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螺人养殖环境 ,山坑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放养种螺 ,种螺放养最好在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的来源,一是市场收集,二是野外采集,选择壳薄而完整色泽淡褐、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1公斤至2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至3倍;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螺生长需要。
养殖山坑螺方法 有什么养殖的技巧
1、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质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2、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3、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
山坑螺人工养殖技术
有不少人去养殖,但是都失败了,目前山坑螺的研究几乎为零,主要是二战时期,原来的资料被日军销毁,而后国内学者没把山坑螺放在研究范围内,养殖户倒是倾注不少热情,但是要做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学者的参与,难度极高,更何况没有大资金进来,养殖户也只是一时兴起,最后都不了了之! 前不久云南一位学者大概做了点研究,补了一点信息!中国南方的山坑螺属于沟蜷科和短沟蜷科,目前市场上比较被认可的是广东沟蜷,其次是广西沟蜷和越南沟蜷,广东沟蜷也就是广东山坑螺个头最大,市价最高,节假日可达50 元一斤!山坑螺主要生长在溪流中,水质要求很高,同时水质的含氧量要求也非常高,这就使得目前的山坑螺在环境污染后越来越难匿得踪影!其实山坑螺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条件得当,它可以密集繁殖!短尾为雌性螺粉,雌性螺众生受孕,一直繁殖,主要繁殖期还是春季和秋季,水温超过40度死亡,低于15度不进食,紫外线照射也会造成死亡,生存条件及其苛刻,想实现人工的繁殖,还要我们一起来努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在没有人工养殖成功之前,要么山坑螺被其他食品代替,要么价格越来越高……
山坑螺吃什么饲料?
山坑螺是一种可食用螺,*生主要生长在小溪里,吸附在浅水区的石头上。以前山坑螺很常见,数量多,但现在随着环境污染,以及人工过量,已经很少见了,因此发展了人工养殖技术,下面一起来学习了解山坑螺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山坑螺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特点,人工养殖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即可,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另外也可以用养殖池饲养。养殖池饲养,要求底泥厚度在10-15cm,水体开阔,水面栽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四周可栽种藤瓜菜搭棚遮荫,池里可以放入竹尾、石块、草地等供山坑螺隐蔽栖息。
2.投放前清池
山坑螺投放前,可先用生石灰清除*鱼虾和其他杂螺,一般亩用60公斤~80公斤,3-4天后可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供山坑螺摄食。
3.种螺来源
可以市场购买或者是*菜采集,选择壳薄、色泽淡褐、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可每平方投放种螺1-2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放量2-3倍,山坑螺养殖,可以单独饲养,也可以套养鲢、鳙鱼种或泥鳅混养方式。
4.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饲养,可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高密度精养下,则需要投放人工饵料,可简单用米糠、麦麸、豆粉以40%、30%和20%的比例配合成螺的上等饲料。日常投喂可根据气候以及吃食情况,按时投喂,一般20℃~28℃时,食欲旺盛,可2天投喂一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可一周投喂2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5.日常管理
要注意农药、化肥等污染流入到饲养水源中,还要防止鸭、蛇、鼠、鸟等侵入食用山坑螺,在高温时节,要注意控制水温,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山坑螺进入泥*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山坑螺越冬。
6.收获
山坑螺收获,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注意留养幼螺和选留部分母螺,可以自然补种,无需投放种苗。另外根据其生活习性,可选择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螺。
坑螺的养殖方法
养殖坑螺时,需要在远离居民区且水质良好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要在10-15厘米之间,再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而且在给坑螺投喂时,需要给其提供米糠、豆粉、麦麸等食物,满足它的营养需求。
坑螺怎么养殖1、建立池塘
饲养坑螺时,可以在农村的稻田、池塘和溪滩中进行养殖,也可以在远离居民区、水质干净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而且要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使其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有利于坑螺繁殖与生长。
2、养殖准备
养殖坑螺时,需要在投放幼螺前,往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将池塘中的致病真菌和害虫消灭,以免坑螺感染疾病,而且要在池塘中栽种红萍和水莲,为坑螺提供食物,同时为其提供栖息地。
3、养殖方法
饲养坑螺时,需要选择壳薄、颜色淡褐、无破损的幼螺,再将其投放至池塘中,且每平方米可以投放1-2公斤的坑螺,而且要往池塘中投入鸡粪、牛粪、猪粪等农家肥料,促进浮游植物旺盛生长,保证坑螺食物充足。
4、饲养管理
在给坑螺投喂时,需要每隔2天饲喂一次,可以向其提供米糠、豆粉、豆浆、花生饼、鱼肉等食物制作而成的饲料,并且要在高温季节时期,在池塘中放入增氧机,使水里的溶氧量增大,以免坑螺因氧气不足而死亡。
山坑螺如何饲养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
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cm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
扩展资料:
螺放养前3~4d先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每667m2施有机肥30~50kg,主要是培养池子里的有机微生物,有利于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
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规格的泥鳅苗,作为试水鱼和搭配养殖鱼类。以后视螺的生长及池塘水质情况继续施用有机肥。
螺种可以从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的种苗供应场选购。应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
10多块钱一斤的山坑螺值得人工养殖吗?
