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

1、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理解课文的能力。 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

2、运用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在领悟文章内容这一阶段就应采用形

低年级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如游戏法、实验动手操作法、讲故事,看动画等这些方法和途径都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制定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正确领会阅读教学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做好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理解课文的能力。新的《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讲解和朗读是阅读课教学的两大板块,徐世英先生就讲解和阅读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所以在进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应该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
观察物品很特殊,形状结构和用途

小学低年级阅读技巧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阅读时都有哪些阅读技巧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三、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语言简洁明了,不要重复罗嗦,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五、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

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

低年级阅读的引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还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新课程不应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因为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冯教师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词语“滚、扑、撕、咬”、“整天”、“非常刻苦”、“懒洋洋”,学生更愿意参与,更能直观感受并内化词语意思,这样的语文实践远比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以“演”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本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像本课中教师让学生演一演懒狮子骄傲的样子再读懒狮子的话,这样不用教师怎么指点朗读的技巧,学生已能读得有声有色,这是一种指导有感情朗读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演”促交际。

新课标着眼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的要求,在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强调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而口语交际并不只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教师必须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冯教师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同时,不忘利用这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最后,要指出的是,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演,也不是演得越多就越好,演要用得恰当,用得巧妙,才会在课堂上擦出精彩的火花!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都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

第二、让学生练习说话,在说中巩固阅读。

如果“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第三、进行课堂表演,以演促读。

课堂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总之,要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就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让课堂上一片琅琅书声吧。

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开展书籍交换活动,让孩子们互相交换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进行阅读,阅读之后也可以互相进行交流;
在教室设定图书角,平时的课外时间可以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一 、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 。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一有闲暇时间,也要到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学生的思想中会有“老师都这么认真的读书,作为学生,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了!”这样的想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班级同学的榜样作用:在班级中树立读书的榜样,这样的榜样离学生生活最近,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我们开展的“读书小明星”的评选,就是要在学生中间树立这样的榜样,我们准备通过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大力宣扬这些读书明星,在学生中产生“比谁书读得多”的效果。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
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教师要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
班级布置上,要突出读书的氛围,尤其是班级后面的板报,要成为学生读书成果展示的一个视窗。在板报上,有读书的名言、好书的推荐、读书的心得等内容。
班级图书角要发挥其作用。很多班级设有班级图书角,而且书目比较齐全,但是那些图书被锁在柜子里,学生是不能随意看的,这样的图书角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中高年级要让学生自己来管理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开展课外阅读,自主管理,自主阅读。
班级图书角图书量及书目的丰富程度成为一些老师牴触学生课外阅读的借口。班级图书角的建立,必须发动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每个学期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图书,确保图书的数量。教师可以向学生建议购买哪些图书并指定人员,或者统一进行购买,这样可以保证图书数目能达到阅读的要求。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在班级中要经常开展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活动:定期评选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在课前或者是每天晨会时间让学生轮流读报、推荐新书、朗读名篇片段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贵在坚持。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要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2、会作读书笔记。
学会记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写读后感,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根据年级的不同,记读书笔记要有所侧重,低年级主要以摘录词句为主,在课内识字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识字,扩大识字量,阅读打基础。高年级的读书笔记以摘录句段,进行批画、写感受为主,为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打基础。
3、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就会有仿写的欲望,鼓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使阅读与习作相互促进。
三、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如果学生全部的课外阅读都靠这一节课来完成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还是在课余、休息日、节假日;课外阅读的主要地点是在家庭中。
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我们要做什么:1、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比赛、读书汇报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2、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这两项任务是必须在课堂上完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宽裕,可以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好读书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可以先从绘本开始:在孩子看图时讲故事

阅读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我认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需要老师指导,得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1.推荐“兴趣书”。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 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 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 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 《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路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开启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询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期开始我在二年级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页上我设计了几项有:“我的收获——总结一周来你的学习、生活或者观察到的一切”“好词佳句——20个”“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诵的课文”“老师的话——老师评价”背面就是孩子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写下的周记,还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画的画配上一段话,形式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这样改变了一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们积极参加,例如我叫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询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叫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喜人果实的。

