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不足,实力不济,只能依险守御,消耗对手。如果轻易北伐,很难取胜,最好的例子就是张浚。 即使北伐能够成功也会和金进入拉锯战,自身消耗过大,而当时南方经济落后远不如中原是普遍情况,对本来就孱弱南宋朝廷十分不利。

被辜负的热血:南宋的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22岁的 姜夔 ,在冬至日来到了 扬州

那天雪霁初晴,一眼望去,城外都是青青的麦苗。姜夔慕名造访这座淮左名都,可进城一看,满目疮痍,只有池水还是那么碧绿,纵使桥边芍药花开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年轻的姜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写下了千古名篇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当时,距离金主 完颜亮 发动战争,金兵铁蹄蹂躏扬州,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南侵的金兵在采石之战败给了宋军,却将怒气发泄在扬州,对这座商业繁荣的都会大肆掠夺,将城中财物席卷而去,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

扬州长期无法恢复元气,南宋亦然。

在完颜亮遇刺身亡后,南宋很快发动了 隆兴北伐 ,却草草收场。一蹶不振、颓唐不堪的,何止是一个扬州城。

完颜亮 攻宋,有记载说,是因为另一首描写东南胜景的词。

北宋 柳永 有一首词《望海潮》,描绘了钱塘江的旖旎风光,其中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完颜亮一听说这美景,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此君自称人生有三个“小目标”:第一,国家大事,都是他说了算;二,率军远征,将其他国君押回来问罪,三,娶天下绝色美女为妻。

为此,完颜亮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帝宝座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如迁都燕京、厘定官制、自铸铜钱等,这些成绩值得肯定。

但完颜亮步子迈太大,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大兴土木,扩充兵马,投入全国财力人力,迫使百姓为了制造箭翎、甲革,宰杀大量牲畜家禽,就连乡野的乌鸦、猪狗都无不被害。

为了增加战马,完颜亮从民间征调了56万匹马。马匹所过之处无草料可供,完颜亮就下令在田里放牧,以至庄稼荡然无存。

宋金之间在边境本来设有 榷场 互通有无,完颜亮打贸易战,下令关闭凤翔府、唐、邓、颖、蔡等州榷场,只余泗州 (今安徽泗县) 一处。后来,这个榷场也关了。

宋金边境贸易,金人获利甚巨,完颜亮的做法无疑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于完颜亮的疯狂举动,朝中宗室、大臣纷纷上疏谏止,却大多被贬谪、处死,连皇后、皇子也不能幸免。

在完颜亮看来,没有人比他更懂大金。

绍兴和议 以来,宋金二十余年的和平,最终被完颜亮打破。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 夏,完颜亮统兵 六十万 ,号称百万,分兵四路南下。他从诸军中挑选5000精兵作为自己的亲军,迷之自信地夸下海口: “取江南,此五千人足矣。”

当时南宋在位的皇帝,还是 宋高宗 赵构,他得知金人南下,又想跑路,打算逃往福建或四川。

秦桧 已死,且金人毁约在先,这一次,主张抗金的官员在舆论上战胜了主和派。

宋高宗只好下令备战,命抱病在身的名将 刘锜 为统帅,前往镇江指挥。

但给予完颜亮当头棒喝的,却是一位书生。

南宋词人 张孝祥 当时在抚州 (今江西抚州) 当知州。一天,他得知一个不可思议的好消息,为之精神振奋,写下一首《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张孝祥为之欢欣鼓舞:金人败退了,胡马掀起的风尘已被涤荡干净,这让我想到了前朝的两位名将,一位是东汉末年,在赤壁之战大破曹军的周瑜,另一位是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百万大军的谢玄。我也要像东晋的祖逖一样,立下中流击楫的誓言,一定要驱逐金人,恢复中原啊!

张孝祥之所以如此激动,还有一个原因,这场胜仗,是张孝祥的同年 虞允文 打的。他们二人与 杨万里 范成大 等,都是绍兴二十四年同榜进士。

虞允文是文臣,被任命为参赞军事,到前线慰问宋军。当时守卫淮河一带的 王权 贪生怕死,丢下军队跑了。金人一下子攻破淮南,打到长江边上的采石矶 (今安徽马鞍山) ,南宋朝廷另派了一名将领上前线,可还在赴任途中。

虞允文抵达采石时,金兵已经在江北岸筑高台,连营三十余里,而南岸宋军才一万八千人,马数百匹,由于无人指挥,将士们军心涣散,三三五五地坐在路旁,不知所措。

此时,虞允文当机立断,决定越级行事,亲自指挥军队,迎击金人。一个随从对虞允文说:“大人,您是奉命来慰问军队的,如何能号令军队?如果打败仗,可就罪上加罪了。”

虞允文反驳道: “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在这场以寡敌众的战役中,文人虞允文发挥宋军水师的优势,凭借两岸军民的协助,打了一场大胜,烧毁金军战船300余艘,阻挡完颜亮南下步伐,一举扭转了宋金战局。

