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规定,煤矿临时轨道铺设标准:

轨距误差不大于10毫米、不小于5毫米;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毫米,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5毫米,水平误差不大于10毫米;枕木间隙不大于1米,连接件齐全紧固有;无杂拦道,轨枕无浮离、空吊现象。

煤矿铺轨工程质量标准是怎么样规定的?

铺设永久轨道质量标准:

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4、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5、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间距一般为700mm),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轨道底应铺道碴5~10mm,道碴百度应铺至轨枕三分之二为宜)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煤矿临时轨道铺设标准:

1、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

2、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3、枕木间隙不大于1米,连接件齐全紧固有;

4、无杂拦道,轨枕无浮离、空吊现象。

煤矿十字路口怎么铺轨道

尖轨尖端应紧密相连。

1、矿井轨道分为一般线路轨道和窄轨轨道两种。铺设一般线路轨道时,要做到道砟分布均匀,埋没轨枕厚度达到规定要求;轨枕间距合理,误差不超限;轨道直顺或圆顺,轨距满足设计要求。道接头采用悬接方式;曲线段为错接方式。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一般线路轨道铺设标准》。铺设一般线路道岔时,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无跳动;螺丝、道钉、扣件、垫板齐全,位置正确;转辙器、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一般线路道岔铺设标准》。

2、井下铺设窄轨轨道及道岔时,除要满足轨道和道岔铺设的一般要求外,还需满足窄轨安装的特殊规定,如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托绳轮数量齐全,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枕及扣件,滑床板应与轨底面贴合等。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窄轨轨道铺设标准》和《窄轨道岔铺设标准》,《一般线路轨道铺设标准(以5m24kg/m轨道为例)》钢轨:长度≥5m,轨缝≤5 mm。轨距:600士5-2mm。弯路加宽后不大于 5mm,不小于2mm。

井下轨道铺设用什么额定

一、安装规定 1、轨道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钢轨应不变形、无硬弯、无断裂现象。 2、钢轨、轨枕、道岔、附件的型号、规格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齐备。 3、木轨枕应按设计要求,经防腐处理后方可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应无断裂和露筋。 4、道碴粒径宜为 20—60mm,粒度大小应均匀一致,材质是坚硬的碎石或卵石,不应混有软岩、泥 土或杂物。 5、枕轨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枕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mm,对中间枕距为 600—700mm

煤矿安全规程对轨道运输的规定

第三百四十七条:煤矿井中使用机车运输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煤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可使用架线电机车,但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在高瓦斯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应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如果使用架线电机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沿煤层或穿过煤层的巷道必须砌碹或锚喷支护;

扩展资料: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矿

矿山轨道的叉道尖的尺寸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规定,煤矿临时轨道铺设标准: 1、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 2、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