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

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 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 针对低年级的孩子,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 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畅快地读, 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 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 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 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 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近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已日渐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结合以前教学实践和近段时间的调研观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起抛砖引玉之效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 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 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 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这样老师就要好好地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 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 做到心中有数, 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 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 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例如有位老师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 最后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 它那么小, 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时教师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教师讲, 教师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 《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 此时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 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 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 针对低年级的孩子,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 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畅快地读, 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 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 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 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 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 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地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 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 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 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 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 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路或者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班上的读书角等, 营造读书氛围, 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 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 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 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 并且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查询相关资料, 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不仅仅会读书, 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例如教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 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查询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 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 叫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 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 学生不但要找书, 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 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 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 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地训练, 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 他们的实践能力, 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 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 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 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 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 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 有了好的开端, 一定会带来喜人果实的。

怎样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完成这些指标,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早一点喜欢阅读,走进阅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英雄故事等;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一节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我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有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女娲补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故事讲完后,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询问他是从那里学到了这么好的故事,他说他经常看中央电视台“上下五千年”的动画节目中,从中还学到了很多好听的故事,可以讲给同学们听。于是我就借势引导学生回家多看看类似动画节目,或者看看与这些节目中的故事相对应的注音故事书、童话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们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饭后这些孩子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什么《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对牛弹琴》等等,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情趣盎然。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学完拼音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就要开始积累词汇了。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生字“春”,让学生进行扩词,其中有一个学生说了“春暖花开、春色满园”两个成语,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棒,说的成语真好!”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说“你也相当不错,你们能说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词语和句子,了不起。”又问:“你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呀?”他们呢都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于是我又说:“课外书的本领真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组出很多很好的词语、背出很多的古诗,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呢!”说完就听到下面有声音在轻轻地说“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都带了成语书、古诗、字典等等。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开展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故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每周二的晨会课上总要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来交流自己在双休日中学到了那些课外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百科知识通大王”,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每周五的下午课外阅读课上,请学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话或者是文章,看看谁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话最多、文章最多,然后评出各种不同的奖项和不同星级的阅读积极分子,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二、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把一篇课文读懂不是目的,学会读懂一篇文章,逐步做到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才是目的。也就是说,不是要学生“读会”而是要学生“会读”。那么要指导小学生会读程度适宜的课外读物,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把他们带上路。“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这足以证明方法之重要,以不增加小学生的负担为前提,我采用了的方法是图文结合法。低年级的课外读物几乎每篇都有插图,有助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低年级注音版《唐诗三百首》中《静夜思》就画著一个人在静静地望着月亮思考,让学生看图和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前看看图,读后讲讲图,发挥图帮助理解内容的作用。 四、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 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本学期有两位学生被学校评为“读书星”,对班级其它学生的促动很大,有很多学生都拿起了课外书读起故事来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如果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在每周的课外阅读课上总要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来交流自己在双休日中学到了那些课外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读书星”,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利用每周五的中午课外阅读课上,请学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话或者是文章,看看谁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话最多、文章最多,然后评出各种不同的奖项和不同星级的阅读积极分子,这样也许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们坚信这样一句教育新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我们就自觉去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课外能力。

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很难的,把握住节奏,再配以背景音乐,可能得到,想通过理解文章内容,不大可能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 教育 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 教学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 文章 为主,将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读”字上,(包括朗读和默读)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进。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读书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读出情(感情),读出意(意境),读出味(品味),读出神(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培养学生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

以笔助思,即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一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二是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三是会查工具书,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勾、画、圈、点、批不仅在课内要求,而且在课外要求,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他们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现在的二年级是我从一年级跟班上的,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表述一句话的含义。

