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纹身,大概有两个情况:一个是囚徒,一个是兵。而在古代,兵和匪是同义词。所以,中国对于纹身的歧视大概来源于此。在加上,以前香港电影里的古惑仔多少纹身的,所以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为什么大家普遍对有纹身的人有偏见?

普遍对纹身的有意见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是电视电影看多了吧,总觉得纹身有纹身的人会是一个不良少女或者是不良青年。

毕竟在中国也好,在外国也好,纹身的人都是比较狠的,因为在纹身它是需要忍痛的,特别是无麻醉的纹身,它的痛感其实不比一些手术的浅,一些能忍受纹身这种痛感的人来说,它至少是比较有耐性,也比较有狠心的。

而纹的比较霸气的图案的话,它可能会让人产生——这是一种黑社会——的感觉,这是对于男孩子的说法。像有些纹了左青龙右白虎,或者直接纹一个大英文,一头狮子,这些在男孩子的形象里面,比较让人胆战心惊,因为就觉得这样子的就是一个坏小子,不是什么好青年。

而对于女的来说,她可能会因为比较漂亮,会加一下自己的魅力去纹身,但这类纹身的话会让人觉得很轻佻的一种感觉,虽然纹身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讲可能会增加她的魅力,但是在有一些有色眼光的看法里面,它或许是一种比较不良妇女的一种代言,一个代表,反正不是什么正经女子,在大部份的人眼里。

所以说我大家可能普遍会觉得对纹身的人有意见,这应该是一种古板的说法,但是毕竟纹身的兴趣也没有几年,所以能忍受这种纹身的人,性格上还是比较鲜明的,他的个性上至少不会那么的好说话,所以对他有偏见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行为。

为什么大家对纹身有偏见?

为何中国人对纹身有偏见

儒家:

儒家文化一直对纹身持批判态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也”这句据传是孔子所说的名言至今仍深植在中国人的基因中,连掉落的头发、减掉的指甲都得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你竟然去纹身,你说你能是好人吗?断发纹身,那是蛮夷干的事好吗!

官府:把这帮作奸犯科之徒都留下记号

导致中国人对纹身存在偏见另一个原因,是历史上纹身被作为一种刑事处罚从商周延续到明清。

为了给罪犯造成最大的心理负担古代的纹身主要选择在显眼的脸部,叫做“黥面之刑”。黥刑最开始是用刀,颜色主要是黑色,从黥刑的黥字也可以看出来。到了宋朝纹身技术进一步发展,由刀改用针刺,对犯人来说创面更小,痛苦更少。宋朝时根据不同性质的罪状所刺的位置、字样、形状也有所区别,盗窃罪刺在耳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刺在面颊或额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个方块。

当时没有洗纹身的技术,一旦获刑这些记号就是一辈子。所以即便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遇上官差肯定是重点盘查对象,普通人也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人有前科。“纹身”是坏人的标志。

唐宋:胡服斗茶赛纹身

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纹身也不全意味着是坏人,在开放的唐宋部分时期纹身甚至成为举国上下竞相效仿的时尚潮流。唐朝“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市坊里出现了专业的纹身师“札工”;《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中记载了白居易的一个铁杆粉丝叫葛青川,在脖子以下纹了偶像30多首诗;宋朝时举办过纹身界的全国性比赛“赛锦体”,通体花绣的浪子燕青得过数次冠军。

纹身:我不是“非主流”

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纹身正被越来越多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群接受,纹身也不再是时尚男女的专属,而不同群体的加入为现代纹身融入更多时尚元素,新派黑暗、3D镂空、国画写意、浮世绘、小清新……在世界范围内纹身从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现在的主流文化。

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好多人对纹身的人有偏见?

的确,社会上很多人对纹身的人有偏见,我觉得这个与社会并无太大直接的关系,而是与自我的认识有关。这些对纹身持偏见的人,是因为他们都没办法成为你。成为一个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你。成为一个不靠皮肉面相就能获得尊重的你。成为一个无视世俗,目空与你无关的人的眼神的你。不管你是纹身也好,单身也好,同性恋也好,环游世界也好,但凡你有那么一点不同,他们就想拉你下来,想捏造你的骨头,想揉碎你的肌肤,想塑造一个个一模一样的他,一个没有差异的他,一个让他们有安全感的他。或者是他们。

为什么这个社会对有纹身的女孩偏见这么大

其实,这个主要是纹身人士的整体素质照成的。纹身算是亚文化的一种,我不否认纹身群体里面有非常优秀的人士,但整体上纹身群体独行特立、往往和烟酒、黑帮、暴力等联系在一起。这些与主流文化有太多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在主流文化价值观里面,是负面的。具体不举例子,你看欧美黑帮、警匪类的电影,你可以到看主流文化对纹身群体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