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叫孟,第二个月叫仲,第三个月叫季;
季春指的是农历三月,孟夏指的是农历四月,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季春、孟夏和仲秋都是我国民间的说法,故一般指的是农历月份。
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三个月,这三个月都是按照“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即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是“孟”,第二月是“仲”,第三个月是“季”。比如春季的三个月分别叫做:“孟春”、“仲春”和“季春”。
农历把正月、二月和三月定位春季,把四月、五月和六月定位夏季,把
古代每季度的三个月按什么顺序来称
1、称呼: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为三个月。
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每季的第一、二、三月。
2、具体表示:
孟春一月(正月)
仲春二月
季春三月
孟夏四月
仲夏五月
季夏六月
孟秋七月
仲秋八月
季秋九月
孟冬十月
仲冬十一月
季冬十二月
扩展资料: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吴昆《医方考·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
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辩·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纪年方法
古代一个季度分为三个月分别用什么表示i
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如春季的第一个月叫“孟春”,第二个月叫“仲春”,第三个月叫“季春”。
每月初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最末一天叫晦 ,这都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得名的
在古代,人们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顺次称为什么?
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一个季节中的三个月份成为孟月、仲月、季月,这也属于古代的文化知识,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称呼。而且古代的月份是根据农历月份进行划分的,而不是根据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
一、孟月
孟月是季节中的第一个月份,包括农历的一月、四月、七月、十月,一般可以称作“孟”加上“季节”加上“月份”,比如孟秋七月。古代的文人往往就会选择把月份的说法换成更为文雅的说法,因此孟月的叫法很多时候会被运用在诗词当中,听起来也会更好听。
二、仲月
仲月是季节中的第二个月份,包括农历的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和孟月一样,可以称为仲秋八月。“仲”同“中”,因为是三个月份中的中间位置,所以被称为“仲月”。仲秋之收就是说秋天的第二个月份是收获的季节,比起说八月之收要文艺得多。
三、季月
季月是一个季节的结束,也就是第三个月份,包括农历的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比如季夏六月。有些人会把“季月”理解成为“季节中的月份”,这就是单纯从字面上的理解,是错误的,同样秋季和季秋也需要划分开来,秋季是季节,季秋大部分指的是月份。
古代的很多文化都非常有魅力,可以把通俗的语言用不一样的词汇描述出来,听起来也更加的美好。虽然说目前很少人会用这样的名称去称呼各个月份,但是古诗词中常常会出现,或者在一些历史记载中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记录事件,因此了解这类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季度是哪三个月
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季度的其他分法:
1、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2、农历法。农历1月到3月是春季,4月到6月是夏季,7月到9月是秋季,10月到12月是冬季。
3、阳历法。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2年的2月为冬季。
二十四节气的说明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