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不能和道德品质成正相关,一个人的智力是天生的,这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却是后天培养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与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个人心性有极大的关系,这和先天并没有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是千古名言,但是很多人在经过后天社会、家庭和渲染下,已经失去了自我,成为了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但是不能主观的说他智力低下,有的人天生愚钝,但是他的道德品质是高尚的,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之下也不放弃自己,还乐于助人,这样的人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很弱的问题:道德跟智力有关系吗?
我觉得没有关系。因为这并不是说一个人有多聪明他就有多道德。
一个人没有什么智慧,但他能够按照规定去做事,他能够为他人着想,他心地足够善良,那么他就很道德啊。
就如同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犯罪一样。而有些聪明的人做事很道德。
并没有联系啊。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见解析
【答案解析】
(1)外部因素。①家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奠基的、直接的、重要的,主要表现在家庭的气氛、家长的人格修养、家庭的教养方式三方面。②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校风和班风、教师的楷模作用、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方面。③社会因素。社会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念、社会风气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电视节目、各种广告、网络等大众传媒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榜样的作用不容忽视。④同伴群体。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2)内部因素。①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②态度定式。态度定式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③道德认知。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④智力因素。研究表明,智力程度与品德的发展呈正相关。⑤受教育程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提高。此外,个体的年龄、情绪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智力方面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哪一个更重要呢?
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孩子没有好的道德品质,有再高的智力也难以成才。所以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大一点。
一、德育的灵魂和统帅作用
我国培养人的大政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这其中德育是摆在首要位置。德育就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了灵魂和统帅作用。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们的发展。而有好的道德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的受欢迎。
二、德育的培养
而在现代教育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只看重学习的成绩,这对孩子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要看到道德品质在人发展中起到的核心关键作用,所以我们要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给予孩子更多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能力出众的综合性人才。
三、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促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人是不断发展的,人受教育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特征。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我们要把握好关键期。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关键。而从长远来看一个好的世界观,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在教育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社会主义品德,为孩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性人才。
高智商和高品格哪个比较重要?
高品格更重要。
所有真正的道德品质,无论好坏,都是内在天生的。
一样良好的品性就可以盖过并抹去智力上的严重不足。在了解一个人具有某种优秀品质以后,我们会耐心迁就这个人智力上的不足,和岁数大了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愚钝和孩子气。
一副明显高贵的品性,哪怕完全缺乏智力优点及智力修养,仍然呈现出无所欠缺的样子。相比之下,就算是至为伟大的思想头脑,一旦蒙上了严重道德缺陷的污点,看上去就始终配受责备。正如火炬和火堆在太阳底下会显得苍白和毫不起眼,同样,优秀的智力,甚至思想的天才,还有漂亮的外貌,都会在与善良心灵的比较中黯然失色。
一个人所显现出来的高度善良,能够完全弥补智力素质的欠缺。我们甚至会为自己感到羞愧:因为我们竟然为这个善良的人欠缺智力素质而惋惜。甚至最有限的智力和出奇丑陋的相貌,只要它们与非同一般的善良为伴,那这些就仿佛得到了美化,就像围了一圈属于更高一级美丽的光环,因为现在一种发自他们良好的品性比智力更重要所有真正的道德品质,无论好坏,都是内在天生的。
总的来说,改进和改良的范围只局限在认知方面。性格是不会改变的,动因以必然性发挥作用,但这些动因却必须先通过认知这一关,因为认知是动因的媒介。而认知是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扩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不断得到矫正。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试图通过言词和说教来消除一个人的性格缺陷,并从而改变这个人的性格,改变这个人的内在道德,就完全等同于试图通过外部的作用,把铅变化成金子,或者试图通过精心栽培,让橡树结出杏子。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巧妙、精心培养以后的结果,也不是偶然所处的环境的产物,而是大自然本身的作品。
个体的性格在孩提时就露出苗头。在这时候,在这小孩所做的小事情上面就已显现出将来他在大事情方面的表现。所以,尽管两个小孩在极为相似的环境下长大并受到了相同的教育,但这两个人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人的美德与劣性,其种子深藏在这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里面,深藏在这个人的这一真正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