年迈的宋军主帅刘锜卧病在床,采石之战大胜后,他用手拉着前来探望的虞允文,说:“朝廷养兵三十年,我们这些老人没能打退金兵,今日大功出自一位书生,我实在是羞愧。”

二十多年前,刘锜与 岳飞 韩世忠 等名将在抗金战场上并肩作战,眼见着南宋朝廷放弃大好局势,与金人议和。

这口气,憋着难受啊。

采石之战不是完颜亮唯一的失败,他的军队不仅在采石矶受挫,西路军还被宋将 吴璘 阻挡在大散关,攻入四川的企图遭到粉碎;走海路的水军被岳飞的老部下 李宝 打到找不着北。

完颜亮杯具了,更惨的是,他连皇位和性命都丢了。

金朝权贵在完颜亮南侵后,迅速走向分裂。完颜亮还在前线打仗,留守金东京辽阳的 完颜雍 已经被拥立为帝,即 金世宗 。这下子金兵都不知该听谁的,更加滋生厌战情绪。

采石战败后,金人进退两难,完颜亮愈发焦虑不安,他不顾众人反对,要求三日之内一定要渡江,否则尽杀诸将。打工人也是要有尊严的,一些金兵趁着完颜亮将亲兵调走的时机,发动兵变,袭击了完颜亮的营帐,将他乱箭射死。

完颜亮死后,金兵开始北撤,宋军收复了淮河一带的失地,但战争引发的剧变正发生在大江南北。

完颜亮大举攻宋,后方却乱成一锅粥,原北宋领土的沦陷区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力量最强大的是山东的 耿京 ,聚众二十五万。

这恰恰证明,人心思归。

一介书生虞允文在采石之战立功后,山东的一位22岁书生从老家带着两千人马投靠了耿京,他的名字,叫 辛弃疾

辛弃疾投靠耿京不久后,起义军的同志僧人 义端 ,却在背后捅了老大哥一刀,偷了耿京的帅印逃跑,准备投降金人。

作为典型的山东大汉,辛弃疾文武双全,他自告奋勇前去抓捕义端,飞身上马,三天之后就提着义端的人头归来。

义端临死前装神弄鬼地对辛弃疾说:“我知道,您就是一只大青兕 (一种类似犀牛的猛兽) ,力能杀人,请放过我吧。”义端的奸计没有得逞,“青兕”之威名却从此响彻天下。

山东起义军都是“草头王”,毕竟难成大业,耿京与辛弃疾商议率军回归南宋,让辛弃疾先行与南宋朝廷联系。绍兴三十二年 (1162年) ,辛弃疾到达建康 (今江苏南京) ,受到了驻跸于此的宋高宗接见,并拿到朝廷授予的印信,前去召耿京南归。

可当辛弃疾回到山东,起义军队伍人心散了,不好带了。叛徒 张安国 ,竟然杀了耿京,投靠金人,导致义军将士大部逃散。

若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放弃使命,自己回去交差了。

辛弃疾偏不认命,他带着仅剩的五十轻骑杀入金人军营。当时张安国正与金军将领喝酒庆贺,手下有五万人,辛弃疾就这样深入险境,当着众人的面将叛徒从酒桌上拽出来,抓到建康,斩于市曹,大快人心。

后来,辛弃疾的好朋友 洪迈 将此事记载下来,说辛弃疾这一次锄奸行动,让 “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归宋后,踌躇满志。在他南归后不久写的《汉宫春》中,可以读出一个青年才俊激昂奋发的情怀,和仕宦生涯中难得的闲愁,真是满满的少年感: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采石之战次年,金朝派人指责宋朝,为何收复淮河一带的州郡。日后为辛弃疾写故事的那位朋友 洪迈 出使金朝。宋高宗想趁机与金朝重新谈判,于是将绍兴和议以来国书签名应用的“臣赵构”改为“宋帝”,表示跟金帝平起平坐。

洪迈也就是个传话的,结果金人看了国书格式改了,把洪迈扣了下来,三天三夜不给吃喝。后来有大臣说使者无罪,金朝才把这位大才子放回去,没有长期拘押。

洪迈回来后,宋金是战是和,没有定论。但有了采石之战等几场胜利,朝中大臣抗金舆论高涨,宋高宗也很识趣,不久后将皇位给养子,即 宋孝宗赵昚 [shèn],自己当了太上皇。

宋孝宗即位后,次年改年号为 “隆兴” ,他跟他爸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一心想北伐。

宋孝宗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宋高宗培养了两个候选接班人,请博学多才的 史浩 (宋理宗朝权相史弥远之父) 当他们的老师。

他们其中一个是当时还未改名的普安王 赵瑗 [yuàn] (宋孝宗) ,另一个是恩平王 赵璩 [qú],都是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后代。宋高宗的亲生儿子早夭,自己又丧失了生育能力,只能将皇位传给养子。

