寿,孱陵、益阳等,刘备都可以用来做为办公地点,为何要临时在油口把军营改建为城市做办公地点呢?——刘备不去这些城市,并不是他喜欢新建小城,也不是公安地位重要必须在这里,而是其他地方都不属于他,他不能去。请注意,刘备借来荆州后,很快就不住公安而搬入孱陵城了。

③ 如果刘备已经控制了南方四郡,却没有任命任何的郡太守,而只有诸葛亮督三郡,调其赋税的记载呢?从以下记载可以看到:刘备的两个主将,关羽和张飞,竟然都没有担任过这四个郡中任何一郡的太守,在借荆州之前,关羽只是遥领曹操占领的襄阳的太守,而张飞竟然根本就没有太守职务。试问,如果刘备真有四郡,还要任命太守的话,此二人难道不是首选吗?

①《关羽传》: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②《张飞传》: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③《赵云传》: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云别传》记载:“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不过《三国志》正史并没有此记载,而且赵云一直是内卫性质的亲信将军,外放做太守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除了《云别传》说的太守之外,赵云一生没有担任过太守之类的地方官员。因此《云别传》的记载可能有误)——刘备在借荆州前没有任命一个自己人做四郡的太守,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权力。

所以,结论是刘备虽攻占四郡,但是并不实际拥有,依然是没有任何地盘的,所以才要求周瑜分一小块地方给他驻军,所以才能在南郡江陵县的公安修筑城市。

请注意:此时的公安,位于长江和油江的交汇处,长江南岸,属于南郡的南岸地区,而不属于武陵郡的孱陵县,武陵郡的北界距此确实很近,但依然有7千米左右(约17汉里)。可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分册》和《三国分册》。

2、 孙权虽然没有派兵攻占四郡,却拥有对四郡的处置权。

① 孙权有随意分割、处置长沙郡和军队进入作战的权力

——《吴主传》: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黄盖传》: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如果刘备已经拥有了南方四郡,包括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但是在建安十五年,孙权却自作主张把长沙分出一块为汉昌郡交给鲁肃负责。这刘备能答应吗?

② 孙权方面有任命武陵太守以及作战、驻军的权力

——《周泰传》: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岑位于今湖南澧县,当时属于武陵郡地界)因此周泰军在荆州战役结束后驻扎武陵郡也是事实。

——《黄盖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这最后一个记载非常关键,我们知道,刘备在赤壁战后很快就拿下了南方四郡,比周瑜拿下南郡快很多。如果刘备已经真正拥有四郡,孙权是不会再任命武陵太守的,也不会让黄盖随意跑到刘备负责地区攻打山贼。

黄盖死于何时?可参考《三国志孙瑜传》和《孙皎传》。《孙皎传》记载到: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可见黄盖与孙瑜大致同时期死亡或略早。而《孙瑜传》记载: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而从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到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夺回荆州,武陵郡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刘备的管制之下,唯一的可能,就是赤壁之战后,周瑜死前的两年时间,由于刘备虽然帮助收复四郡,但是没有实际管辖权,所以孙权才任命了黄盖为武陵太守。

有人说黄盖可能是遥领,这是错误的。所谓遥领,是指不实际到任的。而黄盖不仅到任,并且率领郡兵进行了平叛作战。必然是实领。

③ 孙权有任命桂阳太守的权力。

——《全琮传》: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

——《张昭传》: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这个记载证明,孙权在这个时期还任命过桂阳太守:全柔。那么全柔到底是在何时担任的这个太守呢?我们先看全柔担任太守前的职务,孙权的长史,这个职务虽然官不很大,但是多为孙权最亲信之人担任:比如,全柔的前任是张昭,而接任的是诸葛谨。因此只要搞清楚其与前后任接任的时间,就可以大致确定全柔担任太守的时间,因为全柔没有兼任太守。

——《诸葛谨传》: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到,在建安20年的记载前,诸葛谨接任长史之后,还又担任过一定时间的中司马,因此,诸葛谨在建安20年接任全柔的长史职务是可能性很小的。因此全柔可以担任桂阳太守职务的时间段就大致可以确定为是:建安14年到建安19年之间。问题在于,在这个时间段内,桂阳郡只有建安14年到15年可能归孙权管辖,而建安15年底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到建安20年之间,桂阳是不属于孙权管辖的。

因此,只能有一个答案:就是全柔大致是在建安14年底接任了长史一职,不久之后就改任桂阳太守直到桂阳借给刘备的建安15年底。

以上证据证明:孙权在赤壁战后的2年里,至少对武陵郡、桂阳郡和长沙郡,有任命太守和派兵作战以及随意分割的权力,反观刘备方面,除了有调赋税的记载外,其他权力是根本没有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大致归结为:刘备虽然占据了南方四郡,却是在孙权的授权之下,替孙权去收复的,刘备本人并没有对四郡的所有权和处置权。这样,《资治通鉴》和《江表传》的记载就比较准确了。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在占据南方四郡之后,还要求周瑜分一小块地盘给其驻扎和做荆州牧的办公地。也是后来刘备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见孙权,请求管理荆州(借荆州)的主要原因。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请求用半个江夏换孙权手上荆州的半个南郡(南郡战略要地,此提议属孙权方极度吃亏)。

