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2017年6月30日晚间公告称,股东HK于6月29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3010.16万股,占总股本的0.34%,减持均价每股12.63元。Giovanna自2月14日至6月29日已累计减持2.10亿股,占总股本的2.4%,且不排斥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此次减持后,Giovanna持股4.37亿股,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就因为它一直处于减值的状态,所以很多人说它是减持王。

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是有很多的企业都是能够让自己抓住时代的机会的,而且也能够让自己不断地去追赶上时代的潮流,让自己勇于创新,而且也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能够去发展自己,也能够让自己去拥有更多的竞争机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分众传媒在之前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了,而且也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分众传媒,并且也是十分看好分众传媒的发展。但是分众传媒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分众传媒没有选择好自己的定位。

其实我觉得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之所以开始走下坡路了,就是因为分众传媒不能够让自己有个比较好的选择,而且也没有选择好自己的战略定位。这也就是意味着很多时候分众传媒可能会被自己的定位所误导,而且也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分众传媒不能够追赶时代的潮流。

当然我觉得还一个原因就是分众传媒是不能够让自己去追赶上时代的潮流的,而且也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行为。很多时候分众传媒可能不能够让自己去发展自己,并且也不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不能够让自己去勇于追赶时代发展的潮流。

三、分众传媒不能够创新发展。

当然,在我看来,我认为分众传媒也是不能够让自己创新发展的。因为分众传媒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创新思维,而且也不能够不断的去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因此很多时候其他企业的创新了,而分众传媒却不能够创新,这就会导致自己走下坡路。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分众传媒香港上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1、分众在香港上市,谈不上利好利空,相反偏利空多一点,假如港股发行价格和我们差不多,那还可以双向选择,假如港股便宜,是同一公司,大家就会选择港股,所以这段时间只会打压价格,为在港上市铺路,公司也会尽力降低两市的价格差距。
2、分众这次海外融资的目的是利用境外融资发展海外业务。目前韩国及新加坡的海外业务已实现盈利。公司已经成功证明了分众模式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可快速复制,公司长期看好海外业务的发展潜力,将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业务布局。分众海外目标:在东南亚市场覆盖5亿人口,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分众传媒是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分众传媒,即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活圈媒体的开发和运营。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为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销商是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保荐人是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002027。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26日,控股股东是Media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实际控制人是江南春,总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
3、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Media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关玉婵等。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创电梯媒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品牌引爆力的媒体平台”,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苏宁、华为、美赞臣、小米、今日头条等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分众传媒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分众传媒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

这话好像是被套的节奏!!

小散能做的也只能是顺势而为!!

请看图!


这是日线图!!

从图我们可以看到在2022年1月5日开盘竞价的时候高管减持了!


高管的眼光永远雪亮!!

区间统计至今跌幅18.47%一股跌了1.57元!!随着头的跑路!大部队撤离!目前早就不在是庄家高度控盘!97.7%都是套牢盘!93.11%都是小散!剩下胃游资!

这就是目前现状!

当然股市就说故事都是逗你玩!

一个故事猪也能飞上天!!这也许就说A股的魅力!




招商证券怎么查自己总盈亏?