二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低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特别是一词多义的练习,让他们明白同个词在不同的 句子 里意思也不同。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图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在教学二年级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进行了两个 拓展训练 :1.出示海底世界画面, 说说 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2.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是读写结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诗歌《听听,秋的声音》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写一节或多小节,也可以以秋天为主题,写声音以外的内容。既是模仿,又不拘泥于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写秋天的诗,以诗歌感性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对秋的美妙感受。曾记得刘江涛同学这样写道:听听,秋的声音,小青蛙赶紧挖洞,“呱呱”,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还记得方正萧写道:秋的声音,在山坡上,在树林里,在大地的每个角落里。看来,只要我们阅读引导到位,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段的练笔形式则是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曾记得三月份在观课 赵建全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以“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写一片断。这样一下子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练笔的好机会。

四、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内涵。

在教学《妈妈的账单》这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判断题,以引发求异。妈妈给儿子彼得欠款的账目上写下的都是0芬尼,你同意吗?为什么?结果,同意的说明的理由不同,不同意的写出了不同的钱数,10万芬尼、100万芬尼。。。。。。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学生终于明白了0芬尼的含义:母爱无私、无价。

五、巧用错误资源,加深对字词句的理解。

《鸟的天堂》中有“应接不暇”一词,在听写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把“暇”字写成了目字旁。是什么原因呢?我马上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我注意的看着,眼皮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在这个句子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眼睛来不及看,由于该词与“看”有关系,所以学生就跟眼睛有关系,把它写成了目字旁。

找到“错因”之后,我就帮学生纠正。我先让学生在字典中查出“暇”字的意思。学生由此得知“暇”意思是“空闲”。可看出,“暇”跟“目”没任何关系,而是跟时间有关,因此是“日”字旁。接下来我让学生 造句 ,用“应接不暇”造一个跟“看”无关的句子。学生兴趣很浓,说了不少符合要求的句子,如“开学报名那天,班主任老师应接不暇。”“来商店买东西的人很低多,卖东西的叔叔有点应接不暇了。”。。。。。。通过查字典、造句这两个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暇”字的写法,而且真正懂得了“应接不暇”的意思。看来,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六、注意评价的适当性

教师评价的作用是很大的,一句挖苦讽刺,就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疤,一个热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又可以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星星之火,把学生从“黑暗”带到“光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当评价。我们班上的胡绍朋同学每次读课文错字连篇,南腔北调,常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是窘态百出。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下课后,我把他叫一边,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读错的字进行纠正,并鼓励了他一番,第二天一上课我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这一次他只读错了几个字,有几个学生发出了笑声,但大部分学生为他的进步而赞叹。借着这个机会,我便“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让他在同学间树立起自信心,并鼓励他课余时间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一个星期下来,他便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七、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想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书看。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曾记得我们班刘兢炜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没想到竟把我问住了,我连忙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刘雨昕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

我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是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正是因为学生多看课外书,才丰富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2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1、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 经验 的 总结 )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儿童 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兴趣。

2、教育学生阅读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七条总目标一开始就说:“要逐步教育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本领”。

提起阅读本领,很多教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便是培养独立阅读本领,这是对阅读本领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其实读懂并不错,难题是阅读本领不但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这里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别的本领。课标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当然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本领等。这种各方面的能力还被表述为独立阅读本领,理解本领是独立阅读本领的基础和核心。

3、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

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本身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有本身的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有本身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相比,有的时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习作所表现的恰恰就需要是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

假设依据他们的认识本领,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去拔高他们的认识本领,再加上得力的、充足的语言训练,假设他们对语言现象、语言的形式有了较多的了解和积累,对一个意思可以选择更加准确乃至于带有一点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习作大概就不会感到太困难。起码文从字顺是不难做到的。也便是说,习作的内容对小学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作文 教学无非便是处理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难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如何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

如何写要有关到写作的基本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基本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要有关到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不但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的词汇,了解部分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形式,还要有对语言比力敏锐的体会本领和理解本领,这些不是作文教学所能处理的难题,而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处理。

所以,阅读教学就需要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情况,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样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可是教学中一定要将有关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本领的语言来表述。假设,不妨将“立意”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表明为针对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

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中的课文多为文章的经典或精品,表现手法高超,自然有许多不适宜小学生学习,但只要是文章,除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外,还有一般的、基本的表现手法,假设:写景物的课文,作者是如何选取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角度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按照如何的次序,将景物写具体的。

