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所以府尹地位特别显赫,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

顺天府是做什么的?

顺天府,我国明清时代行政区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北京地区,但管辖面积不同。顺天府也指该地区地方政府衙门。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统领5州19县。

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顺天府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顺天府府尹是正三品官职,由尚书、侍郎级别的大臣担任。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将北平府改称顺天府。清代沿用顺天府这个名称。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但顺天府府尹可以直接上殿面君。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在行政事务的处置上,顺天府府尹拥有当机立断的权力,只要不是事关重大的要务,都能自行裁断,不需要向总督汇报。
如今,顺天府衙门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在北京还留有保存,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顺天府和宗人府是干什么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顺天府不属于官署,算是一个地区吧!在请代,现在的北京地区也叫顺天府
宗人府官署名。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这个名称是从明朝开始才叫的!你也看了定义,一般的罪犯是进不了宗人府!

清朝的“顺天府”和“奉天府”是什么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

清初设有顺天府与奉天府。这是两个特别的府。顺天府辖京师及其附近州县,设府尹一人为正三品,高于一般直省的知府,其地位与各省巡抚相同,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奉天府为陪都“发祥”盛京重地,掌管盛京地方事务,府尹也可直接向皇帝奏事。

古代宗人府和顺天府是干什么的?

宗人府是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
明洪武三年(1370)置大宗正院,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称宗人府,其长官为宗人令,此职为亲王担任。但后来宗人府又归于礼部管理。清代宗人府沿袭明制,设于顺治九年(1652)。长官改称宗令,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清代宗人府位居内阁、六部之上,以抬高皇族成员的身份 。
顺天府,指的是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划分为四厅,共领五州十九县。顺天府尹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为正三品.

清朝时期的顺天府尹是个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顺天府尹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的职务,是全国首都市长,权力很大。

顺天府的行政辖区,大体相当于北京市市区,也就是北京市政府。

在清代,顺天府地盘不小,含大兴县、宛平县和其他22个近京州县。

府尹大臣,等级约为布政使,级别很高。

不过,顺天府是不管旗人子弟(九门提督负责),只管汉人和其他民族。

顺天府尹级别高,其实很容易理解。

天下哪里都可以乱,首都不能乱。

首都如果乱了,皇帝怎么安稳的生活?

同时,皇帝眼皮底下的城市治理当然要是全国最好的,不然如何负重。

然而北京城有大量皇亲国戚,朝廷高级官员,一二品甚至亲王级别也是多如牛毛。

如果顺天府尹官衔不高,试问他敢管谁?

怕是连亲王家的仆人都不敢管。

所以,顺天府的衙门是跟九门提督府、御史台是一个级别的。普通制服都是四品,顺天府尹高一些,是正三品,同按察使、大理寺卿属同一级别。

顺天府尹还有特殊的权力。

普通府尹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两层,但顺天府尹不一样。

他同直隶总督,只有形式上的隶属关系。实际上,除了非常重大的事情,顺天府尹需要告知直隶总督,绝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处理。

实际上,直隶总督并没有权利干涉北京城墙里面的事情。就算有权利,直隶总督也不会去没事找事,不会管的。


直隶总督其实只是监视顺天府尹,防止后者过于嚣张而已。

其实,顺天府尹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权力较大,便于管理京城,甚至直接向皇帝负责。

一般来说,顺天府尹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因为他的辖区就在皇帝眼皮下,一旦犯错就会导致皇帝震怒,动辄就要倒大霉,甚至丢了性命。

同时,北京城皇亲国戚,当朝权臣太多。

打个比方,就比如《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之前不过是个普通的无品级小太监,却是皇帝的心腹。

如果韦小宝在北京城为非作歹,顺天府尹不知死活的去得罪他,结果通常是后者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顺天府尹绝对是高风险职业,一般是由中央的尚书或侍郎兼任,这样也罩不住。

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是干什么的

按察使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皆指府尹。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为正三品,它是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

扩展资料:

在古代官制中,按察使属于文官司法系统;因按察使主刑名,因此被称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简称“臬司”。忽必烈时将按察使改为廉访司,故后来又称按察使为“廉访”。

到雍正二年,大清各地共设置按察使十八人,分别是:山西、山东、直隶、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各一人,唯新疆不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府尹 

百度百科-按察使

百度百科-奉天府府尹

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顺天府尹是什么官

顺天府尹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顺天府是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职。一般和奉天府府尹等是正三品的文职外官。在北京,顺天府尹是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
由于顺天府尹管理的是京城重地,因此这份官职也不是普通的官员能当的。一般地方的知府,大多是四品的官员,而顺天府尹则是正三品,都是由尚书、侍郎级别的大臣担任。
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上书房啊。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
清朝的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驷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军翼尉、各省提学使。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武备院卿、参领。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明清二朝,既已有了顺天府,为何还要设置巡城御史?

巡城御史负责审理诉讼、缉捕盗贼等事,就好比是公法检机关。
顺天府,负责京城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上书房,好比是现在的首都政府。如果老百姓有事肯定找的是顺天府。
明:明裁省警巡院并入兵马司,增置中、东、西三城,置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各置指挥、副指挥,画境分领京城内外,掌维持京城治安,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
明代应是独立的
清代:五城都察院是稽察京师地方治安的机构。清代把京城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城。都察院分派御史巡城,并设有巡城御史的公署,称为“五城察院”,或称“五城”。各城都设有兵马司,每司又分为二坊。由五城御史督率管理。负责审理诉讼、缉捕盗贼等事。

顺天府尹是什么官职

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职。

顺天府是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其中顺天府尹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为正三品,一般和奉天府府尹等是正三品的文职外官。

清朝的顺天府,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殿面君。

扩展资料:

由于顺天府尹管理的是京城重地,因此这份官职也不是普通的官员能当的。一般地方的知府,大多是四品的官员,而顺天府尹则是正三品,都是由尚书、侍郎级别的大臣担任。

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所以别看只是一个地方知府,级别却比同僚要高出很多。

一般地方知府的大印都铜制的,而顺天府尹的大印却是银子制成的,这样的规格通常只有总督和巡抚,或边疆大吏才能拥有。

以此能看出,皇帝对顺天府尹的期望和要求,比普通地方官员要高出很多。其实这也是正常的,顺天府是京畿要地,是皇帝住的地方,也是全国政治的中心。

各地的官员要拜见皇帝都是奔着这个地方而来,如果这里的治理出现问题,丢的可是皇帝的脸面。在行政事务的处置上,顺天府尹也更接近皇帝,处理事情的效率更高。

普通的地方知府,要向皇帝奏明事务的时候,中间还要经过总督或者巡抚这些上级,但是顺天府尹就权利大的多。

这个官位大臣,拥有当机立断的权利,只要不是事关重大的要务,他们都能自行裁断,不需要向总督汇报。

当然,这样的特权并不是设置这个职务的第一天就有的,而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过不断的修正,最后在乾隆年间才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天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