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山西十大最美古建筑,个个都是国宝

2020年的第一次出行选择了向往已久的山西。原因不光是山西有无数的美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 旅游 大省,还因为山西有太多的古老建筑。据说中国有价值的古建筑的70%都在山西,山西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古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回来整理照片,上网查询一些有关古建筑的资料,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山西不可错过的十大古建筑》的文章,令我欣喜的是,这十大古建筑我这次居然都曾经光顾并拍摄了照片。

何不展示一下?

首先申明:这个“十大”不是什么权威部门的评选或认定,纯属民间的一种说法,还有其他不同的“十大”。为此我找了几位对山西古建筑颇有研究的朋友帮助甄别,他们一致认为我选的这个“十大”相对比较靠谱。

位于忻州市五台县李家庄,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中国现存唐代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不是之一)。

位于忻州市五台县佛光新村,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中国现存唐代第二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梁思成先生眼中的中国第一国宝。

位于晋中市平遥县郝洞村,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年代仅略晚于南禅寺和佛光寺。由于五代时期年代较短,存量较少,这座五代木结构建筑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位于朔州市应县城区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塔式建筑,中国四大名塔之一。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及鱼沼飞梁均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精品及孤品。

位于大同市城区,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属皇室宗庙,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大雄宝殿是国内现存宗教木构单体建筑最大者。

位于朔州市城区,始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改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现存均为金代建筑,极为罕见。

位于运城市芮城县东龙泉村,建于公元1247年,此后在长达110年中,由于战乱及当政者对道教的排斥等因素,工期一拖再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将永乐宫整体搬迁20余公里至现址。永乐宫最突出的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壁画,完全可以与敦煌壁画相媲美(入内不许拍照);另外就是与一位既真实又虚幻的人物、八仙之一吕洞宾有关,也因此该宫被誉为我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位于运城市万荣县城区东岳庙内,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在山西有“南楼北塔”之说,北塔指释迦塔(应县木塔),南楼即指飞云楼。

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内,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中国四大名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