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年10月,元军军从高丽合浦出发,开始东征。由于孤军深入,将士们都疲惫不堪,后勤辎重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充。元军副元帅刘复亨中箭坠马,统帅忻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元军返回驻地当晚,台风来袭,元军的战船大多被毁坏。1281年5月,忽必烈命令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日本在夜晚用小船偷袭元军船只。导致元军始终无法成功登陆,还不时遭到日军的骚扰。元军的船只大多被毁坏,粮食也基本上快吃光了。元军发现水上盘旋其像龙一样的水柱,海水散发出硫黄气。从来没有见过这等恐怖现象的元军军心涣散,根本没有进攻的胆量。8月1日夜,突然台风大作,元军的战船都被破坏,沉入海底,许多元军士兵被溺死,尸体堆积如丘陵。事后,残存的元军推举张百户任主帅,打算造船逃回国内,但被日军攻杀,大多战死,两万多人被日军俘虏。这一次东征比第一次失败得更惨烈。

元朝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元朝先后两次跨海击日寇,不过均失败而终,第三次只提议了,并没有付诸行动。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征日之军多为南宋、高丽降军,军心未附,战斗心不足,而蒙古骑兵在海上作战并非其所长;其二、两次征日均遇到了台风,大军多数葬身于海,后劲不足;其三、日本以小中华自居、抵抗十分顽强,战斗力也强于南宋降军。

元朝曾经攻打过日本,为什么都失败了呢?

忽必烈南征北战从无敌手,可谓威霸之气盛于四海,今日本一海外小国竟然对他不理不睬,还把他当蛮夷酋长看待,故十分盛怒,决定以武力征服日本。

蒙古军对日本征讨的梦想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准备不充分,攻打日本应选择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主要是避开台风季节,战前对日本周边海面地利地貌进行仔细侦查,应该只有两次,都遇到了台风,船队损失惨重,加之日本当时并没有什么值得觊觎的,而元朝已经坐拥中华,开始贪图享乐,不愿拼命了。

突然恶略的天气救了日本两次,两次飓风击毁了元朝的战船,这也是日本所谓的~神风一词的由来,他们说是天照大神刮起这股神风救了日本!

日军战斗意志顽强,坚决抵抗,给元军也造成了不小损失,刘复亨受箭伤,元军撤至船上。当夜意外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忻都连夜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国。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由于元日战争是元朝对外战争中少有的败仗,使得在各种文献中多有提及,元军虽屡胜,然兵疲箭尽,刘复亨受伤,不敢深,只得撤还。十一月二十七日,登舟欲归,其夜风涛大作,战舰触礁多坏损沉溺,军士不还者无虑一万三千余人。

但从高丽的记载和日本的记载来看,当时的忽必烈是要求日本投降,成为其体系之下的一个还保留建制的附属国。即称臣纳贡。

忽必烈就有对高丽使者李藏用说过“尔国于宋,风顺则可两三日至,日本则朝发夕至,此汝国与蛮子人之言也”。第二年,又说“以人言,耽罗海道往南宋、日本甚易”。

元朝出兵讨伐日本为什么会失败?

唐朝白江口之战以来,中日一共爆发过5次战争,日本赢二场,中国赢三场。然而,在中国失败的元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元日战争之败却让人难以理解。原因很简单,这两次战败,都非常巧合的遇到海上台风,大量船只被摧毁,一夜之间元军损兵无数,最终兵败日本。

正因如此,摧毁元军战船的台风,后来被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神仙派出台风挽救日本。二战期间,日本用来对抗盟军的神风特工队,源头就在于元日战争。

按理说,宋朝国际贸易极为发达,造船技术也不差,虽然无法横穿太平洋,但活动在日本附近海域问题不大。那么,难道真有“神风”帮助日本?如果不是的话,元军兵败日本的真相,又会是什么?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专家考古了海底元朝沉船,揭开了这一历史悬案。

元日战争爆发有两次,分别在1274年、1281年,最终都败给了台风。

1274年,元军(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在日本博多湾登陆,进展还算顺利,但因副帅刘复亨中箭受伤,加上多数将领高估了日本数量,认为国内援兵未至,撤到海上会更安全,于是总司令忻都下令撤军海上。然而没想到的是,当晚一场海上台风,吹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元军损失惨重,由此撤军回国。这一次,元军前后损失1.3万人,多数死于风暴。

