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鲁迅在1904年9月到1906年3月曾去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他最初在东京求学,因看不惯清国留学生的作为,于是转到仙台,在仙台期间,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到匿名信的侮辱,后来在看电影时,影片中是日本战胜而过的情形,却有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砍头时,围看的中国人却叫好,从那以后,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推广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

为什么鲁迅弃医从文了?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1、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藤野先生》篇早已有过阐述。大致是说在仙台学医的课堂上,教室里放映的幻灯片上显示一群中国人看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杀的同胞而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2、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强烈地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于是,鲁迅那是的意见变了,告别了藤野先生,走上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文学革命道路。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与匿名信事件之后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最初在东京求学,因看不惯清国留学生的作为,于是转到仙台。

在仙台期间,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到匿名信的侮辱,后来在看电影时,影片中是日本战胜而过的情形,却有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砍头时,围看的中国人却叫好。

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扩展资料: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如下:

1、根本原因:在当时的国人内心是扭曲的,并且麻木不仁,所以当医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也救不了国人。

2、直接原因: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幻灯片,在幻灯片里面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在场的中国人却津津有味的在观赏,这给了鲁迅很大的触动。

经历

1906年,鲁迅从仙台医专退学后,到东京和周作人一起翻译外文作品,结成《域外小说集》两册,这只能算曲线唤醒民众,并且效果不好。据鲁迅在写给增田涉的信中回忆,两册书在上海和东京寄售不佳,结果“大为失败,第一集(印一千册)卖了半年,总算卖掉二十册。印第二集时,数量减少,只印了五百本,但最后也只卖掉二十册,就此告终”。

之后鲁迅回国做教师、公务员,直到十多年后,在钱玄同的催促下,小说《狂人日记》问世,鲁迅才算正式出道,开始以文学唤醒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