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高知家庭也造就了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是最早、最有深远印象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同样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高知家庭。父亲李格非,北宋文学家,得苏轼器重,是 "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先后担任过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教授等官职。

为人刚正,为官清廉。在官场党争中,由于他始终站在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首的旧法派队伍,也因此,名字曾被刻上元祐党人碑。李格非的正直、廉洁、清明,包括血液中对文学创作的因子,都点点滴滴传授和影响着李清照。

总之,李清照成长在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作为作家的父亲还是大文豪苏轼的得意门生。

古代才女无数,为什么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历史上的才女有很多,有远嫁匈奴的千古第一琴女蔡文姬,有再嫁私奔爱人的卓文君,有续写《汉书》的班昭,还有叱咤官场的上官婉儿,还有富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到了近代,也有挥笔成章的张爱玲、萧红等。可唯独只有李清照担当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这是为何呢?

第一、她的倾世才华无出其右

李清照的才华毋庸置疑,她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有很多,而相比之下,蔡文姬、卓文君等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却很少,我们对她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就只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或者是卓文君的《白头吟》。

而李清照的名篇,传唱度要比她们广得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更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气。这些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甚至成了小说名,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影响力可见一斑。

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是估计少有人知道这句诗是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吧。而相比谢道韫,或许我们也只知道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其他更多的,我们知道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与近代张爱玲、萧红作对比,张爱玲的小说艺术毋庸置疑甚是高妙,可是却也走不出局限,她的小说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涉猎不够广泛,并且她的小说从民国传到今天,波及范围和影响力也是比不上李清照从宋朝流传至今的诗词。而萧红因为生病而早逝,留下来的作品较少,也是一大遗憾,她的名气也自是比不上李清照。

同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好收集古文物,在收集的同时,两人还合作《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评论独具卓识,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活动起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李清照个人所做的《金石录后序》更是成为历代史学家们考究的对象。

其他才女著作的普及度较狭隘,而李清照诗词的普及度更广,并且她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这便是她的风头能盖过其他才女的最大原因。

第二、她的浪漫爱情旷古绝今

李清照和其他才女相比有着不错的姻缘,她与丈夫赵明诚情谊相投又是一见钟情,在当时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传奇佳话。婚后的李清照更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写出了更多的千古名篇,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与丈夫的感情久久萦绕于她的心上,刚从眉间消散,却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向往?

相比之下,其他才女的感情就要显得坎坷。蔡文姬结了三次婚,虽然三次婚姻也似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仔细咀嚼,不难发现,蔡文姬每次出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当然弱过李清照许多。

卓文君能够不惧世俗,与司马相如私奔,放到现代社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可是在当时却是一段“耻事”,因此,在以前的年代,卓文君或许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李清照所比下去。

放到近代,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是出了名的风流浪子,或许也有读者会“厌屋及乌”而不太喜欢和胡兰成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的张爱玲吧。他们之间的故事,自是没有赵明诚与李清照般充满了浪漫色彩更令人向往。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令世人传唱的爱情佳话,也是她名气盖过其他才女的一个原因。

第三、她的爱国热情令人敬佩

李清照虽然只是一个婉约词人,可是她也有着与豪迈词人一样的豪情壮志。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既强烈讽刺了面对金人进攻无所作为的宋朝政府,也无比强烈的激励当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那首《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词中却透露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

相比之下,卓文君、谢道韫等极少探出闺阁的才女,在为国为民这一层面上,着实已经输给了李清照太多太多。而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重臣,有着“巾帼宰相”的美誉,在爱国、为国这一层面上虽是高于李清照一等,可是在前面提到的诗词传唱度中,她已经不如李清照许多了,所以即使有着宰相官职的弥补,她的才气,依然掩盖不住李清照。

李清照,她不只是一个热爱诗词、贪图儿女情长的小家碧玉形象,更是有着远大抱负与理想的巾帼英雄,这一点又让她的人格魅力升华了一个档次。

第四、她的休夫举动惊撼世人

在赵明诚逝世后,为了在战火中保护与赵明诚一起收藏的文物,李清照顾全大局,下定决心再嫁他人,此人叫做张汝舟,可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原来想要的只是自己手里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心爱之人一起收藏的,她宁愿死也不愿将文物交给张汝舟。为了得到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张汝舟甚至对李清照施加虐待。

而李清照在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甚至虐待自己的男人之时,她能够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留下一纸休书状告官府。在宋朝,女子有如此跨越礼法的行为,自是免不了牢狱之灾,可是李清照不怕,她就是敢于抛弃世俗理念,打破常规在别人不敢下笔的地方痛下笔墨。

李清照休掉了自己的丈夫这种摒弃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放到现代为她担当“千古第一才女”名号加分不少。

做个对比,班昭,为兄长班固续写《汉书》,这是非常值得令人敬佩的一件大事,可是班昭自己曾著有《女诫》。里面不断宣扬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提倡“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

在古代宋明理学开始对女性行为严加规范的那段时间,班昭的《女诫》是非常迎合时代潮流的,可是放到现在,却少不了让人嗤之以鼻。男女是否平等,这是评判一个社会是否步入现代化的最重要准则,而班昭的《女诫》却极力宣扬女性应当保持卑微地位,勤勤恳恳侍奉丈夫、公婆。

这样的理念放到现在,谁会接受呢?如果让你选择,你是会选择倡导男女平等的李清照,还是宣扬男尊女卑的班昭呢?

同时,李清照的休夫举动,不仅在现在大受赞叹,在当时也是俘获了众多百姓对她的敬仰。李清照休夫后被判牢狱之灾,而沿街百姓因为佩服她的举动,纷纷向官府为李清照求情,官府拗不过众多百姓的请求,特意为李清照减刑。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李清照在当时的影响力。

为男女平等社会的建立贡献一份力,这也是李清照力压群芳的一大原因。

总结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当然不止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才”字,她的人生不仅有诗情画意,更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思,同时她的骨子里时时刻刻透露着对男尊女卑社会的强烈抨击,而那段令人神往的倾城之恋,也为她加分不少。如此种种相加在一起,便诞生了“千古第一才女”!

古代才女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李清照成了“千古第一才女”?

因为李清照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很多作品都是经典,在中国历史文学界的女性人物中,没有人能超过她。

首先,李清照的家庭出身不同于普通人,她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苏轼的弟子,母亲是当时状元的女儿,李清照从小便受到父母文学方面的熏陶,喜欢读书写字,更擅长写词,在这种家庭长大的李清照有着坚实的文学基础,并且内心世界对文学有着丰富的理解,在那个时代非常难得,可以说李清照从小就是一个小才女。

李清照成年后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当时被誉为一代才子,和李清照算是门当户对了,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但在当时宋朝正处于政局动荡时期,国家危难当头,金兵大举南侵,赵明诚此时却出城逃跑,令李清照悲愤,更怨恨他的懦弱,于是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作为一个女人,她不畏强敌,有着项羽那种英勇不降的气概,毫不输给男人,与她临阵脱逃的丈夫真是有着鲜明的对比,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女人会像李清照一样,充满着那么深厚的爱国情怀,能与国家共存亡,这样的爱国精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不单单只是说她”才“字,因为她的人生除了诗情画意之外,她的骨子里更透露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此说来,称李清照为“千古第一才女”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