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赵佗并没有救援秦国的意愿,他已经定下了割据岭南、自立为王的计划。中原动乱之后,他封闭了边关,除掉了与他不一心的秦国官吏,在岭南当起了土皇帝,另外,赵佗也没有能力救援秦国,当时中原反秦义兵上百万,秦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人心,赵佗去救援秦国,也是自取灭亡。

赵佗为什么不救秦国

秦始皇在临终前嘱咐赵佗,一定要去守住南方,也就是当今福建,广西,广州,香港,澳门,这一大片地方。秦始皇说:“这南中国的大门,必须守住,我给你30万军队和20万老秦人(原本秦国的老百姓。),你去汉化这些地方百姓。(当时这片地称作百越,秦始皇临终前刚打下来没几年,赵佗的军队正在镇守那里。)这样华夏民族无论再怎么内战,这一片土地都属于华夏,不会落入其他侵略者的手中。秦国扫六国时,有80万虎狼之师,但50万和赵佗一起去汉化南方的人了。还有30万和蒙氏兄弟在长城守匈奴。和项羽打仗的是刑徒军20万人,(犯人,给秦始皇修皇陵的。)在城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军队,这才导致秦国在一夜之间被灭。

赵佗为什么不救秦国?

实际上以当时赵佗的实力来看,他也很难阻止项羽、刘邦大军,而且自己有机会称帝,也就不必冒险回救秦国。

在古代历史上,成为皇帝的方式无非这几种,要么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成为开国皇帝,要么是继承自己父亲的皇位,比如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要么就像王莽和李自成一样造反成为皇帝。

可是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成为皇帝的方式就很奇葩了,用生命来熬,如果当时不能称帝,他就等待时机,等到当时的皇帝都死完了,那他就可以成为皇帝了,这个人就是秦朝的将军赵佗。

赵佗出生于河北正定县,年少时期的经历已经无可查询,只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开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其中十万留在岭南之外,另外十万驻守在广东番禺一带,还有三十万派去和越人作战,经过三年的战争,虽然击毙了对方的首领,可是主将屠睢已经战死,而赵佗却活了下来。

任嚣赵佗为什么不回救秦国呢?

关于赵佗为何没有在秦朝灭亡之际回国救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也都知道此时的秦朝气数已尽,即便是率领南征的大军返回,也改变不了秦朝灭亡的局面;但是历史上同样有另外一个传闻,那就是秦始皇当初给驻守岭南的将领赵佗留下过一个诏书,让他务必为华夏守住这这南大门,无论秦朝发生什么事清都不要回去支援,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也有人猜测任嚣跟赵佗不会去支援是为了保存实力,选择继续攻打南越这个地方,后来赵佗夺得军事大权,在南越地区当上了一个土皇帝。

关于任嚣跟赵佗为何率领大军南征就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说起,他当时为了扩张疆土并防止匈奴的入侵,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战役。其中第一个就是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上击破匈奴,并修筑长城,镇守边疆的事情。可是随着蒙恬被赵高等人害死之后,由王离担任这个职务。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作为主将的王离率领大部分士兵南下平乱,却在巨鹿被项羽消灭。

除了镇守边疆的三十万大军之外,秦始皇还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进入到岭南地区,想要平定百越部落。可惜的是,那里基本都是深山老林,林中还还有不少的沼气,导致不少士兵才到那里的时候就因水土不服或者中毒生病或死去。

就在中原发生战乱的时候,任嚣不幸得了病重,跟赵佗共同商量割据岭南,以此来避战乱,不得不让赵佗掌握大权。等到任嚣不幸去世之后,赵佗不但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还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自称南越武帝,创立了所谓的南越国。并在汉朝建立之后,归顺了汉朝。

秦朝灭亡之际,蒙恬和赵陀去哪里了?为何没有救国?

秦朝灭亡之时,蒙恬已经在此前被二世胡亥赐死,赵佗则在南越地区自立为王。赵佗之所以不救秦国,是因为他看到秦朝大势已去,不愿再为秦朝效力,而是选择了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一、蒙恬之死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蒙恬得到他的信任与重用。为了抗击北方匈奴入侵,蒙恬曾带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大规模讨伐匈奴。后来,蒙恬又组织人力修建秦长城,并长期驻扎北疆。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因为劝谏秦始皇应该善待百姓,尊崇儒道,秦始皇大怒,把扶苏赶出京城,让他到遥远苦寒的北疆前线协助蒙恬戍边。扶苏到达北疆后,得到蒙恬善待,两人齐心协力,镇守边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二世胡亥登基。胡亥认为公子扶苏和蒙恬是一伙的,于是伪造了一封秦始皇的遗诏,在诏书中数说扶苏与蒙恬的种种“罪过”,赐死二人。扶苏和蒙恬就此自尽而亡。一代名将没有死在为国御敌的疆场上,却被自己人逼死,胡亥此举可谓典型的“自毁长城”。

二、赵佗割据南越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朝派遣屠睢和赵佗带领50万大军南下,平定了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并在当地设立南海郡,赵佗担任地盘最大的龙川县的县令。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而死,赵佗成为南越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当时秦朝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灭亡之际,中原地区群雄混战,天下大乱。赵佗眼看秦朝即将灭亡,大势已去,于是不愿再为秦朝效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在南越地区割据称王。他下令各地守军“绝道聚兵自守”,切断中原通往岭南的各条交通要道,建立起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

秦朝有蒙恬和赵佗这样的人才,却不会使用,虽不欲亡,其可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