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用研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研究能力上,那么心理学对交互的优势则分散体现在对交互原则的理解上和对交互细节的把握上,与其他设计都有各自的经典标准类似,交互也有一些原则可循,比如说苹果的产品好,除了赏心悦目的工业设计,其系统的简单易用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此出色的系统正源于一套优秀的设计原则。

心理学优势是什么,有用吗

不是心理学优势,而是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是一个人在从事实际活动所具有的积极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包括情感优势、认知优势和意志优势。例如,狭路相逢勇者胜。

儒家对心理优势的概括很经典:仁、智、勇。仁者不忧,胸怀天下;智者不惑,掌握规律;勇者不惧,舍生取义。

心理优势包含丰富的内容,明确自己具体的心理优势,对于职业生涯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的第一大优势力是什么

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开始划分“优势力”的年代,心理学主阵营已经从原本的欧洲转向了美国。而在美国心理学界,被称为“第一大势力”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这也是当时追求实用主义的美国学术界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因为行为主义只注重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且强调通过外在环境如何调整个体的行为变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心理学能够“落地”。所以,在认知学派兴起之前,这一直是美国心理学的主流,故称“第一势力”;

之后精神分析学派被弗洛伊德带到了美国,但由于其追求潜意识的深遂理论与厄长的分析过程、尤其是缺乏实证的经验主义分析,为美国人所不喜,故次于行为主义被称为“第二势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精神分析和一些社会心理学派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了关注个人自我需要和价值、注重内在力量成长与关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他们认为人不是一个动物、也不是一架机器,不应该被机械地进行研究和拆分,由此抨击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斥责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而主张积极地看待人性。通过几轮学术辩论以后,人本主义终于被心理科学接纳成为一个新的流派,也被称为继前两者之后的心理学界“第三势力”。

心理学里的交互分析理论是什么?

交互作用分析简介(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

自我心态:根据Berne的理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这些自我心态包括家长、成人、孩童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运用(沟通或行动)其中的任何一种。家长式自我心态(Parent ego state)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成人式自我心态(Adult ego state)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来更新决策。儿童式自我心态(Child ego state)反映了由于童年经历所形成的情感。它可能是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如同真正的孩童一样,具有孩童心态者希望得到他人的批准,更喜欢立即的回报。

交互作用的类型:交互作用可以是互补式的或非互补式的。在公开交互作用中,如果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则交互作用是互补式的。如果用图表示发出者-接受者的心态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线是平行的。当刺激和反应线不平行时,非互补式的交互作用,或者称为交叉式的交互作用就会出现。当出现交叉式交互作用时,沟通往往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冲突经常是紧跟其后。

一般来说,工作中最有效的交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视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理性,降低了人们之间感情冲突的可能性。但是,互补式的交互作用也能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

生活定位:每个人往往会展现4种生活定位。在童年时代的早期,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这种人生观往往与人共伴一生,除非经历了重大的变故才会改变,因此它叫做生活定位(life position)。虽然一种生活定位往往会支配着一个人的交互作用方式,但是在特定的交互作用中,其他立场也会不时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一种生活定位居统治地位,但并非是所采取的唯一的生活定位。

生活定位产生于两种观点的结合。首先,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其次,总的来说,他们是如何看待其他人的?对每一问题的肯定回答)或否定回答间的组合,导致了4种可能的生活定位。理想的定位,同时也是在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中最可能有的定位是“我好——你好”。它表现了有益的自我接受和对他人的尊重,最可能导致建设性的沟通,有益的冲突和彼此满意的正视结果。

交互作用分析的应用:肯定(Stroking)的定义为对另一个人表示认可的任何行为。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认可,例如人们之间身体上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接触。多数工作中,表示肯定的主要方法是语言的。肯定可以是正面的、负面的或是正负面混合的。当正面的肯定(Positive strokes)被接受时,感觉很不错,有助于接受者产生良好的感觉。负面的肯定(Negative strokes)将产生身体上或感情上的伤害,使接受者降低对她或他自己的良好感觉。正负面混合(mixed strokes)则是包蛤蟆以上两者。

交互作用分析与冲突的解决:交互作用分析与冲突解决方法间有一些天然的联系。家长心态会导致强制策略的使用,孩童心态可能会缓和冲突或努力避免冲突。因为运用成人心态和正视策略立场的人更可能找到双赢的结果。同样,许多行为观点与行动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

积极心理学与优势

传统心理学由来已久,它假设人会产生问题,主要关注和研究人的抑郁、焦虑、神经质、异常、创伤等方面问题,通过介入来解决和减少这些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较多的厘清过去的问题而较难面对未来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基于传统心理学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假设个人群体和社会充满希望,主要关注和研究人的正向情绪、优势、希望、复原力、幸福感的获得,通过介入分析和寻找人类的优点与潜能,预防问题的发生,从而帮助人们创造快乐的人生、美好的人生和有意义的人生。

如上所述,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研究的会令个人群体和社会充满希望的要素之一。它协助个体对于生命感到满意、有意义感与产生因应的力量。它与天赋不同的地方在于优势可以后天培养、选择、学习以及锻炼的。

Peterson &Seligman, 2004 提出了优势分成六大美德对应二十四个特质/性格优势。

一、智慧与知识的优势

创造力

好奇心

喜爱学习

判断力

洞察力

二、勇气的优势

勇敢

坚定

正直

活力

三、人本的优势

爱与被爱

仁慈

社交能力

四、正义的优势

团队合作

领导力

公平

五、节制适度的优势

谦逊

宽恕

谨慎

自我调节

六自我超越的优势

对美和卓越的欣赏

感恩

希望

幽默

灵性

这二十四个特质/性格优势每个人都是具备的。

个体可以通过选择、培养、学习、锻炼来发挥这些优势。

优势的职能范畴不仅限于职场,更是贯穿了人生全程的功课。例如“爱与被爱”

优势理论在生涯咨询中被广泛运用,由于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已经从被动适应工作到主动学习适应变化进而发展成建构和设计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个建构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优势的辨识、运用选择、学习培养从而提高自己对挑战的因应能力,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起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