一、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的形势,

二、为让刘备顶替东吴在荆州方面面对曹军锋芒,

三、东吴半个南郡在刘备包围之下、孤军深入,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

后来,曹操重心偏向西北,东吴抽出手来,以“借荆州”之名向刘备讨要整个南郡和荆南4郡,讨要半个南郡要“还”整个南郡外加四郡,刘备当然不答应,孙权于是发兵攻打刘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扩展资料

荆州的地域。按《后汉书》卷三十二所说,荆州包括湖北湖南两省及重庆市东部,河南省西南部以及江西省北部。全州分为七个郡。下面是各郡名称及大致所在位置: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东部)、长沙(湖南东北)、桂阳(湖南东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

赤壁战后,曹操占南阳,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阳等地。

孙权占有江夏一部分及长沙一部分(都是它们的东部),另外还占有南郡首府江陵(即现荆州市)。

刘备则占有零陵、武陵、桂阳全部,长沙、江夏及南郡的大部。由此可见,荆州绝大部分是由刘备占领的。这一点也不奇怪,赤壁战后,刘备支持刘琦为荆州牧,刘琦死后,刘备被众将推为荆州牧,他占有这些地方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借荆州




刘备为什么要借荆州?孙权又为何会答应他?

刘备借荆州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出现借荆州这个说法,不过是刘备与孙权给彼此一个延缓冲突的借口而已。

荆州本属于刘表的领地,刘表死后刘琮接替了刘表的地位,此时曹操的大军南下,刘琮献地投降,荆州的土地等于归属了曹操。然后就是三国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曹操遭遇了这次大败之后,对于荆州的控制能力失去,刘备与孙权的势力乘机抢占了荆州,在其后荆州算是魏蜀吴三方各占据了一部分。

所以我们看到荆州从头到尾都不算是孙权的地盘,大家的地盘都是大家各凭本事夺来的,既然从来都不算是孙权的地盘,那么又何来借呢?

但借荆州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孙权又如何肯呢?关于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荆州的重要地位,荆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想要争夺天下,这块地方可以说是不得不取。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荆州在诸葛亮的战略中便是重要的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但凡意图天下的人物,荆州必然是需要图谋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实力强于刘备,但在荆州上孙权占据的地盘反而不如刘备,刘备算是占了一个不小的便宜。这个情况下,孙权肯定是不甘心,毕竟孙权也是有大志的人。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虽然失败,综合实力还是强于两家,两家的联盟还不能这么轻易的丢掉。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到翻脸的时候。双方以借荆州的这个说法,刘备以借表示了暂时的服软争取发展时间,而孙权也因为曹操的压力还在,在寻找机会。

所以荆州从来就不是刘备借的,采用借的名义不过是双方为了缓和冲突,不想立即翻脸的方式而已,等机会到了,孙权背刺关羽是没有商量的。

为什么说荆州“借”刘备?

是这样的,首先东汉荆州有七个郡,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形式上上表汉献帝,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派兵以刘琦的名义,用武力征求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太守的态度。这四个太守都先后表示归顺,只有桂阳太守赵范不太可靠,于是刘备用赵云换掉了赵范,其他的太守都没变。
由于守江陵的曹仁撤兵,南郡除了襄阳等县在曹操手里,其他地方都被孙权占领。于是,荆州七郡中四个郡在刘备手里(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在孙权手里,而南阳和另外半个南郡在曹操手里。
不过再说细点,南郡江陵对岸的油江口是在刘备手中。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追曹操到江陵城下,孙权对刘备驻扎在油江口的计划表示同意,刘备就在这儿筑了公安城。这个油江口属于武陵郡孱陵县,从法律上说是不属于刘备和孙权的,而是属于当时的荆州刺史刘琮管辖的。而且刘备在这儿筑城,比起孙权喧宾夺主的占领了江夏郡,并算不上什么道义上的问题,更不用说是欠了孙权什么人情。更何况六年后孙刘以湘水为界重新划分荆州时(长沙、江夏、桂阳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刘备),孙权还是很高兴的。
后来刘琦死了,刘备成了荆州牧,事前也没和孙权商量,又西取益州,所以孙权很是不爽,觉得刘备占了很大的便宜,于是事后他或他手下的文人就制造了“借荆州”的故事,以掩饰背弃同盟、袭杀关羽的丑行。
所以说所谓“借荆州”,实际上说是借油江口才能勉勉强强说的通,但不要忘了油江口并不属于江陵,孙权也未曾占领,如何能借给刘备呢?刘备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手腕得到荆州的部分地盘的。不过话说回来,孙权在袭杀关羽之前也算很对的起刘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