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又叫做阳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
公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又叫做阳历(西历、新历、国历),与阴历相对。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夏历、旧历、皇历),也称太阴历。 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
历法上19年7闰。一般是农历的没有中气的那个月,就闰月了。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
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扩展资料: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说法,也没有平年润年的区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历
公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又叫做阳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便有了“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在近代曾使用“黄帝纪元”,所谓“黄帝纪元”,是以传说中的黄帝诞生年为元年的纪年方法,传说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698年。“黄帝纪元”是由刘师培于1903年在《国民日报》公开提出。黄帝纪元是以公历为基础,推算出来的。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公历是什么?
公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埂“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台湾地区称为西元。
阳历 是什么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户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我们平时说的几月几日的就是指阳历;阴历的每月前十天一般才称为几月初几(即初一到初十)然后就是几月十几,几月二十,几月二十几,几月三十……
公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就是我们现在官方采用的
阴历
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都是阴历的节日。不过,若是问起阴历的规则,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多数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现的那一天,月圆的那一天则在十五左右。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再细节的概念如闰月对大多数人则不甚了解了。本人经过一番查找与阅读,终于对阴历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几条规则:
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时刻的计算以北京时间为准。现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此条规则用以区分中国阴历和其他类似阴历如日本阴历。
一天始自夜里零时。尽管旧时的子时相当于现今的23时至1时,但是子时的上四刻属于前一天,下四刻才属于新的一天,所以和现今一天始自零时的定义是一致的。
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每年的冬至总是出现在这年的阴历十一月中。
从一年的冬至后一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中,下称其间,如有十三个新月出现,则其间要加入一个闰月。需要加入闰月时,其间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因为其间只有十二个中气,所以其间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以上所列的阴历的计算规则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即公元1645年,开始采用的。以上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上完全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其中没有任何数学关系。这和阳历,即格里历,完全是由数学关系确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具体到未来阴历的计算,仍然需要月亮与地球运动的数学模型,而且精度高的这种数学模型相当复杂,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确的阴历来。而阳历的数学关系则非常简单,是不是闰年很容易计算。这又形成了另外一种鲜明的对比。
公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
简单说久是阳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公历是什么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公元年数能被4除得尽的是闰年。儒略历1年平均长365.25日,比实际公转周期的365.2422日长11分14秒,即每400年约长3日。这样到公元16世纪时已经积累了有10天误差。可以明显感觉到两至两分提前了。在此情况下,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于1582年宣布改历。先是一步到位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跳过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除了保骇儒略历年数被4除尽的是闰年外。增加了被100除得尽而被400除不尽的则不是闰年的规定。这样的做法可在400年中减少3个闰年。在格列高里历历法里,400年中有97个闰年(每年366日)及303个平年(每年365日),所以每年平均长365.2425日,与公转周期的365.2422日十分接近。可基本保证到公元5000年前误差不超过1天。
什么是公历日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龚“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历是什么意思
狮子座的。
白羊座:3月21日 - 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 - 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 - 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 - 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 - 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 - 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 - 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 - 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 - 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 - 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 - 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 - 3月20日
农历7月14日。今年过完年12岁
农历 公历是什么意思?
阴历,它是单纯根据月亮圆缺的周期制定的。所谓“单纯”就是它只顾月亮这一头,不管由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而产生的气候冷热等季节变化。月亮又叫做“太阴”所以这一类历法叫做“太阴历”,简称为阴历。当月亮和太阳正好分处于地球两边的时候,柔和的月光通宵达旦地照耀着酣睡的大地,这个月亮最圆的时刻叫做“满月”,也叫做“望”。由于月亮是时刻都在运动着的;所以严格地说来,真正的“望”只是极短暂的一瞬间,一刹那,一般人是观察不到那样的细微变化的,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简称为“望”,这是一种最容易观察到,最显著的—种天象。与此相反,当月亮正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的那一天,人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学则是指月亮的黄道经度和太阳的黄道经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间。天文学家把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长度叫做“朔望月”,藏历中称之为tshes-zla,也可译为“太阴月”。多年的观测表明朔望月的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即29.5306日,这是制定历法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必须牢牢记住。初步可暂时粗略地记为二十九天半。
阳历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它的每一个历年都近似于回归年,每一个历年中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点永远在3月21或22日,不会有大的出入。由于一个回归年的十二等分约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个朔望月,所以阳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实际上阳历里所谓的“月”,只是个与朔望月无关的空名而已,与月亮圆缺的变化周期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根据阳历的日期,我们无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据阳历的月份却可比阴阳合历更准确地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还有就是,农历就是阴历~
公历农历是什么意思?公历是不是农历
阴历(农历,旧历,古历,夏历),
阳历(新历,国历,西历,公历),
阳历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以前算日子是观察月亮的变化,就是月亮历,简称阴历,也叫旧历。西方人是根据太阳的亥化算日子的,就叫阳历,是现在世界通用的,所以也叫公历
阴历是指几月初几,初一属于是阴历。阳历是几月几号,1号是阳历
公历是什么意思?,公历是什么意思?和农历怎么看
1.公历又叫做阳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
2.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3.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
什么叫公历,什么叫农历?