写事的 记叙文 ,作者是如何将一件或几件事写具体的,是按什么次序记叙的;写人的记叙文,作者是如何写人物的心理、外貌、神色和姿态、动作行为的,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和人物相互间的联系等等。又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应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有哪些特色,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

4、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阅读,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5、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贵有疑”,知识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中要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性的,阅读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如图书馆、网络等。阅读应是挑战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张扬个性,要有创新。阅读还应是实践性的,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注重积累,培养语感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所以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全部通过阅读来实现。首先要加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有益读物。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中的积累,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 成语 和格言警句,背诵出色的篇段,通过阅读积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维材料以及佳词好句,以此来增强语感,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 学习方法 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在同一篇课文中迁移学法。有些段落结构相同、写法相同的课文,教师不必逐段分析讲解,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前面一段教学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通过自学、讨论,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同一组课文中迁移学法。要指导学生把握讲读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示范作用。学习阅读课文时独立运用前几篇讲读课文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根据课后思考题提示的阅读步骤和重点,进行阅读实践。

3、材料中迁移学法。在教材中一时不能挖掘相应的学法训练因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及时反馈,教师应补充有关练习,让学生及时消化这种学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反复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增强学法训练意识,让学生多种 渠道 运用学法。

1、要把学法用于“自读课本”。“自读”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凭借。“自读课本”后面一般有“读一读”“想一想”,教师在指导中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自读时把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自觉地运用到阅读“自读课本”的实践中去,通过边读、边想、边悟,产生质的飞跃。

2、要把学法用于“单元练习”。教材中的“单元练习”是配合每组课文,着重加强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综合练习。教师在指导中,应注意在引导学生巩固复习 语文知识 的同时,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在学习的过程中迁移学习方法,以进一步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把学法用于同类材料。教学其他单元或课本时,教师遇到同类材料,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复习、运用学法。

4、要把学法用于课外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运用学法,增强自学本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领。如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自学,然后组织讲评,看谁的学法最佳,收获最大。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学法指导必须以理解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以应用为归宿,优化其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4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位德国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本领,而在于教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真实、新奇、有趣的情景,营造比较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

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下雨打雷的真实情景,通过儿歌《夏天的雷雨》导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雷雨天气,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又如,我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以乘上旅游快车去葡萄沟为主线,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新疆葡萄沟,去品尝新疆的葡萄,让学生有读课文的兴趣。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还要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有的学生识字量较少,阅读课文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根据本班学情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开展阅读教学。

比如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和《坐井观天》这类 故事 性课文时,通过让学生看课文朗读视频来猜故事导入课文,学生听得很认真,激发他们读课文的兴趣。通过看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认识,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两只小狮子取好听的名字。在《坐井观天》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坐井观天”的意思,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走进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以“问题为中心”,感悟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有效的运用提问艺术,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以一个主问题贯穿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运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一个主要问题贯穿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朗读课文,深入文中去感悟。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主要围绕“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依据,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类文章时,也可以用一个主要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兴趣。在教学第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边引导边提问“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他们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同样在《太空生活趣事多》中,可以通过提问太空生活中都有哪些有趣的事?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

2、抓住课题题眼提问。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颖有效的课堂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抓住课题,直接有效的提问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我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小鹿的玫瑰花》等这些课文时,就可以通过老师设问,学生质疑的方式展开教学。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带着你的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3、抓住关键字词提问,品味文本。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②词语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段语文更要逐渐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词语、难懂词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地理解。如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为了充分让学生理解“垂下来”一词,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此时蜘蛛害怕、着急的心情。

在赏析雨后景物“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时,我提问“彩虹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的美景,“挂”字更能体现彩虹的美。在赏析雨后景物“蜘蛛又坐在网上”时,我提问“这时候的蜘蛛又坐在网上干什么呢?”让学生理解“坐”字,表现出雨后蜘蛛的愉悦和悠闲。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我通过对比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从而突出葡萄沟葡萄的美、颜色多。