有一次,宋高宗想到一招特别损的方法测试两个养子——给他们各派了10个美女前去服伺。

史浩对皇帝的恶趣味无可奈何,但还是提醒两个学生:“这些宫女之前都是在陛下身边侍候的,两位殿下对她们以庶母之礼待之,不亦善乎。”但就怕他们年轻气盛,控制不住自己。

结果,过了一个多月,宋高宗召回宫女,给她们做体检,发现服伺赵璩的10名美女全部已非处女,而服伺赵瑗的10名美女却完璧如初。

在反复考察两人的品行之后,宋高宗愈发觉得赵瑗贤能,最终将他立为皇子。

完颜亮南侵时,还是太子的宋孝宗多次向高宗提出,愿意带兵上前线。宋高宗疑心病重,联想到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到成都避乱,太子李亨灵武即位的故事,表现得有些恼怒。

史浩知道学生惹祸了,赶紧上疏,表示“太子不可将兵”,打消了太子的危险念头。

如今,宋孝宗当上皇帝,终于可以施展抱负。

史书记载,宋孝宗即位那天下着大雨,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起身回宫,宋孝宗坚持冒雨相送。

宋高宗看到宋孝宗在漂泊大雨中浑身湿透,大为感动,对身边人说: “付托得人,再无憾矣。”

但相比宋高宗,宋孝宗雷厉风行,他一即位就为岳飞平反,追谥 “武穆” 。之后,宋孝宗在召见岳飞幸存的三子 岳霖 时,痛惜地说: “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

朝廷的风向变了,朝野上下抗金热情高涨。

这一年,39岁的 陆游 ,出任镇江通判。此时,宋金两军雄踞于淮河一线,镇江就是抗金前线。

陆游的仕途一向不顺,他本来应该是张孝祥、虞允文的同年,但那年实在不走运,他试卷答得太好,名次盖过了秦桧的孙子 秦埙 。秦桧看到自己孙子吃亏,勃然大怒,要降罪主考。主考官不敢得罪权相,于是,陆游就落了榜。

那一年的状元,是张孝祥。秦埙靠走后门,得了个探花。

陆游仕途不畅,结婚后还情场失意,迫于家庭压力,与他心爱的原配夫人 唐琬 离婚,宋孝宗即位后,作为主战派的他,以为自己事业迎来了转机。

隆兴元年 (1163年) 秋,陆游登上镇江北固山,登楼遥望江防前线,写下一曲《水调歌头》: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词中最后几句的“襄阳登览”,说的是三国时 羊祜 (字叔子) ,镇守襄阳十余年,为晋灭吴做准备,却未能亲眼看到天下一统,他生前常登襄阳岘山,感慨壮志难酬。羊祜死后两年,三国归晋。

那一天,陆游以为,时代要变了,相信自己可以看到 “王师北定中原日”

他哪里会想到,自己七老八十时,还在病榻上悲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孝宗铁了心要跟金人干一架。

67岁的老臣 张浚 ,成为主持北伐的第一人选。

宋孝宗的老师史浩反对主动进攻。他认为应该接受完颜亮南侵时的教训,加强对瓜洲、采石等沿江一线的防守,坚守两淮,等物力、军力等条件充足,再进行北伐。

在采石大捷立功的虞允文,也主张积极备战,以待良机。

张浚却主张不顾一切立即北伐,不要怂,就是干。

毕竟张浚是老主战派了。

当年秦桧得势,疯狂打压主战派大臣。有一次,张浚被贬,秦桧一党诬告他与旧部策划谋反,随身箱子里都是私通亲信的书信。

宋高宗不信,派人去拿来一看,发现是有一些书信,但写的都是忠君爱国的话。宋高宗很是感动,命人追上去,赐张浚三百金。

秦桧一党接着作妖,对外宣称,宋高宗要赐死张浚。张浚的随从听到这些谣言,不禁大哭。张浚说:“你们哭什么?如果真像传言中的那样,我死了向国家谢罪也无妨。”

宋孝宗即位后,主战派同仇敌忾,当初备受打压的张浚被任命为枢密使、江淮宣抚,担任伐金的主帅。

张浚得到了他苦等多年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来得太尴尬。

南宋,正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局面,张浚已然孤木难支。

那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抗金名将都已作古,或被秦桧一党陷害,或在失意的岁月中耗尽青春。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受冤案;韩世忠被迫退休,悠游林泉,得以善终;刘锜晚年抱病上阵,不久前刚病逝; 吴玠 疑似死于酒色……北伐大业还未开始,老兵渐凋零。

另一边,太上皇赵构也是个老阴-阳-人了,对宋孝宗冷嘲热讽,你说张浚?他不过是专门把国家钱物做人情的小人罢了。

听到宋孝宗提拔张孝祥为都督府参赞军事,赵构又反讽道:“这个张孝祥,一定很精通军事吧!”

