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和水都是极容易燃烧的气体所以煤加了水后就更容易燃烧。需要注意的是比例问题,水太多了不成,不但隔绝了空气,还使燃烧物的温度大大的降低,反而不能燃烧。

烧煤的时候为什么要加水

煤的分子式C ,水的分子式 H2O(这个2应该在下脚,我无法写出来)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碳(煤的主要成分)和水会发生化学反映

一定温度

碳(C)+水(H20)___-氧化碳(CO)+氢气(H2)

一氧化碳和水都是极容易燃烧的气体(物质)所以煤加了水后就更容易燃烧。需要注意的是比例问题,水太多了不成,不但隔绝了空气,还使燃烧物的温度大大的降低,反而不能燃烧。

在火炉使用普通煤粉时,往往要加些水搅拌一下再烧。这样做是为了

在火炉使用普通煤粉时,往往要加些水搅拌一下再烧。这样做是为了 助燃

干煤粉(碎榍)加进炉内容易漏掉而且容易堵塞炉内的空气(氧气)流通,煤粉在加入炉内前先加点水拌和一下可以使其在炉膛内的“堆积性”改善,增加空气流通的空隙,还有在炉膛内煤燃烧的高温环境下,水会与碳反应放出水煤气(H2、CO)帮助燃烧,使火更旺。

燃煤锅炉的煤在进炉前要加水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是一个系统物理关系,有很多作用,同时也有一些技术要求,不是随便加水就能达到目的。燃煤加水的目的有如下几点:1、防止细末随鼓风吹走,造成浪费,加水是为了让煤末粘附一起;第二、这一点最重要,它涉及到燃烧理论上。如果干煤进入炉膛,不仅煤末要飞走,同时,由于煤的颗粒不均,密度小的煤末首先被吹起来,然后形成“火口”,这个“火口”风阻变小,大量过剩空气从这里排除,而没有被吹走的煤形成固定状态,而被吹起来的碎煤还会回落到这上面。这样,整个火床就出现了凹凸不平的状态。可想而知,整个燃烧就受到破坏;第三、由于燃煤比较干燥,挥发分很难析出,这就给点火造成障碍,这种现象我们会直接感受到。

那么加水的作用是什么呢?首先是,潮湿的煤末会相互粘结,不会被鼓风轻易吹起,这样就解决了前两条的矛盾。然后就是,湿煤在高温作用下,挥发分会随蒸汽一同快速析出,这样就促成了快速点火的条件。最重要的还在这里,那就是当水分蒸发后,煤末相互粘结,水分蒸发后煤与煤之间就形成了“框架”,即保证了煤面不被吹走,有保证了通风。这样就利于燃烧了。

关于楼上所说的“高温裂解”的理论是存在的,但裂解过程中也消耗了热量,所以这一点并不重要。

加水的技术条件,第一,总含水量最佳是12%,最高不超过20%。加水后不能看到燃煤“发亮”;第二点,加水后必须有大于6-8小时的渗透时间,否则,将会影响燃烧效果,失去加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