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未知”是说网络节点的数量N是未知的,不过给出一个假设N已知的算法也行。有限个”是说不需要考虑溢出/发散的问题。足够多”是说,如果你想要让每个节点先把所有节点的值记下来再求均值/和的话,那么有足够多的节点让你记不下来。网络的拓扑是非完全图,其他的如果算法需要什么假设都可以加。最弱的假设应该是每个节点都能收到其他节点发来的信息,也就是有向图里有一条遍历所有节点的环路。

excel求节点间平均值

首先我们打开要编辑的excel电子表格 如图

2

选择你要计算的平均值的数值 ,可以先选择一列或者一行 这里我全部选择 如图

3

点击菜单栏里的函数计算图标 如图

4

点击里面的“求平均值” 如图

5

操作完以上步骤,就可以计算出你想要的平均值 如图

win7如何用电脑计算器计算总和,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

win7如何用电脑计算器计算总和,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

1.启用标准偏差模式:

开启计算器 > 检视(V) > 选择"科学型" > 单击计算器左边的"Sta"按钮(此时会弹出一个统计框)

2.资料编辑:(例子:资料[25,34,13])

统计框内单击"全清(A)"按钮 > 返回计算器 > 输入资料"25" > 单击计算器左边的"Dat"按钮 >

输入资料"34" > 单击计算器左边的"Dat"按钮 > 输入资料"13" > 单击计算器左边的"Dat"按钮

(此时统计框已记录下资料[25,34,13])

3.标准偏差计算:

平均值 -- "Ave" 按钮

总和 -- "Sum" 按钮

样本标准差[不是标准差或方差] -- "s" 按钮

方差:

先求出样本标准差,然后平方,除以样本数量,再乘以(样本数量减1),才得出方差

标准差:

将方差开方

样本标准偏差和总体标准偏差有什么区别?就是计算器上的统计计算。

好像一个是估算,一个是计算就这么的简单吧,样本标准差是除以n减1,总体标准差是除以n

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值和方差

计算器都有个功能键的吧,就是把那个开启,比如有些是俺2ndf+on,萤幕会出现start标志,然后输入数值,每次输完按M+键,最后在用功能键算,就是2ndf+(+——*/)之类的好像,记不太清了

1.使用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

2.按shift键再按stat启动统计功能,在输入资料,之后按data键,如是重复(不同计算器可能会先按data,再输资料)

3.均值等初等统计量按计算器上面的相应按键即可

如果不是计算器没有统计功能,那就要按照公式自己算了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怎样计算?

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例:有一组数字分别是200、50、100、200,求它们的标准偏差。

S = Sqr(∑(xn-x拨)^2 /(n-1))

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例:有一组数字分别是200、50、100、200,求它们的标准偏差。

x拨 = (200+50+100+200)/4 = 550/4 = 137.5

S^2 = [(200-137.5)^2+(50-137.5)^2+(100-137.5)^2+(200-137.5)^2]/(4-1) =[62.5^2+(-87.5)^2+(-37.5)^2+62.5^2]/3 =[3906.25+7656.25+1406.25+3906.25]/3 = 16875/3 = 5625

标准偏差 S = Sqr(5625) = 75

如何用计算器kenko(kk-183)求标准差,方差,平均值?

1.开机之后按[MODE],[1]进入统计模式;

2.依次按[1],[M+],[2],[M+],……,[4],[M+],5,[M+],输入资料;

3.按[RCL],[6]即求出该样本的标准差,需要方差的话只需要将结果平方即可

如何用计算器求平均值??

先把计算器里的所有资料删了

然后按MODE找到SD按出SD所对应的数字

然后将你所要输入的资料一个接一个的输入过程如下(注意按一个数字要按一下M+)

1M+2M+3M+4M+......

输完后按SHIFT再按2再按1再按=就算出了平均值

三阶重节点的均差怎么求

您好,三阶重节点的均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求解:

1.首先,您需要确定三阶重节点的节点数,以及每个节点的值。

2.然后,您需要计算每个节点的平均值,即所有节点的值之和除以节点数。

3.接下来,您需要计算每个节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即每个节点的值减去平均值。

4.最后,您需要计算所有节点的差值之和,然后除以节点数,即可得到三阶重节点的均差。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谢谢您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