隆兴北伐 败了,依旧是输在自己人手上。

隆兴元年 (1163年) 四月,宋孝宗下令对金朝发动进攻。

张浚手下两员大将 李显忠 邵宏渊 ,各自带兵渡过淮河北进。起初,李显忠好几次打败金兵,收复了一些州郡。邵宏渊嫉恨李显忠的功劳,甚至发展到故意不援助的地步。金兵抓住机会,派兵十万攻打破李显忠收复的宿州 (今安徽宿县) 。

金人兵临宿州城下,李显忠派人向邵宏渊求援。邵宏渊心中不服,按兵不动,竟然对部下说,这么热的天,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怎能披着战甲去打仗呢?

宋军士气低落,李显忠的军队孤立无援,弃城南逃,一溃千里。退到 符离 (今安徽宿县北) 后,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十三万人马陷入混乱,多年积存的物资几乎丧失殆尽,宋军士卒相互践踏,死者不计其数,两个主将逃窜,不知所踪。

这就是著名的 符离之败 。此战后,金兵士气大振,直抵两淮前线,逼迫南宋议和,隆兴北伐形势急转直下。

张浚不愿放弃,他多次上书请战,但在太上皇宋高宗等主和派的幕后策划下,宋金再次陷入议和的僵局。

张孝祥在张浚手下参赞军事,眼看大势已去,其忠愤之气跃然纸上,便有了这首 《六州歌头》 (一说为采石之战后所作)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在淮河边极目远眺,悲痛的泪水如倾盆雨下。之后,张浚被降职外调,死在离京途中,而主和派宰相 汤思退 上台后,开始拆除淮河一带的防线。

隆兴北伐失败后,宋金签订了 “隆兴和议” ,这是双方在外交上的相互妥协。

在“隆兴和议”中,金人相比之前的“绍兴和议”做了一定让步,减去十万岁币,南宋皇帝不再对金称臣,双方改为叔侄之国。从此以后,我叫你一声大侄子,你叫我一声叔叔。

但金人在土地上不肯退让,除了要南宋归还完颜亮南侵后收复的四州外,还要求南宋将商 (今陕西商县) 、秦 (今甘肃天水) 二州割让给金朝。

宋孝宗当然愤愤不平,有志于北伐的臣民也不服气。 杨万里 在诗里说, “人到淮河意不佳” ,南宋的臣民到了淮河边,想起北伐功亏一篑,总是心有不甘。

更可悲的是,当初支持北伐的大臣,免不了被事后清算。

陆游因才华横溢,曾被张浚推荐给宋孝宗,当时对金占领区散发的“传单”,就是陆游起草的。隆兴北伐失败后,陆游又倒霉了。

主和派给陆游加上一个 “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为说张浚用兵” 的罪名,将他免职归家,赶到乡下种了几年田。陆游太郁闷了,他在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写道: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陆游说,当年我穿着青衫第一次到首都,结交的都是天下英豪,我们为抗金起草檄文,连夜向中原传送。现在北伐的时机丢了,我的鬓发也已花白,只有去品评风花雪月了。

当陆游为北伐干得热火朝天时,年轻的辛弃疾也在奋笔直书。

隆兴年间,辛弃疾开始写作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政治军事论文” 《美芹十论》 ,通过从十个方面分析宋金形势,为南宋朝廷积极备战抗金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

但最后,辛弃疾 “万里平戎策” ,也只是 “换得东家种树书” ,他的北伐理想,在此后数十年间被渐渐埋没。

辛弃疾年轻过,陆游也年轻过,包括岳飞、韩世忠、刘锜、张浚……他们所有人,都曾年轻过,可无情的现实,就是辜负了他们的青春。

这个世界,似乎不该是这样的,却又总是如此,无可奈何。

参考文献: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元] 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邓广铭 :《稼轩词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粟品孝:《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何忠礼:《南宋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虞允文这个人有这么伟大吗

宋孝宗北伐失败,宋金和议达成,双方暂时罢兵。但是孝宗并没有放弃继续北伐的打算。他和高宗对和议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他没有轻松,没有安宁,有的只是一种屈辱。他甚至在一些细节上和金国纠缠不休。金国派使节到来,他不想按绍兴和议时皇帝亲自站起来从金使手中接国书的做法,希望按完颜亮入侵后,由閤门转呈的方式。金使不同意,一定要严格按照绍兴和议后的旧礼执行。双方僵持了几天,最后还是高宗出面把他迫了下去。

接着,他又派人出使金国,要求改变受书仪式并归还开封的祖宗陵寝之地。金国不许。孝宗再派人使金,说不改变受书仪式也可以,请归还祖宗陵寝地。金世宗讽刺他说,同意归还!不但同意,还将派三十万铁骑前来一起奉送。

