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因为关注度不够集中。凡热闹的话题,例如刚出生判死刑”和老母杀智力障碍儿子”等话题,都是大家集中关注的。那些看似有争议”的话题,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其次是普遍的需求没人理解,发出微弱的声音也没人注意。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没有融合教育上。两个被人为隔离的群体”不会有太多了解,这个不了解”自然包括习惯和需求。但是只分析大体原因的话,像是废话。

最后是因为被标签化了的残障人士话语权很少。被标签化其实是个很易得的结论。群体的标签化:很多人以为说残障人士,说的是一个整体,但是其实,残障人士归根到底也是一个个人,是生活在阳光下呼吸一样空气的鲜活生命。但是出于不了解,没人注意他们只是有些不一样的人。所以造成的疏离感要把残障人士隔离。


中国目前残疾人有八千五百万,为何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

我对弱势群体了解比较多,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全国残疾人有8500万,占人口的6%左右。细化到各地的残疾人口比例也有所不同,但一般为4%-8%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来看,残疾并不少,讲道理其实应该大家经常会接触到。

其次,生活环境和方式决定接触残疾人机会。比如在一个城市中,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者、民政救助部门、流浪救助站、养老院、残联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残疾人,他们接触残疾人的几率肯定要超过6%的比例计算,因为这是有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直接决定的。

再次,有见得多的就有见的少的。比如一位大公司白领,他每天开车上班,生活三点一线,经常出入于商场、餐厅,经常去旅游胜地,下班经常去酒吧蹦迪,那么他接触到残疾人的机会就会相对比较少。

再比如,忙于学习的高中生,每天起床坐车去学校,晚上很晚才回家,日复一日的生活,那么他见到残疾人的几率基本为0。

因为所在的生活环境残疾人不愿意去、不适合去、没有必要去,自然这些人接触残疾人的几率肯定会低于6%。残疾人属于弱势群体,大部分残疾人生活相对困难,这就决定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地点和环境,也决定了很多人见到他们的机会。

最后,不关注残疾人的朋友自然觉得残疾人少见。比如有手指残疾的残疾人、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言语障碍的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明显,不特意关注无法发现,自然觉得少见。