1281年,南宋灭亡,忽必烈组织第二次征日(见下图),规模非常大,总兵力高达14万。这一次,元军兵力雄厚,多路进攻,但日军节节抵抗,元军进展不利,最终弘安之战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战”之后,元军被赶到了船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元军又遭遇一场台风,结果元军舰队大部分船只,又一次被吹翻。这一次元军损失严重,估计接近10万,由此不得不撤军回国。

两次遭遇相同问题,这不禁让人怀疑,忽必烈到底懂不懂军事,懂不懂跨海作战?

以上就是忽必烈征日的二次兵败,虽然日本战斗力被低估,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次失败主因都是台风,导致元军出现重大损失。那么,难道日本真有神风护体?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专家考古了海底元朝沉船,揭开了这一段历史的真相。

1981年,在日本高岛附近海底,美国得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大学的考古学家兰德尔·佐佐木,组织人手打捞出700多块蒙古战舰残骸,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佐佐木:很多蒙古战舰龙骨上的铆钉过于密集,甚至有时在同一个地方有五六个铆钉。这说明,这些肋材在造船时曾反复使用,而且很多龙骨本身质量就很低劣。

显然,这不仅是大量使用旧木料造船,而且龙骨本身质量低。

佐佐木研究之后还发现,战舰残骸的碎片没有一块超过3米,大多数碎片都在10厘米到1米之间。

因此,学者推断征日船只的建造,应该采取了类似新安古船的一种“鱼鳞式”船壳结构形式,说到底船壳板之间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

关于这一点,有学者分析认为,元军使用的是在内河航行的平底船,而不是航海用的海船。

这种方式造船,速度会比较快,但负面效应很明显,就是一旦遭遇巨浪拍击,就非常容易碎裂。当然,在内河行驶时问题不大。

另外,打捞出的残骸显示:做工粗糙,拼接之处,显得非常粗糙随意,甚至有的地方是用胶水黏合。

管中窥豹,从这一考古发现不难看到,元军舰船质量的确不过关。史书上虽然没有详细记载造船过程,但相关记载却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第一次征讨日本之前,忽必烈给高丽发布命令,要求6个月内制造战船900艘:大舰可载千石或四千石者300艘,快速舰300艘,汲水小船300艘,规定正月十五日动工,限期完成。显然,忽必烈不懂海军,6个月造900艘,且是跨海作战的战船,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比如海船制造,木料非常重要,甚至需要阴干几十年,因为木料中含有水分)

当然,史书记载君臣协力一切和谐,唯一不和谐的地方是第二次征日准备工作。1281年征日规模更大,需要舰船更多,所以除了高丽提供之外,重点还要南宋故地制造,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蒲寿庚也有造船任务。

忽必烈下旨让他造船200艘,但实际上他只造了50艘。蒲寿庚上书含蓄的声称,造200艘超出了承受能力,不过这一点被忽必烈无视了。

如果结合这些史料记载,再联系美国学者的考古发现,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何出现“用旧木料造船”、“龙骨质量低”、“使用内河造船方式”等问题了,原因就在于要追求速度,满足忽必烈的数量要求,所以匆忙之间敷衍了事,而不是追求质量。

尽管如今无法确定这两场台风的具体强度,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造成元军征日失败的关键,不是日本人口中的神风,而是船只质量问题。由于船只质量不堪一击,所以才造就“神风”的神话,否则元军即便不能灭掉日本,也应该可以全身而退。

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两次征日行动来看,包括忽必烈在内的蒙古帝国高层,对海军真是一无所知,甚至有了一次惨痛经历之后,依然没有吸取教训,以为渡海作战,只要有船即可,却不知海船制造,远比内河船只复杂的多,所以下达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匠无奈只能敷衍了事。

1286年,忽必烈想要再度征日,但因对越南作战造成国力匮乏,所以就此作罢。史书没有记载忽必烈有没有吸取教训,如果依然原先态度,估计第三次征日依然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