这些屈辱的事情一直积攒在孝宗心里,让他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他筹划着继续北伐,把希望寄托在了虞允文身上。虞允文是文臣,不是武将。但是他实在已经没有武将可以遣派,虞虽说是文臣,毕竟在采石之战中表现出过惊人的作战天赋。而且虞允文是坚决的主战派,采石之战后,还曾入川,辅佐吴璘夺得秦、凤等路所辖十六州。当孝宗被逼在宋金和议中放弃海、泗、唐、邓、四州时,守护唐、邓的虞允文坚决反对,拒不退出。当时孝宗迫于压力,撤了虞允文的职,降他为平江府知州。

宋金和议达成后,孝宗立刻于乾道元年(1165年)把虞允文调到临安,升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让虞给他谋划继续北伐的事宜。乾道三年(1167年),吴璘在四川病逝。孝宗认识到,四川是他将来北伐的一个重要战场,于是又把虞允文派到四川任宣抚使,让他去稳住四川政局,巩固大后方,避免金军乘乱入侵。

虞允文治蜀不到两年,四川经济平稳发展,军政焕然一新。孝宗又迫不及待把虞允文调回,拜他为右相,兼枢密使与治国用使,催促他赶紧筹划北伐事宜,加快推进速度。

虞允文头脑十分清醒,他对孝宗说,要北伐可以,自己也是个坚决的北伐支持者。但这事不能着急,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仗才能开打。否则,又会像隆兴北伐一样,半途而废。孝宗问他该做哪些准备?他说:“当务之急,莫过于兵和财。”

孝宗在虞允文的建议下,在军事和财政上做了两方面的革新。在军事上,他重建了淮东万弩手,改名神劲军。在定海与广东改进或增建两大水军,作为两淮一带与金水战的重要力量。又把马军的指挥部从京城靠前到镇江,训练打造骑兵,以便将来作战时能和金骑兵抗衡。在财政上,孝宗恢复北宋以来的发运使机构,以便及时调拨军需物质。又对总领所做了调整。总领所是南宋以来,为配合作战,临时设立的户部的财政派出机构,不过随设随撤,有些混乱,已不适应战争的需要。虞允文经过一些调整后,最后形成淮西、湖广与四川三大总领所,对应于宋金战争中东、中、西三大战场。同时效仿太祖、神宗曾有过的做法,在全国设立封桩库,作为战时之需。

虞允文又告诉孝宗,宋金之战,要想打赢,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双方的实力比较均衡,因此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不重视生产的发展,将来打起仗来,给养不继,仗也很难打赢。

虞允文提出了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等一些振兴经济的措施。孝宗也同意,积极予以实施。但是他又有点等不及,北伐的梦一直在他脑中盘旋,像一把火,烧灼着他,让他巴不得立刻就能举兵,一夕之间就能北伐成功。他三次举行大型阅兵仪式,还自己学习骑射,倡导一种全民皆兵的理念。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他再升虞允文为左相,也就是首相,表现出他倚重虞允文,把北伐大计全然托付的姿态。

不过,孝宗虽然重视欣赏虞允文,但他其实只重视他在北伐上的作用,对他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却给予了极大的限制。他这样做,一是因为作为极权者的历史局限性,同时也是想避免重蹈高宗时秦桧专权使政治腐败的覆辙。因此,他在重用虞允文的同时,又积极启用潜邸旧臣和主和派,作为和虞允文的制衡力量。乾道八年(1172年)孝宗任命虞允文为左相后,又任命了坚决反对北伐的主和派梁克家为右相兼枢密使。

孝宗不但安排主和派进宰执,还大力启用被大家视为奸佞的他的潜邸旧臣曾觌、龙大渊,以及外戚张说等人。在这个问题上,虞允文和他发生了矛盾,很不愉快,便提出外放。因此虞允文任左相仅半年,就离京再到四川任宣抚使。

孝宗安排虞允文去四川是有用意的。他在虞允文任左相的时候给他安排反对派掣肘,只是不想让虞擅权,并不是不想北伐。在北伐上,虞允文几乎是他可倚重的最后的力量。虞允文以辞职来默默抗议他的人事策略,不过他既不想改变他削弱相权的做法,又不想失去北伐的梦想,才把虞允文安排到四川。

四川是南宋三大抗金战场之一,其地位不容小视。而且由于当年吴阶、吴璘兄弟曾在这里取得过的抗金的辉煌胜利,它更多地寄托着孝宗的梦想。虞允文这次再回四川的时候,孝宗曾对他说,希望他在四川积极做北伐的准备,到时候相约同时出兵。他拉着虞允文的手,动情地对他说:“若西路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则卿负朕。”

虞允文回四川后,发展生产、训练士卒、筹备军粮,积极落实北伐准备。但是一年后,当孝宗派人询问虞允文何时进兵,虞允文却说,军需物质还未准备妥当,不能开战。此后孝宗又急切地问过虞允文几次,虞允文都说还没有做好准备,让再等一等。可是到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却积劳成疾,突然离世。这让他和孝宗约定联合北伐的话成了一纸空文。

