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因此山指的是太行山,先秦时期隶属于齐国与鲁国,又称为齐鲁。

2、山东,也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古代地名,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山东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山东的山指的是指崤山。

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古代地名。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崤山山脉是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它西南端与陕西华山山脉相连,西北面有宏农涧河谷地分割,东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大致分布在宏农涧河与洛河之间,自西南向东北一直延伸黄河岸边。长达160余公里,宽约40~50公里,构成了洛河与宏农涧河的分水岭。

山东简介

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截至2020年6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共58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52个县,合计136个县级行政区。664个街道、1092个镇、68个乡,合计1824个乡级行政区。2022年5月20日,山东省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在中国的唯一示范省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

山东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01

山东省的山指的是太行山,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另外,在古代“山东”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山东省的山指的是太行山。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山东省:

山东省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也有“山东六国”之称,唐代亦有山东士族之称。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最早始于明朝时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哪个山?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到了明代山东一名才重出江湖,山西也开始成为朝廷认可的地名,即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和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此时的山是指横亘在两地之间的太行山。不过这时的山东和山西的面积,远大于今日的山西和山东省。

以自然的山脉为参考,明代的这个划分其实和元代有异曲同工之妙。宣称布政使司作为明代的地方行政单位,其实就是更新了的元代行省。

后来清人也认可这样的划分,正式确定了山东省和山西省这两个省名。太行山也因此继续作为两省的边界,将这两块土地联系又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