高三外研英语周报 第四期 book 2 modules 1-2答案

Book 2Modules 1-2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参考答案
1-5 BACDC 6-10 BABCA
11-15 BCCDB 16-20 ABCAB
21-25 CDDBC 26-30 ABACD
31-35 CBDBD 36-40 CADDB
41-45 DBDCB 46-50 BDABC
51-55 FACGE
56. In the third grade.
57. Because she shaved her hair / head.
58. Because she has a rare childhood cancer.
59. They were angry.
60. It made an apology to her.
短文改错:
61. ... you ask me ... ask → asked
62. ... two thousands years. thousands → thousand
63. ... used to practicing ... practicing → practice
64. ... defend ourselves from ... ourselves → themselves
65. ... practiced keep people ... keep前加to
66. ... strong and health. health → healthy
67. ... after the school. 去掉the
68. ... whether you want to ... whether → if
69. ... welcome some time. some → any
70. ... forward to hear ... hear → hearing
One possible version:
In the picture, we can see five fingers of a hand. Each of them is showing off its function or advantag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picture vividly reflect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real life. In many organizations, each one thinks he or she contributes most and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Just as the saying goes, “Every horse thinks its own pack heaviest”.
However, things are not always what they appear to be. The reality is that everyone in a team plays his own part and is equally important. Even though someone is more important sometimes, without the help of others, nothing can ever be done. It is teamwork that really matters. Lacking any finger, a hand cannot be called a complete hand any more.
部分解析
单项填空:
1. B。taste 作系动词时,意为“尝起来,有……味道”, 没有被动语态,也不用于进行时,故选B项。
2. A。so / such ... that ... 句型中,so /such 后接形容词修饰的单数可数名词时的结构为:“so + 形容词+ a(n) +单数可数名词+ that 从句”或“such +a(n) + 形容词+单数可数名词+ that从句”。
3. C。主语fire 和injure 之间是主谓关系,且injure 所表示的动作和主句谓语动作同时发生,故用injuring。
4. D。题意:这个地区严重的干旱使得农民们很担心(anxious)收成。curious好奇的;cautious 谨慎的,慎重的;serious严肃的。
5. C。天冷时,一些鸟儿飞往南方是一种习惯性、重复性的行为,故用will。
6. B。设空处引导表语从句,且在从句中作原因状语,故选why。
7. A。would rather do sth. 意为“宁愿做某事”。
8. B。设空处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ime,且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故选when。
9. C。become addicted to 是固定搭配,意为“沉迷于,对……上瘾”。
10. A。由I have never seen a worse one可知,应答者同意对方的观点,故用I couldn’t agree more(我完全赞同)。
完形填空:
话题: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
本文是记叙文。文章讲述了作者的父亲失业后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故事。
11. B。由第六段中的losing his job 可推测,箱子里装满了父亲“办公室(office)”的物品。12. C。由第六段中的losing his job 可知,父亲那天“被解雇(laid off)”了。
13. C。父亲告诉儿子自己被解雇的消息时情绪应该很低落,故声音应该很低。quietly轻声地。14. D。作者注意到父亲严肃的表情才意识到他是真的被解雇了。
15. B。由倒数第二段中的I always knew he was a hard worker 可知。
16. A。由下文的Providing for our family has been his joy 可推测,父亲总是因他的“事业(career)”而自豪。
17. B。由下文的he was home all the time ... 可知,此处是说父亲的“失业(unemployment)”给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
18. C。19. A。父亲一直在家“意味着(meant)”作者不得不整理床铺,清理房间,并且一放学就“做(done)”家庭作业。
20. B。由下文的searching for jobs 可知,父亲总是坐在“电脑(computer)”旁找工作。
21. C。尽管父亲尽力保持“乐观(optimistic)”,但作者还是注意到他情绪低落。
22. D。由上文的He asked my brother and me to spend less 可推断,作者“放弃了(gave up)”自己的零用钱。
23. D。除了放弃零用钱,作者“还(also)”找了一份兼职。
24. B。父亲“解释(explained)”说他不想再被解雇了。
25. C。由上文的Day by day, I watched him build it 可推断,此处强调父亲为创业付出的艰辛令作者“ 钦佩(admired)”。
26. A。由下文的it doesn’t interfere with school 可推测,作者问父亲他是否需要“帮助(help)”。
