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将赵宇和去年昆山反杀案”中的于海明相比,而于海明最终被认定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见义勇为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这意味着赵宇和于海明面临同样的法律问题,不同的是于海明是为了自救,而赵宇是为救他人。

目前,有许多网友从道德方面认为,于海明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赵宇就更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从见义勇为案看公信力的丧失: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自从赵宇在微博发布了长文,说自己“见义勇为救人却因此进了看守所14天”,坚持称自己是见义勇为,是为了救助受害人。此事在网络上闹得群情激愤怒、沸沸扬扬。大伙愤怒的原因是觉得见义勇为却被拘留,义何在、天理何在,以后谁还敢做好人。

且从官方发布的说明中来看:女孩与李某确实是起了争执、发生了冲突,且李某有殴打女孩的行为,但是未作出有强奸情况的说明。也肯定了赵宇的行为,但是却未直接定性为正当防卫。

然而,当案件还是疑点重重时,人们却已经失去等待真相的耐心。很多时候,在事件真相尚未揭开之前,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智,才能“不被道德的热情蒙蔽双眼。

赵宇先出声喊委屈,人们马上在第一时间将他说的当做事实,不去求证便多方宣泄不满和愤怒。而对于各类媒体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噱头和热点,就足以引来海量的流量。甚至,有些媒体为了制造热点会刻意引导冲突的发生。更为可怕的是,人们不相信已经判定的事实。

长久以来,生活压力的加剧,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造成民众对法制的怀疑、对执法者的不信任和安全感的缺失。大众情愿相信个人而不愿意去相信警察。

或许是太多莫名消失的热搜,或许是太多石沉大海的事件,或许是一个久等了的警情通报,或许是某些避重就轻的道歉。也许,警方在案件的处理上,符合流程和规章制度。但,一个执行的疏忽,一个过程的疏漏,就会失掉公信力。此时民众开始理解为:只有制造热点让社会、民众关注,自己的公平和公正才能得以保障。

所以该“见义勇为反被刑拘”的事件中,在事实尚未完全公布、各种迷雾尚未揭开时,社会舆论便已是一边倒的“寒了见义勇为的心、以后你还敢见义勇为吗”。

人们对公权力的信任,正在被动摇。

当一个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的真话还是假话,做的好事还是坏事,都会遭到民众和舆论的质疑。甚至当本次事件官方给出案件通报时很多人不认可、不愿意接受。

当前来看,事实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于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是我想要的的才是公正,不是我想要的就是黑暗的操纵。

别让激愤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当谈到法律时我们谈的是什么?公正。是的,我们需要公正,司法也必须独立和公正。

但是当牵扯到自身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公正了,而是自身的需求和权益,一直都想要靠舆论去影响公正!本次事件中很多评论都是一边到,最初的情况都是当事者自己所述,我们愿意相信情况存在,在细节上是不是有所隐瞒就不可而知了。

大家都在谈委屈,说冤枉,问正义何在,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受到伤害,我们说置之不理,但是当我们或他们遇到伤害的时候,还是希望正义存在,一直存在,不会消失。

当你、当他、当我和我们再次受到类似伤害的时候,我们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制止,帮助你、帮助他,帮助我们大家。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你赵宇案警察颠倒黑白,对好人刑拘,犯罪嫌疑人却逍遥法外怎么看