三、巧用评价与激励性语言。

低段的孩子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评价,激励学生赏读、品析课文,为学生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真正的魅力,让被评价的学生得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便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记得一位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让一位小朋友朗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而且有感情。听完后教师主动走上前去,真诚地说:“你朗读的真好,声音真好听,就像一个小播音员。你能再为我们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说完,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不仅是送给这位学生的,更是送给这位善于鼓励评价学生的老师的。教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打动学生,让学生享受了 语文学习 的乐趣。

四、把画、唱、表演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画画、游戏、 唱歌 、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运用这些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画风》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画风,通过画风感受课文内容。又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坐井观天》这些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戴头饰表演课文,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记得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学生对王二小的英雄 事迹 了解的较少,我就通过让学生听或者唱王二小这首歌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五、朗读与训练、说话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一堂完整的语文教学中,要将朗读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叶圣陶先生先生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视训练。”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探究,一味地朗读,其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就无从谈起。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将学生的基础训练、说话写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通过学习,有效的迁移运用语言,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才能算是真正的扎实有效。

读练相互结合,切实的进行有效的说话与写作训练,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品位,设计多样灵活的训练。另外,低段学生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为一体。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最后一环节时,我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训练,青蛙跳出井口后会说些什么?请孩子们续写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四次对话。在教学《画风》一文时,让学生自己画风,你会怎样画风?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那应该如何进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有几点教学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我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后在狼与小羊中间板书和,并设疑说: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学习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的。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问题,都非常认真积极。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教材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雨点儿》一课时,我先用课件让学生听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声音,然后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他们仿佛自己就是小雨点儿,来到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中,这样既渲染教学气氛,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
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荷叶圆圆》,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小青蛙、小蜻蜓、小水珠、小鱼儿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体会到了夏天的美丽。
二、重视词句教学、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和指导朗读等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换词、改词,找近义词,反义词,看插图、实物,演示、做动作,表情朗读,复述句子,改变句式,仿造句子,结合上下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熟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如教《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自然段时,文中有一句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我指导学生在保持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多换一个词语,学生踊跃发言,换成十分多么特别 非常真这样,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多的意思,而且在朗读这句话时自然把多字读重音了。
再如教《狼和小羊》第二小节,我先采用换词(把非常换成十分、特别、很、极)、找近义词(故意、存心、有意)、看插图描绘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外部表情、想象并讲述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心理活动等方法,弄清非常想吃、故意找碴儿等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用故意找碴儿的语气朗读这一小节,重读非常、故意、弄脏,读出!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讲和读,狼残忍、阴险的本质就跃然纸上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加强词句教学和朗读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教学课文时,我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这样就可促使学生读书时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读,仰而思,逐步养成用心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我提出要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乌鸦该怎么办?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用翅膀使劲把瓶子扳倒;另外位同学说可以用爪子,还有同学说乌鸦可以挖掉靠近瓶底的泥土使瓶子倾斜然后就可以喝到水了通过这个问题的讨沦,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会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疑问。同时,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这课时,有的学生问:地球爷爷有手吗?、地球爷爷的力气有多大?、老师,您能看见地球爷爷的手吗?等问题。我肯定了学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耐心地解释和说明,循循善诱,使他们通过几个科学事例,获得正确的认识。又如有的学生提出地球爷爷有没有脚?等比较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也不轻易批评学生,虽然这是学生不成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提出过程是学生整合自身知识、经验的过程。
四、利用课文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被作者巧妙地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写作意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时,我让学生想一想:青蛙后来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先发言,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我非出来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说得对,还是我说得对!’它两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惊奇地说:‘啊,好大的天,真是无边无际!’从此,它再不说天只有井口那样大了。有的说:青蛙可固执了。它听了小鸟的话,一摆手说:‘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样大吗?’小鸟飞走了,它还坐在井里唱着: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样大。
再如教学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部分时,我就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没好下场。你看,读书、想象、说话、情感陶冶四结合,真可谓一石四鸟。
五、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教好课文的同时,我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古诗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小小读书讨论会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知识增多了,眼界开阔了,词汇丰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