在行文之前,我想先声明,这不是一篇有攻击性的稿子。今年业绩最差,是一个客观的描述,而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定语。
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如果没有做好一两年业绩不太好的心理准备,大约是不够合格的。
业绩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的,也有自身的,很多时候也未必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本文不在于批评指责什么。纯粹是想在今年这样一个震荡又特殊的年份里,从微观层面去看看优秀的基金经理在逆境中,是如何思考和操作的。
一、支付宝金选是什么?
支付宝金选是支付宝理财智库和中国证券报联合挑选出的一份基金名单,被选中的基金在支付宝里会出现一个亮闪闪的金标,非常的霸气。支付宝金选分成三个区,安稳理财区、稳中进取区、金选好基区,分别对应3%左右收益的短债产品、固收+和偏权益类的基金。
金牛奖在我看来,有的时候还是圈内的自嗨。支付宝金选是很接地气的,会极大程度上的影响投资者的选择。全市场大几千只基金,能打上这个金标的,也就不到两百只,可以说,支付宝金选是基金界的最强王者了。
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名单是颇为强大的,我挑两个我熟悉地讲两句。
招商证券的任瞳团队在基金研究上做得很深,年初他们有一个调研200+基金经理的活动,产出了很多纪要。有兴趣的也可以去找一下他们的那个研报《中国公募权益基金经理风格核心池》,我觉得对框架式的掌握中国主动权益基金池有很大的帮助。
林国怀是兴全的fof基金经理,他的兴全安泰养老系列产品真是做得好。他把做fof比喻成足球场上的教练,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求这只基金队伍中既有前锋,也有中场和后卫,还有守门员。林国怀产品的特征就是均衡、稳健,其实是适合普通老百姓理财的,如今的管理规模也突破300亿了,是管理规模最大的fof基金经理。
其他人也都是很厉害的,总之,这个评委席还是很强的。我听说支付宝的基金评价中心这两年招兵买马,已经颇具实力了。
虽然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团很好很强大,但这个名单有一个值得诟病的地方。就是按周来调整,对成分有调入调出,这就很容易造成追涨杀跌。作为一个三方推出的榜单,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销售导向,这是很大的问题。
给到最好宣传位置的支付宝金选产品,往往是最近业绩很好的权益类基金经理,然而在市场的风格轮动之下,基民很容易就买入后追高了。相对而言,支付宝金选中,那些固收+类产品,因为不需要考虑市场风格问题,往往推荐的质量更高。
二、今年业绩最差的支付宝金选基
截至本周五,今年全市场业绩最差的权益基金收益率在-25%左右。整理了目前支付宝金选基金中,业绩最差的十只产品(华安基金陈媛有两只,合并在一起了),业绩最差的是东方红产业升级,年内-15.45%。
这份名单里没包括今年被调出金选的基金,业绩不够好,还能被金选留下来,那都是有些说法的。
刘彦春、张坤、王宗合、胡昕炜四位消费天王悉数在场,易方达消费精选没被纳入支付宝金选,否则年内亏了12%的萧楠也会出现在这份榜单里。这充分说明了今年市场对消费的不友好,去年还是YYDS的赛道,今年就把大佬们逼得人仰马翻了,投资真的不容易。
其实整体来说,这份名单都偏消费,曲扬、陈媛、骆帅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消费标签。曲扬年初还发了一只规模颇大的6个月持有期基金,如今年内亏了快20%,销售渠道可谓是怨声载道。
去年还风头正劲的杨瑨今年也失去了光彩,中概股+消费的组合今年属实是拉胯。汇添富会在基金经理业绩出彩的时候让发新基金,这其实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杨瑨年初也是发了好几只大规模产品,好在新产品今年还行,盈亏边缘徘徊。
王延飞和韩东在这份星光璀璨的名单里,显得有些质朴,他们来自东方资管,这家基金公司一度在基民中颇有人缘。今天东方资管在褪去网红基金公司的色彩,对普通基民而言,王延飞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三、王延飞做了什么操作?
曾几何时,东方红是基金圈媒体的流量密码。陈光明、林鹏星光闪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是圈内人讨论的焦点。东方红引领的封闭期基金潮流,甚至可以说是公募这一轮狂澜的起点。
如今,一轮轮激烈的人事变动后,东方红的星光是有所黯淡的。王延飞在当下的东方红权益基金经理里,是很重磅的存在。
王延飞的在管规模达236亿,是东方红规模仅次于孙伟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自2015年6月出任东方红产业优势以来,一年、三年、五年的金牛奖拿了个遍,不可谓不优秀。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2%,这个成绩是很拿得出手的。