我现在当戏看,寒心的不是案件,寒心的是中国网民,学医真的救不了中国人,现在还有一群伸着脖子看杀头的网民。分享个故事。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阻止他人行凶被关14天,有人为他诉说着世界的不公,社会存在的问题,调查真相缓慢的效率,希望改善,引发哄然大笑。“又来个愤世妒俗的喷子。”“现在的媒体就是喜欢激起民愤。”“键盘侠又出现了!”自以为高尚的人开始了他们的文化体现,这是一个网民人均博士学位的时代,人人都是各方面专家,他们说法律程序其实还没拘留,14天是走程序。在法律方面体现着他们充盈的学识。“喷子”奇怪了,本应该一下午调查清楚放走的人被关14天好像理所当然,事实被冠冕堂皇的说法扭曲着,被关的那个人说“错过了孩子的出生”、“在里面真的是崩溃的”、“现在头脑比较混乱”、“我觉得很冤枉”、“在看守所14天”、“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到”、“我是见义勇为,不是故意伤害,希望公正的法律还我清白”原来在他们眼里无所谓。“喷子”看着赵宇的视频,赵宇说:“很后悔,很对不起家人”。“喷子”若有所思的离开了。社会是一座大楼,拆走一块砖而体现的不公正就该被谴责?太可笑了。另一边,网民们击退了对手,翘着尾巴耀武扬威的离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民风都养成习惯的时候吧,网民们有一天在老鼠横行的街上被偷了,反抗,被打了,被抢了,所有人默然,网民们又高潮了: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人人袖手旁观呢?原来他们的“理智”只存在置身事外时候,殊不知现在社会不需要英雄也没人敢当英雄,因为就连为英雄说句话的人都要被骂,是人人喊打的“键盘侠”,社会的大楼千疮百孔,依旧没人在乎缺失的砖头,为区区一块砖发声的都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喷子”。网民还在地上愤懑道德缺失,然而这次再也没人理他了。

刘海龙案件怎么判

经法医鉴定并结合视频监控认定,在7秒时间内,刘海龙连续被刺砍5刀,其中,第1刀为左腹部刺戳伤,致腹部大静脉、肠管、肠系膜破裂;其余4刀依次造成左臀部、右胸部并右上臂、左肩部、左肘部共5处开放性创口及3处骨折,死因为失血性休克。于海明经人身检查,见左颈部条形挫伤1处,左胸季肋部条形挫伤1处。根据侦查查明的事实,并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之规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于海明案件。主要理由如下:(一)刘海龙的行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凶”。,判断“行凶”的核心在于是否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司法实践中,考量是否属于“行凶”,不能苛求防卫人在应急反应情况下作出理性判断,更不能以防卫人遭受实际伤害为前提,而要根据现场具体情景及社会一般人的认知水平进行判断。本案中,刘海龙先是徒手攻击,继而持刀连续击打,其行为已经严重危及于海明人身安全,其不法侵害应认定为“行凶”。(二)刘海龙的不法侵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纵观本案,在同车人员与于海明争执基本平息的情况下,刘海龙醉酒滋事,先是下车对于海明拳打脚踢,后又返回车内取出砍刀,对于海明连续数次击打,不法侵害不断升级。刘海龙砍刀甩落在地后,又上前抢刀。刘海龙被致伤后,仍没有放弃侵害的迹象。于海明的人身安全一直处在刘海龙的暴力威胁之中。(三)于海明的行为出于防卫目的。本案中,于海明夺刀后,7秒内捅刺、砍中刘海龙的5刀,与追赶时甩击、砍击的两刀(未击中),尽管时间上有间隔、空间上有距离,但这是一个连续行为。另外,于海明停止追击,返回宝马轿车搜寻刘海龙手机的目的是防止对方纠集人员报复、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意图。四、其他相关问题(一)关于网传刘海龙是“天安社”成员的核查情况。经侦查确认,刘海龙与“天安社”没有关系;未发现“天安社”在昆山市有过活动。(二)关于网传刘海龙可能涉黑的调查情况。刘海龙2006年8月来昆山打工,案发前与女友租住在昆山市陆家镇某小区49.1平方米的公寓。在昆山期间,因殴打他人、故意损毁财物、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被处1次行政拘留和3次九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公安机关目前未发现刘海龙有涉黑犯罪行为。(三)关于刘海龙所驾驶宝马轿车情况。经调查确认,案发时刘海龙驾驶的宝马轿车登记车主为浙江某租赁公司合肥分公司,系刘海龙以其女友名义,于2018年6月从上海某二手车市场以贷款方式购得,首付12.7万元,贷款32.7万元。案发后,经现场勘查,车内未发现其他违禁品。(四)关于网传刘海龙获见义勇为荣誉证书情况。此情况属实。2018年3月,刘海龙因提供重要线索,协助抓获贩毒嫌疑人,昆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依规为其颁发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并奖励500元。8月29日,昆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已对此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