虞允文的去世对孝宗的打击是巨大的,他非常悲痛,同时也非常生气。他悲痛的是,他实施北伐的最后一个重要同盟虞允文不在了,他一个人独木难支,北伐之事,从此成为泡影。生气的是,虞允文活着的时候,他曾多次问询北伐之期,虞允文都推三阻四,活生生地把大好机会失去了!因此,虞允文死后,孝宗对他既不赠官,也不赐谥,态度相当冷淡。

(这位老人是虞允文墓守墓人,他们家族已守墓14代,800年)

虞允文本来是个坚定的北伐者,却为什么多次推脱呢?是不是他年纪大了,态度有所转变?显然不是的。虞允文对孝宗说的,还没做好准备,至少有一半是真话。北伐可不是儿戏,那是战胜了尚可,战败了必将承受惨重代价的一件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极端的主战派和极端的主和派都是可怕的。必须要有充足的条件,把握好时机。在虞允文看来,那时候对金开展,条件和时机都未到。条件未到,确实是人财两方面都尚不足。时机未到,则是金国在金世宗治理下,比以前更加稳定和强大,其边防实力也是相当可观,完全没有可立即发动战争的契机。因此,尽管他也是个坚决的主战者,但是他不会轻易答应孝宗盲目出战。

尽管如此,他又不可能完全向孝宗说明他心中的顾虑和犹豫,朝廷中主和派实力强大,一旦他说出这些话,势必会被人认为他倒向了主和派,而给北伐抗战的决心带来重创。

除了担心主和派占据上风外,虞允文还担心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孝宗本人。孝宗对潜邸旧臣的重用及纵容,以及在宰执安排上,力求主战派和主和派力量均衡的做法,让虞允文有太多后顾之忧。开弓没有回头箭,战争一旦打响,便不可逆转。如果仗打着打着,孝宗的态度发生动摇,尤其严重的是,他在主和派的谗言下,猜防自己,掣肘自己,那北伐之战还怎么往下打?虞允文甚至觉得,将来打起战争来,被孝宗猜防是一定的。孝宗在自己当宰相的时候就有了严重的猜疑心,自己手握重兵在外,还不被猜防吗?

虞允文知道,自己的推阻会让孝宗生气,但他也只能让孝宗气着,等待时机。却是天有不测风云,雄心壮志的虞允文也抵不过天命的追索,不得不撒手西去。孝宗听说他去世后很生气,可是,谁又能体谅他复杂悲愤绝望落寞的心情呢!

不久,孝宗检阅部队,看到虞允文训练过的士兵无不强健勇武,纪律严明,才深感他做事认真稳健,实在是有坚定信心而壮志未酬。因而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忠肃”。

南宋时期,因为哪些内部因素导致发动的两次北伐都失败了?

大家谈起来南宋的时候总会指责其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总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王朝之所以会选择偏安,一方面有王朝统治者天生的懦弱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宋朝建立之初的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军事力量羸弱,从而无法应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次次攻击,而这一点比统治者软弱无能要致命的多!

不是说南宋不想北伐,只是除了岳飞那次北伐外,每次北伐结局都比较惨。所以出于稳固政权的目的,南宋王朝不得不偏安一隅,以求自保。我们看一下宋朝的两次著名的北伐——开禧北伐和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孝宗即位后,宋金战争实际上仍在进行之中。七月上旬末,孝宗便以太上皇高宗的名义下诏恢复岳飞的原有官衔,并按照相应的礼仪进行改葬。为岳飞平反昭雪的其他举措,以后又陆续进行,显然旨在鼓舞南宋的士气,为随后进行的北伐作准备。

同年九月,金世宗派遣使臣前来索要“旧礼”(指“岁贡”银),孝宗即下诏给群臣,指出:“从之则不忍屈;不从,边患未已”,要他们提出对策。群臣战、和意见分歧,新任执政史浩实际上主和,而以“帝王之师,当出万全”为对,孝宗从史浩议,诏吴璘退保川蜀。但由于吴璘的战略失误,不是采用当年岳飞的以进为退的战略,而是单纯的撤军,金军乘机追击,宋军遭受重大损失,西部宋军从此始终未能恢复元气,仅足以守川,而无进攻能力。

随后进行的符离之战,并非是宋战败,而是由于主将失和,副帅邵宏渊坐视不战,士气低落,邵宏渊所部又率先逃遁,导致弃城南逃,移军守淮的败局。由于宿州的郡名符离,故宿州之战史称 “符离之战”。

符离之战的溃退,说明南宋部分将士的怯金心理并未消除,尤其是惧怕进行恶战,南宋的军力还不足以打败金军。而金军也感到南宋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金军不仅在恶战中未能打败宋军,而且在整个战役中也没有能真正打败过宋军,因而金国也有议和的意向。但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乘南宋符离之溃,致书索取被宋军占领的地区。

