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如下。

1、准备大米半杯、黑豆半杯、核桃5至6个、红枣5至6个。

2、把以上材料洗净,倒入豆浆机杯体中,加水至上下水位之间。

3、把各个卡口对好,插上电,按选择按钮,选择米糊或豆浆或果汁,按启动。

4、加热大概五分钟,开始搅拌。

5、搅拌好再等片刻即可。

做养生米糊,哪些材料搭配比较营养?配方都有哪些?

1、养胃安神米糊

材料:黑米、花生、红枣、莲子、冰糖

注意:在制作米糊之前,这些食材最好要提前在清水里浸泡一个晚上,这样更容易打碎。

2、五色豆米糊

材料:大米90克,红小豆、绿豆、黑豆、黄豆、芸豆共90克

营养:黄豆和黑豆都属优质蛋白质且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替代一部分肉类,对于预防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特别适合。绿豆解毒降暑、红豆高钾又补铁。而且大米缺乏赖氨酸,大豆蛋白富含赖氨酸,让豆类与大米一起混合,比单吃—种食物时的蛋白质利用率高。这款米糊一次吃一小碗即可,也可搭配水果当早餐吃。

3、消积食米糊

材料:鸡内金50克、粳米500克,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次50克,做辅食喂食。

营养:鸡内金能健胃消食;粳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共用有健脾胃、消积食的功效,适用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正餐食用白粥、面条等食物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类食物含大量淀粉,利于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助保持胃肠道内菌群平衡,并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于胃部肿瘤、炎症和溃疡的患者,白粥和米糊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药物和其他医疗技术,帮助胃部正常功能的恢复。

此外,由于面条、米粥、糊类食物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不推荐患有胃病或胃部不适的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否则血糖容易快速升高,不利于糖友控制血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晚上喝米糊会安神么?喝什么种类的米糊好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熬夜加班 吃碗五色豆米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儿积食 喂鸡内金米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白粥、米糊、面条能护胃?养胃要因人而异

营养米糊配方大全

1

黑芝麻米糊

原料:黑芝麻30克、杏仁30克、糯米40克、白糖一勺。

做法:1.将三种原料分别干锅炒熟后置于碗中,晾凉备用;2.将三种原料混合后用料理机打磨成干粉;3.将粉放入杯中,加入一勺白糖,冲入开水,搅拌均匀;4.盖上盖子焖1-2分钟即可食用。非常适合当做忙碌白领的快手早餐哦。

2

红豆红枣薏米糊

原料:大米2/3杯,红豆+薏米(约1杯半),红枣6颗。

做法:1.红豆、薏米、大米洗净,加水浸泡。红枣去核,撕碎。2.将浸泡过的红豆、薏米、大米、红枣碎加入豆浆机中,加水,制成米糊。

3

紫薯米糊

原料:紫薯(用了图中的一半),大米2/3杯。

做法:1.紫薯去皮切碎,和洗净的大米一起浸泡一夜。2.将浸泡过的紫薯、大米、水加入豆浆机中,制成米糊。

4

红枣南瓜花生米糊

原料:南瓜1块(约100g),红枣7颗,生花生5个,大米2/3杯。

做法:1.南瓜切碎,红枣去核切碎,生花生剥出米,和洗净的大米一起浸泡一夜。2.将浸泡过的南瓜、红枣、花生米、大米、水倒入豆浆机中,制成米糊。

5

红薯杂粮米糊

原料:红薯200克、麦仁30克、糙米30克、玉米片30克。

做法:1.麦仁、糙米用清水浸泡15分钟洗净;红薯去皮切小块,倒入豆浆机中。2.加入玉米片、麦仁、糙米,所需量的清水,加盖按下米香豆浆键即可。

6

南瓜米糊

原料南瓜300g、大米100g。

做法:1.南瓜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清洗干净。2.将原料倒入豆浆机,倒入适量水,选择米糊键即可。

7

核桃花生米糊

原料:核桃、花生、大米。

做法:1.将核桃、花生和米泡在清水里一个晚上。2.泡好的原料放入豆浆机里打磨即可。

8

山药红薯米糊

原料:地瓜70克、山药70克、米饭70克、黑芝麻粉2茶匙、白糖5克。

做法:1.山药和红薯切片,放到微波炉中,加2茶匙水,高火4分钟。2.把山药和红薯放到搅拌机中,加入黑芝麻粉、米饭、白糖,添加没过食材的开水,搅碎即可。

9

南瓜栗子米糊

原料:南瓜1块、熟栗子7-8个、大米。

做法:1.南瓜切碎,和洗净的大米混合,加适量水浸泡上;栗子剥壳,将栗子肉切小块。2.将浸泡过的南瓜碎、大米、栗子倒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制成米糊即可。

米糊的配料

米糊的配料:大米、黑米、紫米,杂粮有小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红麦。米糊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和稠度的半固态物质,是由各种谷物经机械粉碎和水煮糊化后得到的。米糊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我们知道,“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第一需要。人类在最初全然依赖自然,周围生长什么就吃什么,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树上结的,土里埋的,只要能果腹,都取而食之。这是人类初始社会,从事采集和渔猎,是完全向大自然“索取”的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对食用的动植物进行驯养和栽培,才过渡到“生产”经济。由于受着气候条件的影响,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南北主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适于水稻的栽培。稻几乎是南方水田唯一可选的主食作物,是因为稻有“可种卑湿”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