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4月2日,梅州市五华县人口约为151、64万人。

1979年末,五华县人口797041人。1990年末1017460人。2000年末1173423人,21年共增人口376382人,年均增17922人。其间,年增人口数量最少的是1999年,比1998年增7301人,增长率最高的时候是1990年,比1989年增38722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五华县常住总人口1050528人。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3、5万人,常住人口106、8万人,截止2018年五华县的户籍人口

五华县有多少人口

截至2021年,五华县户籍人口1523442人,常住人口921912人。

五华县,旧名长乐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位于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之间。县域版图略呈三角形,东南界丰顺、揭西、陆河,西南接东源、紫金,西北邻龙川,东北连兴宁。

县境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畲香炉山,北止新桥洋塘尾。东西宽71.59公里,南北长87.99公里,总面积3237.8平方公里。五华是南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文化古迹有狮雄山遗址、狮雄山塔、长乐台、长乐学宫等单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有五华提线木偶戏、五华采茶戏、五华竹马舞、五华石雕等非遗项目。

五华石雕

五华石雕历史悠久,石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名师巧匠辈出,已有460多年历史,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称誉。在古代,五华人就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嘉靖十六年起,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用石制成门框、碓、柱、梁、石狮等遍及乡间。

地处粤东山区的五华县,山中多花岗岩石,自古当地乡民即以石为业为宝。明代已有以石建桥记载见诸史籍,县城犹存明嘉靖年间的董源石桥。至清代,五华境内已是石宫、石庙、石室、石牌坊林立,以石门、石窗、石柱、石梁等建造的民居遍布乡间,石雕佛像、石狮、碑刻大量出现。

百度百科—五华县

五华县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五华县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1524184人,常住人口为916961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五华县常住人口为916961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5225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35295人,下降12.86%。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1583人,占36.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85378人,占63.84%。

五华县的经济:

五华是农业大县。1979年后,逐步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转变,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增长。经省、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0年五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6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21年五华县人口总人数是多少?

152.4万(2021年8月五华县政府网发布的数据)。

五华县辖16个镇,414个村民委员会,3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2.4万,城镇人口47万,常住人口109.12万。

县人多属汉族,还有蒙古族、壮族、回族、满族、瑶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维吾尔族、侗族、土家族、白族、朝鲜族、佤族、高山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旅居海外华侨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29万多人。

历史:

秦以前,居民少,属南越族。其后,中原居民始有南迁来县。北宋末年始,五华古代先民因灾荒、战乱由中原自北向南谋生,辗转赣闽入粤,分批迁移,定居长乐(今五华境地)。

至明初渐多,经世代繁衍,遂形成以传承中华文化的汉族客家民系为主体的群落聚居地。明清时,虽有极少量少数民族居民(如瑶、苗族)杂居其中,后或迁移他地,或与汉族客家同化,清末以来已无所闻。

五华几乎成为纯汉族客属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部队官兵、境外干部南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婚嫁,以及改革开放后跨境经商、务工等,少数民族来县旅居或定居的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以上内容参考 五华县人民政府-民族人口

广东客家人最多的县,户籍人口1524184人,山水如画故乡柿子味美

旅行途中用相机刻录时光、行摄乡土、看古村镇,平凡的生活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欢迎来自各地的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你身边有特色的美丽风景,黄杨军与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不管我们去大城市 旅游 还是小县城 旅游 ,每当肚子饿时总会找一找看看当地有没有故乡的味道,不管我们到哪里心里总会想想故乡的味道,或许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愫。如果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这土地,就是故乡。我们有时把故乡某一具有特征的事物,或者某种味道的食物当做故乡的化身。于是,它就成为世上不可替代的一个存在。冬日暖阳下,故乡于我,就是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柿子。

俗话说,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赶大集 。但客都梅州五华的柿子,它不是红在绚烂的初秋,也不是红在最闹的深秋,而是红在了大地寒霜的初冬。当寒风吹落了柿子树上片片绿叶,唯有柿子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随着阵阵冷风轻舞着摇曳着,怒放着最迷人的色彩。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县境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畲香炉山,北止新桥洋塘尾。县版图略呈三角形,东南界丰顺、揭西、陆河,西南接东源、紫金,西北邻龙川,东北连兴宁。五华县总面积3237.8平方公里,五华县户籍人口为1524184人,常住人口为916961人,五华是梅州人口大县也是广东客家人口大县。五华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原中央苏区县 、财政省直管县。享有国家“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和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政策”、“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政策”等发展扶持政策。五华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南端,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富,夏秋温热多雨,冬季较短,开春较早,有利于植物生长。柿子,无疑是众多五华人最难忘的故乡味。

山水美的五花是广东农业大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五华成为柿子的乐土。特别是大田柿花小有名气,是五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传大田柿花明代已为贡品;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用功效。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许多柿子已无人看管。每到初冬满山遍野的柿树却犹如一团团火焰,给这个季节带来了一种苍凉的美感,山梁、山洼、地边地塄、房前屋后被红红的柿子渲染,此时,小鸟们总会成群结队,五华的山便活了过来。也许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甜美的柿子对于现在对于故乡只成了一个乡愁符号,一种吉祥如意红红火火的标志,但故乡有暖暖爱的等待,有父亲母亲的味道也是客家人难忘的乡愁记忆。

故乡的味道,总是给人温暖,令人思念,那是岁月留下的一瓣心香,在记忆里永恒,在时光里安详。冬日暖阳,不免想念故乡那红如灯笼甜如蜜的柿子。总想回到客家乡村走一走,看一看,听几声鸟鸣,闻几声狗吠,与花草树木说话,和白云蓝天对望。看田野里,一群孩子,正沐浴着阳光,互相追逐着,奔跑着。此时此刻,我们好像会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模样,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曾经翠绿的金色韶光。

广东客家人最多的县梅州市五华县,户籍人口1524184人,山水如画故乡柿子味美。 拍植物、拍农村、拍老屋、拍古建筑古村镇这些我们身边亲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本文由黄杨军摄影原创,感谢关注,黄杨军会一直在路上用相机记录熟悉却不平凡的美,用文字带你一起涨知识看见更多亲切不平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