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之所以会变道,一般也是因为要超车而从行车道变道超车道,但是当所有的车的速度差不多一样,是恒定的速度,那也就不用频繁的变道。而国外的司机一般就是保持恒定的速度行驶的,但是在国内,司机的行驶速度却大不相同。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开车,基本上不管是什么型号的车,在高速一般都是以恒定80英里的速度行驶的。。在这种情况下,前面的车和后面的车也就相当于在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不会存在要超车,也就没有需要换车道的必要了。

但是在国内,并没有恒定速度行驶的。车速从60-140的都有。在不同的速度下行驶,想要超车,当然要频繁的改变车道了。所以,中国司机开车比国外司机更频繁地变道。

中国司机开车龟速的原因,貌似被我们找到了

身边性急的人常抱怨,前车太慢了,油门被偷了吗?他们恨不得车上多一个跳跃键,让自己能像马里奥一般,直接跳过这些乌龟。

网上已不缺对开慢车的口诛笔伐,但其实开车慢这件事,在国内有一定的客观性。

正所谓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这部分群体也需要得到一定的理解。

我们就一起找找,国内开车慢的客观因素。

首先超速拍摄严格,弄得大家求生欲强。

经常看到在高速上,一些司机由于没看到道路限速数字,只敢在那里龟速行驶。

去到高速拍摄龙门架前,很多车还会下意识踩一脚刹车减速,哪怕自己当时并没有超速。

没办法啊,大家都被国内的摄像头弄怕了,一个走神,就会吃超速罚单,12分太单薄了,求生欲是需要的。

反观在外国,限速会有很大的灰度。例如在欧洲的很多高速路,使用LED电子限速牌,根据路边状况给出限速。如果路况良好,限速牌就不给出数字,驾驶者可以量当时情况快速通行。

有同事从英国留学回来,习惯了当地这种驾驶方式,刚回到国内,驾照12分很快被扣光……

而且在部分国家,开得慢会被拍照罚款。国内高速路限速80-120km/h,但只会拍摄快于120km/h的车,而不会去管低于80km/h的车。

第二是道路环境复杂,国内驾驶者需要留更大余量。

国内道路环境混乱,驾驶者需要留出更大的余量,以免有突如其来的危险发生,所以说开得慢也有一定的客观性。

国外绿灯一亮,便全油门往前冲。在国内的话,外卖小哥可能想抢在车流前过马路,冲太快会潜在很多危险。

还有经过小路口,外国会默认小路里的车,会让主路直行车先过。但国内,路权不清晰,你要堤防随时有车蹿出,看到路口需要提前压慢车速。此外,还有四处乱穿乱插的电驴和行人。国内交通事故的定责,对汽车驾驶者也很不利。哪怕是行人犯错在先,汽车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第三,“慢=安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国内当前普遍教育是慢等于安全,常看到十次事故九次快之类的警语,让很多人认为开得快是坏孩子才做的事情。

开得太快确实危险,问题在于国内把这句话,扭曲成越慢越安全。例如上面这个评论,很能反映国内驾驶者普遍的想法。你去跟别人说,开车要快点,人家还以为你想害他。开慢车在很多人心中是种政治正确,因此哪怕往后塞着一堆车,也不会觉得没问题。

还听过有开慢车的人反驳道,我开得慢是我的事,你开得快就从旁边超过去就可以。殊不知在车流复杂的道路上,超车是一件困难,而且风险极高的事情。

第四,手机实在让人难以割舍。

坐车看到司机按手机,很多人都会很紧张,提醒注意安全。可是轮到自己开车的时候,却时不时掏出手机来按。简而言之,就是大家都知道开车按手机危险,但又受不住诱惑。

毕竟现在太多东西需要用手机来处理,微信提示有老板信息,你看还是不看?看到群里有人艾特你,好奇心让你忍不到停车那刻。开车看手机某程度是个刚需,既要去谴责,同时也该思考如何在开车时,让人在安全情况下读取信息。如今Carplay、语音控制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第五是国内的慢情况,已陷入恶性循环……

在国内目前道路环境下,哪怕部分人想开快点,会发现想法不现实。因为你发现前面全是路障,要快必须不断变线。频繁变线的话,就会回到上文所说的情况,容易跟别人擦枪走火,引发出比龟速行驶更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只能接受现实。

在国外,情况恰好反过来。开得慢反而会浑身不舒服,其它车在你身边嗖嗖嗖地过。还时不时被快车盯着车尾,提醒你要让道。

这种环境下,开快点才会让你感觉舒适。可以说驾驶者决定了道路环境,道路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其它驾驶者。

在国内该慢,还是该快?

问题来了,究竟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是十次事故九次慢?我觉得都不是,应该是十次事故九次变道。

英国运输署最近对交通意外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明显比限速低的车,会迫使后车超车,从而演变成道路纠纷。

因技术原因开得慢,其实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还占着快车道,迫使人家变道。这样之于自己,之于别人都是种危险。

同样道理,想开快车的人,虽说挡路车有错在先,但超车也要量环境而为,切忌强硬超越,波及其它道路使用者。还是那句话,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去适应环境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外和国内开车有什么不同?

我在美国比较惊讶地是他们很少参加驾校培训, 也好像很少有驾校这种东西. 一般就是父母带着练了一段时间后直接上场考试. 来留学的中国人也大多如此, 所以给人感觉考驾照在US相对容易和省事. 从驾照考试内容就可以看出, 美国很重视你是否对于规则熟悉和是否严格遵守, 而对于比较复杂地入库移库以及手动驾驶之类的没有考试项目中国确实设置了严格的技能考试和驾校培训, 所以中国人在考驾照时驾驶技能比老美基础要好一点.国外更加重视交通规则的遵守, 而中国只有一个较为模糊的交通规则. 比如说 美国考试驾照的时候, 考官很在乎你是否超速, 是否按照道路标示形式, Stop Sign和红灯右转有没有停住. 对于行人是否礼让. 而在中国, 除了监控之外, 其他的交通规则比较虚无, 比如停车让行 几乎就没人遵守. 这种对于规矩的严格遵守一方面使得行驶更加安全, 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美国和澳洲很更快的平均车速 (中国的车开得很乱, 搞得所有人的速度都提不起来).国外更加注重谦让和礼仪, 但是国内就是争夺资源. 这个和国内人多竞争激烈有关系, 不管是开车, 连工作生活上, 更多还是竞争而不是谦让. 比如美国日本或者澳洲, 有路大家比较谦让, 多道拼成一条道的时候, 大家也是每道一辆车依次合并进来, 没有大家一拥而入. 另外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对行人和自行车人特别客气, 只有在中国行人拥有的是最低优先权. 很多中国司机对于行人特别粗鲁而在道路上车技不够速度太慢, 给人一种外强中干的感觉。

为什么现在有些司机的品行素质那么差了?开车来回随意变道超车,也不打转向,或者开远光灯,真心让人恶心

你说的有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会车时不关闭远光灯、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等,在我们国家各个城市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表现一个人的素质,虽然我国叫礼仪之邦,但现在让多的美得因缺乏家庭从小的教育而丢失了。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国家,文明开车是非常普遍的,司机礼让行人的行为让人感觉安全。而我们国家许多司机因为有了一点钱感觉自己是土豪了,买了车开车时就巴不得大家都让他,开到那里都是自己优先不考虑到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