史浩

此时,虞允文向孝宗陈述宋军放弃陕西的利害关系,孝宗说:“此史浩误朕”。加上宋军出师北伐未向丞相史浩通报,史浩自请辞职后罢相。符离之败使主战派受挫,主和派重新夺权主政。

隆兴二年(1164年)初,金致书南宋,坚持索回南宋所占土地,秦桧党羽汤思退见孝宗仍不同意金的议和条件,于是提出请孝宗“以社稷大计,奏禀上皇而后从事”。以致孝宗气愤地说:“敌无礼如此,卿犹欲和,今日敌势,非秦桧时比,卿之议论秦桧不若。”

但是,右相张浚在压力下于四月自请辞相,金军又进军淮南,占领楚州(今江苏淮安)、滁州(今安徽滁州),再次形成临江之势。宋孝宗虽将接替张浚都督江淮军马的左相汤思退罢除(不久死于贬途),但在太上皇宋高宗的干预下,不得不下诏:“朕以太上圣意不敢重违”,进行议和。

同年十二月订立和议,“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兴之时。”与“绍兴和议”相比,屈辱的程度有所减弱,如不称臣而称侄,不称岁贡而称岁币,且银、绢各减五万两、匹。虽是次年初双方才正式签订和议,但基本上于本年十二月议定,因而史称“隆兴和议”。

这样,兴师动众的“隆兴北伐”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一方面宋朝军事羸弱,导致将士恐金成风;另一方面由于宋高宗的懦弱无能导致在朝廷中主和派掣肘,最后北伐无疾而终。

开禧北伐

随着蒙古兴起于北疆,金国屡受攻击,境内又不断兴起小规模农民起义,为防南宋乘机攻金,金在与宋接壤地区屯兵聚粮,并封锁消息,甚至在一些地区采取禁止与宋贸易的措施。

这些反常的举措使南宋统治者误以为金即将发动南侵战争,于是南宋也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任命执政官张岩、程松分守两淮等地,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也被起用。不久,南宋知道金国内忧外患的实情以后,主战派认为收复中原的机会终于来临。

嘉泰四年(1204年)正月,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其他抗战派官员也先后表示了类似的意见,有人即劝权臣韩侂胄乘机攻金以收复中原,建盖世功勋。

韩侂胄

同年二月,建韩世忠庙于镇江;五月,追封岳飞为鄂王,大力表彰两位抗金名将,以鼓舞士气。开禧元年(1205年)七月,权臣韩侂胄终于由幕后走上前台,任平章军国事,权位在丞相之上。次年四月,又追夺奸臣秦桧的申王爵位,取消忠献谥号,后改谥谬丑,全面否定对金乞降求和的国策。

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北伐中原的战争,金国虽受蒙古侵扰,但还未至危急存亡的程度,南宋选择进攻金国的时机也为时尚早。但开禧北伐确实为爱国人士所称颂,即使曾遭韩侂胄打击的章颍,也呈上所撰《刘岳李魏传》,以达到“可传于百世”,“张大国家之威”,“几成功于今日”。

在北伐战争进行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称颂:“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不仅奋勇参加北伐的进程,还作词称:“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明确地表示支持北伐中原的战争。

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任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镇江都统制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副都统制皇甫斌为副招抚使,摆开了全面攻金的态势。

南宋攻金,出乎金的意料,金布置在河南、淮北的金军,志在以守待援,金统治者也曾误以为南宋军力强大,在占领河南后还可能北上进攻金首都中都(今北京),因而进行了多种防御措施,甚至考虑设置一条西起今河北石家庄北,东到天津南的东西防线,兼以进援河南的金军。

但是,南宋军队大多战斗力不强,又缺乏战斗意志,尽管是主动进攻,但遇金军出城接战,或有金军来援,不论多少经常是一战即败,甚至未战先溃。而被寄以厚望的四川吴曦,不但没有进攻金军,相反于同年六月暗中向金投降,受金封为蜀王。

金遂置川陕边境于不顾,集中兵力于东、中两路。十月,金军渡淮南侵,宋金形势随即逆转,楚州、六合、庐州、和州、襄阳等城先后受敌,已改任镇江都统司中军统制的毕再遇奉命救援楚州时,盱眙的宋军不战而逃,毕再遇只得回军打败占领盱眙的金军,因功升为镇江副都统制。

毕再遇

毕再遇再次援救楚州时,金军已围攻和州,宋将周虎率部拒战,金军又攻占真州(今江苏仪征),造成临江的形势。迫使毕再遇再次回军以拒敌,而都统制郭倪因救援六合被金军打败,已弃扬州南逃。毕再遇率军坚守六合,多次打败进攻的金军,,并追击至滁州,俘获大量军需物资与骡马,宋廷随即升毕再遇为都统制、接替郭倪指挥准东抗金战争。