山坑螺是生长在南方山沟的一种淡水螺,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与烧烤摊中常见的螺不同,它的尾巴更长,颜色为黑色。就价格来说人工养殖不是特别赚钱。但是就美味而言,是值得大量的人工养殖的。
山坑螺的市场价格每磅超过10元,商品的售价可以达到50元/公斤。之所以如此昂贵,除了山坑螺肉具有独特的新鲜风味,独特的饮食,富含营养的事实外,主要是由于其繁殖力低,产量低,仅一英亩的山间溪流您可以携带100到200磅,有时则不能100磅。
如果按1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一亩养殖场可以产生1000至2000元的产值。您可以看到山坑螺的单价似乎很高,但是产量太低,无法获得可观的利润。目前来说,山坑螺仍然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关于它的信息很少。有人尝试过养殖,但由于很多原因也不了了之。
山坑螺不能实现人工繁殖的原因主要是繁殖环境的问题。山坑螺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持清洁,溪流底部的泥浆不应过多。只允许使用砂岩,周围的环境需要凉爽的阴影。水不应太深。从这个角度来看,养殖只能在类似的环境下小范围内实现,却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养殖。无法大规模建立,意味着山坑螺的总产量非常低,总收入不高,繁殖无法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没有任何意义。
养殖山坑螺有发展?
有不少人去养殖,但是都失败了,目前山坑螺的研究几乎为零,网络上的百科几乎都是扯淡!二战时期,原来的资料被日军销毁,而后国内学者没把山坑螺放在研究范围内,养殖户倒是倾注不少热情,但是要做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学者的参与,难度极高,更何况没有大资金进来,养殖户也只是一时兴起,最后都不了了之! 前不久云南一位学者大概做了点研究,补了一点信息!中国南方的山坑螺属于沟蜷科和短沟蜷科,目前市场上比较被认可的是广东沟蜷,其次是广西沟蜷和越南沟蜷,广东沟蜷也就是广东山坑螺个头最大,市价最高,节假日可达50 元一斤!山坑螺主要生长在溪流中,水质要求很高,同时水质的含氧量要求也非常高,这就使得目前的山坑螺在环境污染后越来越难匿得踪影!其实山坑螺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条件得当,它可以密集繁殖!短尾为雌性螺,雌性螺众生受孕,一直繁殖,主要繁殖期还是春季和秋季,水温超过40度死亡,低于15度不进食,紫外线照射也会造成死亡,生存条件及其苛刻,想实现人工的繁殖,还要我们一起来努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在没有人工养殖成功之前,要么山坑螺被其他食品代替,要么价格越来越高……
山坑螺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在农村可以自家养殖吗?
天气开始炎热,又到了吃夜宵的季节了。小龙虾配啤酒是一绝,而农村人对夜宵的讲究更为简单,一盘山坑螺加自家米酒,实惠又美味。古人云: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没有洞庭美景,却有田螺美食,一口啤酒一口螺下肚,吃着让人欢喜。
田螺是大众对淡水螺的一个总称,大多数地区包括了山坑螺。吃田螺厉害的人在民间有这么个说法,会吸田螺,嘴上功夫就好,比如接吻就很厉害。不过现在吃田螺与山坑螺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田螺吃的人少,甚至没什么人爱吃,而唯独只爱山坑螺。
山坑螺属于田螺一种,但它对环境的要求极高,一般野生山坑螺对生活环境要求高,资源较为稀缺。一般所指的田螺为中国圆田螺,这种圆田螺一般水域基本可生存,在过去农村淡水资源丰富的时候,田螺相当丰富,甚至有些地区出现泛滥成灾,老农民们下水一捡就是几十斤。丢在家中静水2天,剪去尾巴后爆炒可是极品美味。
据说这田螺的美味,在古代还深受皇宫贵族青睐,据相关史书记载,宋高宗、乾隆、慈禧都喜食田螺。古代不同阶层的人对田螺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古人言贫民食螺消饥,官人食螺尝鲜,诗人食螺则是品味。而食用田螺的历史相比以上这些要更加久远一些,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桂林、阳春等地的旧石器遗址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螺壳,其中壳尾都被剪掉,这点说明在7千年前就有人开始吃田螺肉了。
假如现在田螺还是生活于清水或者是可以溯源的,那么它在大众的眼中依旧是非常可口的天然美食。然而当下的环境却不允许我们如此去想,田螺不知几年前开始被认为是携带各种寄生虫,生活于污染的河流当中,打捞环境肮脏,让人开始拒绝这种美食。在近年来更是曝出已有人专门养殖田螺,养殖环境让人堪忧,导致人们谈起田螺的时候难免会想到不干净,甚至令人作呕。
当下的农村环境,确实因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而出现很多问题。纯野生田螺资源减少,水域污染导致田螺也跟着被污染,加之人工养殖兴起,各种激素饲料的使用,田螺已不再是几十年前那河里随便能捡的美味了。说起夜宵吃田螺,已没什么人爱吃,而大家更加钟爱的是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的山坑螺。
人们对田螺这美味的看法,是延续了几千年之后,直到近年来才改变的。这种改变说明我们对田螺认识的加深,也是对这一物种的进一步认识,只是舆论把它从一种美食变成了一种没什么人爱吃的东西。这到底是田螺的可悲还是荣幸,各有各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