27. B。父亲说“只有(Only if)”不影响作者的学习才接受作者的帮助。
28. A。由下文的watching him in action可推断,作者“来到了(showed up)”父亲的办公室。29. C。虽然作者一直知道父亲工作很努力,但是看父亲工作“ 真的(really)”影响了作者。30. D。由上文可知,父亲失业期间是作者的“家庭(family)”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阅读理解:
A篇(自然)
本文是记叙文。文章讲述了三只动物的英雄事迹。
31. C。细节理解题。由文中的“Don’t do that!” the burglar says. The sound of his voice shows his exact location 可知,Homer通过窃贼的声音确定了他的位置。
32. B。推理判断题。由文中的an out-of-control truck is heading straight for Charlie ... He hits me so hard that I fall over ... The speeding truck hits Geo instead 可推断,Geo 将 Charlie 撞倒在地是为了让Charlie 避开失控的卡车。
33. D。词义猜测题。由下文的We’re wasting time chasing a dog when we should be searching for human victims 可推断,Chase 对Teddy的行为感到恼怒。故选annoyed。
34. B。推理判断题。在火灾现场,面对消防员的提问,这位母亲确定自己的大儿子已经逃出来了;但是Teddy 带领消防员找到并救出了在地下室失去意识的大儿子。据此可推断,Teddy 证明这位母亲的判断是错误的。
B 篇(个人情况)
本文是记叙文。文章讲述了残疾人 Haben Girma 争取自身权益并不断提升自我的故事。
35. D。篇章结构题。由第二段可知, Girma 要求学校自助食堂将每天每个食品站的菜单用电子邮件发送给她,但是自助食堂只有一半的时间做 到。Girma 就此问题投诉后,自助食堂的经理答复说食堂的工作人员很忙等。故划线词指代“学校自助食堂的工作人员”。
36. C。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可知,投诉无效后,Girma 声明食堂如果拒绝将每天每个食品站的菜单用电子邮件发送给她,她将依法起诉食堂。第二天食堂经理就向她道歉并答应了 她的要求。
37. A。细节理解题。由最后一段末的It really helped develop my confidence. If I can go build a school in West Africa, I can go to law school可知。
38. D。推理判断题。通读全文可知,作为残疾人,Girma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断挑战自我,不让身体缺陷限制自己的发展,最终成为哈佛法学院的学生。故D项正确。
C 篇(日常活动)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讨论了孩子做家务父母是否应该付钱的问题。
39. D。细节理解题。由第二段中的 advises to keep chores and allowances totally separate可知。 40. B。推理判断题。由第三段中的 You’re going to sit them down and ask what’s going on. ‘We’re a team. We’re a family ... 可推断,Susie Walton 建议如果孩子不做家务,父母应该和他们谈谈家庭责任。
41. D。推理判断题。由第六段中的if the allowance isn’t tied to household chores 及money management skills ... kids can be made responsible for paying for ...,再结合a straight allowance 的字面意思可推断,其意思是父母给孩子的、和家务无关的、单纯的零用钱。
42. B。推理判断题。由倒数第二段中的that’s a good lesson to learn at 9 years old 可推断,作者对Kevin 的行 为持赞许的态度。
D篇(科普知识)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闰日的作用和设置闰日的科学依据。
43. D。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中的 The Earth doesn’t circle the sun in exactly 365 days ... the extra fraction of a day would cause the calendar to grow apart from the seasons over time 可知。 44. C。细节理解题。由第五段首句可知,现今普遍使用的格列高利历在 Caesar的历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45. B。推理判断题。由第五段可知,能被4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但世纪之交年能被400 整除才叫闰年,故B项 正确。
46. B。细节理解题。由文章最后一段 的Statistics show that in non-leap years, about 80 percent still celebrate their birthdays in February, rather than on March 1 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E篇(社会)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探讨了网上虚假书评这一问题。
47. D。句意理解题。由转折语气及下文的partly because an unhappy customer complained about him 以及 Rutherford is now selling recreational vehicles in Oklahoma City. He seems to understand that getting paid for good reviews crosses the line 可推断,Rutherford作假书评的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停业了。
48. A。推理判断题。由第八段中的 such a self-serving distinction 可推断,作者对Rutherford 所谓的 “marketing reviews”持批评态度。
49. B。细节理解题。由最后一段中的 Amazon’s role in encouraging this false five-star universe可知。
50. C。主旨大意题。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探讨了网上虚假书评这一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一问题的诸多原因,故C项正确。