但是,南宋指挥两淮军事的宣抚使丘密已受命遣使向金求和。金亦有和意,随后即逐渐退兵淮北,淮南仅占领濠州一城,以保持准河渡口,便于南宋拒和时渡淮南侵。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初,宋廷改命知枢密院事张岩,接替丘密任督视江淮军马,实际是处理向金求和事宜。同月中旬,曾被韩侂胄寄以厚望的吴曦在金的诱降下,公开宣布为金的傀儡伪蜀王,金章宗得意地说:“吴曦之降,朕所经略。”

吴曦的降金使韩侂胄的威望严重受挫,吴曦被杀的消息并未能使韩侂胄改变向金求和的意向。礼部侍郎史弥远勾结宁宗皇后杨氏(因韩侂胄曾不赞成立她为后),伪造宁宗密旨,指令殿前司长官夏震将权臣韩侂胄杀死。

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为向金表明屈膝求和的诚意,恢了奸臣秦桧的申王爵位与忠献谥号。九月,宋金和议签订,史称“嘉定和议”。改金宋叔侄为伯侄关系,岁币由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增为各三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还各多五万两、匹,另有一次性的犒军费(战争赔款)三百万贯钱,这是历次和议中所没有的,是宋金间最屈辱的和议。

宋王朝那些奇葩事(五十八)

宋王朝那些奇葩事

(五十八)

宋高宗禅位之迷

宋高宗赵构发现他所信任的秦桧,势力越来越大,甚至成了天下只知有秦桧,不知有高宗的局面。秦桧一党遍及朝野,整个朝廷都得看秦桧的脸色办事。此时,秦桧和金人的关系也让高宗望而生畏,金人甚至明确提出,不能擅自换下秦桧。为了这可怕的金人,高宗只能强压心头火,等待秦桧一命归西。1155年12月22日,秦桧病死。

公元1162年,56岁的宋高宗忽然提出要禅位。当时高宗身体状况十分好,对于他的禅位,不少人反对。特别是右丞相朱倬,甚至提到,北宋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宋徽宗禅位。但高宗还是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理由,禅位给了太子。南宋此时,正是鼎盛时期,宋军在虞允文的率领下,于采石矶大败金兵。金人内部发生动乱,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所杀。因此,高宗的禅位,在 历史 上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赵构从一当上南宋这个倒楣皇帝,便从没轻松过。此时的他想把担子卸下来,自己享点清福。也有说是赵构无亲生儿子,自己帝位坐得太久,怕养子生怨。一旦太子生怨,发动宫廷政变,自己脸上无光,于国家也不利,故早退下来,让养子放心。我想,后面一种说法比较可靠。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宋高宗诏告天下,以皇子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昚。六月举成禅位大典,赵昚正式即皇帝位,这年,赵昚三十六岁。从时间段看,赵构怕养子生怨的理由靠得住些。因为此时的赵昚,在皇子的位置上已生活了三十来年。从赵构禅位后,仍在操纵着国家权柄来看,赵构根本不是厌倦政事。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宋高宗赵构必须善待太祖这一支后人,因为太宗这支,全被金人掳出金国,终生没能归国,这些人对赵构怨气是很大的。据《宋史》记载,早在1143年,绍兴和议的第二年,也就是高宗生母韦太后归国的第二年,金人就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特别是为了掩饰他生母韦太后,在金国嫁夫生子的丑闻,一直不予回应。我在某一资料上看到,有一北宋被金人掳去的公主,不知怎么逃回了南宋,赵构怕韦后的丑事败露,硬说公主是假冒的,打入大狱。 高宗及早禅位,赢得了宋太祖这支族人的好感,他的身后名也只能靠太祖这支来维护了。

宋孝宗在南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主要成绩是为岳飞平反,剥夺秦桧官爵,清除秦桧奸党。当然清除秦桧奸党,为岳飞平反,肯定是经过太上皇赵构同意了的。可见赵构早想清除秦桧一党,为岳飞平反,只不过放不下身段罢了。

宋孝宗是一个坚定的抗金主义者。1163年正月,改元隆兴。后起用老将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准备北伐。赵构知张浚才能不能匹配此任,加上条件尚不成熟,极力劝阻。

张浚用兵,结果被金兵打得大败而回,损失惨重。在这点上赵构的看法还是对的。后孝宗一起想着北伐,但他信任的臣子虞允文一直认为,目前北伐条件还不成熟。后虞允文病死,孝宗彻底失望,从此再没提及北伐。

没有了雄心壮志的孝宗开始追求享乐。

1187年,宋高宗赵构病逝,享年81岁。

1189年,宋孝宗以“年来稍觉倦勤”为由,内禅于第三子赵惇,是为光宗。孝宗在位27年,而只有二年,没在太上皇赵构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