作为东方红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王延飞的投资很有东方红气质,价值、均衡、长期。王延飞的换手非常之低,持股周期也很长,自他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就一直坚定持有伊利股份,万科、美的、华域三只白马股也都持有了15个季度以上。王延飞的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长期在55%左右,是偏集中的,这与他对持仓置信度高的理念是统一的。
撇开15年的股灾,王延飞的历史最大回撤是2018年,最大回撤在30%左右。那时候大环境不好,王延飞拿满了一手大消费:伊利、美的、万科、青岛……纯纯扛过了2018年,等来了后面的大反弹。
总的来说,王延飞是一位经典的东方红基金经理,践行价值投资、配置均衡、言行一致。
然而,这一轮调整,王延飞已经在历史最大回撤边缘了,从高点下来已经动态回撤了26%了。王延飞这次还能像上次一样,熬过去么?
先复盘一下王延飞今年的具体操作,最后我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未必严谨正确,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供参考。
王延飞确实是不太关注市场风格的,在去年四季度市场上那么多炙热概念的时候,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底仓:伊利、美的、万科、海康和保利,这些都是他持有了数个季度的股票。所以比较能够反馈王延飞判断的持仓是: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巨人网络、百润、分众。
总体来说,依然是践行了在市场上寻找优秀的机会,那种年化15%左右的优秀机会。
今年一季度是个过山车的行情,茅指数冲刺回落,消费、医药开始低迷。在一季度底,王延飞清仓了保利,降低了对地产的头寸。剁掉了低迷的巨人网络,这笔交易显然是正确的,巨人后面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暴跌。
王延飞在一季度买入了洋河股份,需要说明的是,王延飞虽然总体上偏消费,但其实对白酒的配置一直比较低,历史上没有赚到过太多白酒的钱。
然后就是买入了智飞生物,这里需要了解的背景是,智飞生物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在医药上配置最重的股票。王延飞自己曾在采访中,强调过医药是自己的短板,会去找机会补齐。在医药行业回调的背景下,买入公司最推荐的医药行业,算是一种开拓吧。
二季度报显示,王延飞大幅减持了华鲁恒升、荣盛石化、美的、万科。前两只股票属于大炼化中管理层比较优秀的公司,要说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倒好像没有。可能的原因要么是价格不合适,要么是认为周期品要见顶。后面两只股票其实属于王延飞的压舱石,果断地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减持,应该是对地产长期萧条的预期。
相对应的,王延飞大幅增加了对分众传媒、洋河股份的持仓,这两只白马股股价阶段性的较为低迷,王延飞做了加仓处理。十大重仓里新出现了尚品宅配、鱼跃医疗、万孚生物,看起来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医药板块的布局。王延飞还在期间有一份关于鱼跃医疗的调研纪要。
这里面操作的缘由在这里就不做胡乱猜测了,因为确实无据可查。三季度王延飞没有太多大幅度的操作,也按下不表。
总的来看,之所以今年业绩拉胯,王延飞的大盘成长风格确实逆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做出的应对也似乎没有起到特别的作用,减仓的及时性和抄底的有效性,都不足。
然而,必须要说的是,王延飞历史上也不是一个以择时或者交易见长的基金经理。年内亏15%,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短期的业绩回撤,还不足以说明太多问题。
四、问题在哪儿?
王延飞太过东方红了,他的那些经典持仓:伊利、美的、华域、立讯……都有着浓烈的东方红烙印。
今年新配置的尚品宅配、万孚生物等公司,虽然也还没有太明显的业绩贡献,但在我看来,反而证明王延飞还在积极的去找新的投资方向,是好事。
圈内资深媒体小雅今年曾发文诘问东方红在宁德时代上太过强的一致性配置,质问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内部有着非常强烈且一致的投研文化,这种投研价值观很多时候是好事。但过于强烈,会不会导致大家躺在趋同的氛围里,不思进取?
东方红这些年在医药投资上鲜有经典案例,对新经济、新产业的跟踪似乎也有不足,这是需要东方红去思考的地方。完全错过CXO和光伏,似乎有哪里不太对。
王延飞管理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天天基金的讨论区里骂声一片。当然,绝大部分时候天天基金的讨论区也都是噪声,没什么意义,涨的时候夸,跌的时候骂。但对东方红这样一家备受赞誉的基金公司而言,投资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谁教你们密集发行的都是长封闭期产品呢?
长封闭期是让投资者牺牲了流动性,换取更好的收益,如果不能在投资上有更好的回报,那显然是会失去人心的。
此外,太过密集的高管离职,也提醒东方红,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股权这东西,藏着藏着,就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