关于社会对残疾人的建议

历年两会都有很多关于残疾人的相关提案和建议,今年也同样不少。随着会议进程的媒体报道,有很多残疾人提案建议都和大家见面了。下面是截止目前,汇集到的相关消息,给大家做个盘点。
一、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将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有利残疾人生活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
对因灾因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
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
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二、全国人大代表高莉: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莉一直格外关注残疾人脱贫攻坚问题。
“全国92.8%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高莉代表在一线调研中明显感受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的合力作用下,贫困残疾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明显增强,残疾人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残疾人由于受限于自身条件,相对发展能力弱、贫困程度深,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往往经受不起天灾人祸、事故变故的‘风浪’” 相较于一般贫困户,贫困残疾人户稳定脱贫难、返贫风险高。在电话采访中,高莉代表担忧,“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可能会加大残疾人脱贫后返贫风险。”
对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后,如何巩固成果,防范残疾人贫困户返贫,形成可持续的脱贫效应?
高莉代表建议:“脱贫不脱政策。”积极谋划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有效用好各方形成的“因残致贫”共识,将已有的对残疾人的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措施转化为长效政策,提升对残疾人特殊困难的兜底保障水平、特惠福利水平。
“脱贫不脱监测”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依托智慧残联建设,采取部门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入户排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已脱贫户家庭收入、支出的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监测重点对象为已脱贫的易返贫残疾人户和易致贫的残疾人边缘户。
“一以贯之坚持扶贫先扶志。”深入挖掘“身残志坚”先进事迹,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发残疾人贫困户思想从脱贫向“过好日子”转变。“对具备就业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帮扶,做好就业培训及跟踪服务,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就业稳定脱贫,更好地融入社会。”高莉代表说。
三、全国人大代表边巴:残疾人康复事业仍需获得广泛关注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加之多次基层调研,全国人大代表边巴发现,大部分先天脑瘫患儿多数来自基层,来自贫困家庭。所以,作为一名住藏全国政协委员,她始终希望为这一群体多呼吁,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从源头制止悲剧降临每家每户。
她说,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从当初仅一间综合服务科室,到如今细化成肢体康复部、日常生活训练室、社区指导部、心理康复与精神防治部……得益于区党委、政府,以及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边巴说:“这次全国两会上,我依然会积极反映残疾人康复事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争取更多的专业优秀人才来西藏,为西藏的残疾人康复事业作贡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
四、全国人大代表余雪琴:通过购买服务,促进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巴士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管余雪琴在全国两会上带了3份建议。她呼吁,鼓励和引导残疾人利用“互联网+”等形式自主就业创业,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购买服务促进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用就业帮扶残疾人、心智障碍青少年自强自立。
利用 “互联网+”支持残疾人就创业。今年,余雪琴正准备把《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建议》带去会场。“助残应注重就业帮扶。”她呼吁,大力支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鼓励和引导残疾人利用“互联网+”等形式自主就业创业,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应补贴和金融扶持政策。
针对残疾人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余雪琴建议,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例如,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其他残疾人稳定就业的、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自主创业的,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
在余雪琴看来,帮扶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各类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园等对残疾人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咨询、法律援助等孵化服务力度。此外,积极探索电商助残工作,推进残疾人电商普及培训;举办残疾人电商专场培训会,为残疾人发展电商搭桥引线等。
动员爱心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余雪琴说,心智障碍者主要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脑瘫伴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孤独症谱系人群等不同类型人群。对这部分群体而言,支持性就业即由支持性就业服务机构派出就业辅导员,全职辅导和监督心智障碍人士的实际工作,使其能够在普通企事业单位获得稳定、有收入的工作机会。但目前从传统的残疾人保护性就业向支持性就业逐步转变,目前仍面临不少难题。
余雪琴建议,可借鉴其他地方先进做法,加大对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的政策扶持,政府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激励用人单位增加对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各个环节的支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帮扶,拓展就业培训项目,开发适合心智障碍青少年的就业培训项目。“制作手工香皂、组装玩具、组装各种用笔等等看似简单的培训项目,其实是可给予心智障碍青少年自立的机会。”
整合专业资源,以特殊教育学校教职人员、专业社工等为主要培训对象开展支持性就业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就业辅导员队伍,将其薪酬纳入政府财政运算。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可以面向社会征集愿意向孤独症患者提供岗位的爱心企业,全面了解掌握用人单位能为心智障碍青少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
五、全国人大代表吕世明:建议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其今年的两会建议中,无障碍的内容依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吕世明表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法规制度中对相关实施部门缺乏强制性和有效罚则,导致现实中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设过程中没有权威的判定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优劣的依据,无障碍设计与施工验收过程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强制性考量,进而影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监管效能。
为此,吕世明建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从而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吕世明一直在为残疾人群体“鼓与呼”,尤其是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力求打造全方位的人文无障碍生活圈,让无障碍走向“无障爱”。
六、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修订随班就读相关政策,提升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
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澎湃新闻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处获悉,今年她带来了《关于修订随班就读相关政策 促进提升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的建议》。
据邰丽华介绍,1994年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随班就读办法》)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普通学校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提供了全面的实践指导,尤其在推进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班就读办法》已出台26年,当时的一些规定和指引已经不符合今天推进融合教育的现实需要。
邰丽华建议,重新修订1994版《随班就读办法》,以更好适应新时代需求。
七、全国政协委员周晔:尽快明确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法律地位
因在十九大开幕式上创下三个半小时手语直播纪录走红,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对于这一身份的转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认为,她始终是一名“传声者”。
37年的特殊教育经历,让周晔与残疾人群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她带来的提案建议,应加快修订、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其实施办法,明确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法律地位,保障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普及。
我国有3000多万听力和视力残疾人,手语和盲文是他们学习、生活、交流的特殊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在2018年7月1日实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但是,由于《语言文字法》制定时的客观条件,手语和盲文没有写入其中,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保障和充足的资源支持。国家通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哪些权益

法律分析: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残疾人应该与其他公民一样,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和家庭生活上享有平等权利。公民权利是神圣的,残疾人的权利更是不允许侵犯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第四条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