公历是阳历。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它是西方人订制的,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西元。农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

公历是阳历。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月份数有31天、30天、29天几种,均是人为规定),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它是西方人订制的,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西元。农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阳历是公历还是农历 阳历是什么意思
导读:对于日历上的阳历阴历,公历农历,很多人还是难以区分,因为出现阳历是公历还是农历这样的问题不在少数,那么阳历是属于公历还是属于农历的呢?阳历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我对这几个名词的详细解析,感兴趣的朋友里来看看吧。
阳历是公历还是农历
阳历是公历。公历称为“阳历”。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
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阳历。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旧历 = 农历 = 阴历
新历 = 公历 = 阳历
公历即阳历也叫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
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农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在于以什么来计算,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农历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
阳历的来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儒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 – 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意思
农历、阴历、阳历、公历是啥意思怎么区分的? ①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使指公历;②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今天公历是4月15日③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盯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今天阴历是三月十三。
农历 公历是什么意思? 阴历,它是单纯根据月亮圆缺的周期制定的。所谓“单纯”就是它只顾月亮这一头,不管由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而产生的气候冷热等季节变化。月亮又叫做“太阴”所以这一类历法叫做“太阴历”,简称为阴历。当月亮和太阳正好分处于地球两边的时候,柔和的月光通宵达旦地照耀着酣睡的大地,这个月亮最圆的时刻叫做“满月”,也叫做“望”。由于月亮是时刻都在运动着的;所以严格地说来,真正的“望”只是极短暂的一瞬间,一刹那,一般人是观察不到那样的细微变化的,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简称为“望”,这是一种最容易观察到,最显著的―种天象。与此相反,当月亮正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的那一天,人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学则是指月亮的黄道经度和太阳的黄道经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间。天文学家把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长度叫做“朔望月”,藏历中称之为tshes-zla,也可译为“太阴月”。多年的观测表明朔望月的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即29.5306日,这是制定历法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必须牢牢记住。初步可暂时粗略地记为二十九天半。
阳历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它的每一个历年都近似于回归年,每一个历年中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点永远在3月21或22日,不会有大的出入。由于一个回归年的十二等分约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个朔望月,所以阳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实际上阳历里所谓的“月”,只是个与朔望月无关的空名而已,与月亮圆缺的变化周期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根据阳历的日期,我们无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据阳历的月份却可比阴阳合历更准确地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还有就是,农历就是阴历~
公历农历是什么意思?公历是不是农历 阴历(农历,旧历,古历,夏历),
阳历(新历,国历,西历,公历),
新历是什么意思,农历还是公历? 新历是公历
阳历跟,农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就是公历,就是几月几号,农历就是旧历,就是几月初几。比如元旦就是阳历,春节就是阴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给个“好评”哦,谢谢!
公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就是我们现在官方采用的
阴历
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都是阴历的节日。不过,若是问起阴历的规则,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多数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现的那一天,月圆的那一天则在十五左右。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再细节的概念如闰月对大多数人则不甚了解了。本人经过一番查找与阅读,终于对阴历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几条规则:
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时刻的计算以北京时间为准。现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此条规则用以区分中国阴历和其他类似阴历如日本阴历。
一天始自夜里零时。尽管旧时的子时相当于现今的23时至1时,但是子时的上四刻属于前一天,下四刻才属于新的一天,所以和现今一天始自零时的定义是一致的。
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每年的冬至总是出现在这年的阴历十一月中。
从一年的冬至后一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中,下称其间,如有十三个新月出现,则其间要加入一个闰月。需要加入闰月时,其间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因为其间只有十二个中气,所以其间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以上所列的阴历的计算规则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即公元1645年,开始采用的。以上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上完全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其中没有任何数学关系。这和阳历,即格里历,完全是由数学关系确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具体到未来阴历的计算,仍然需要月亮与地球运动的数学模型,而且精度高的这种数学模型相当复杂,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确的阴历来。而阳历的数学关系则非常简单,是不是闰年很容易计算。这又形成了另外一种鲜明的对比。
新历与农历有什么区别? 新历也叫阳历
阳历也叫公历,来源于西方。比如算星座时、就是按照阳历(公历)计算的。
阴历也叫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
比如我们俗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清明节、七夕、春节、就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而元旦、和西方的情人节(2.14)和圣诞节、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都是按照公历来计算的。
他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阳历是国际通用的,而农历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个闰月。
阴历,阳历,农历,公历,公元都是什么意思? 农历与阴历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因此,农历是阴历的一种。
公历与阳历
现行公历即格里历,又译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因而公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格里历与儒略历一样,格里历也是每四年在2月底置一闰日,但格里历特别规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同时规定,原先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有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格里历的纪年沿用儒略历,自传统的耶稣诞生年开始,称为“公元”,亦称“西元”。
公历和农历的主要区别
农历又叫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它一年十二个月为354天。
阳历也叫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十二个月为一年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一年,我国的阴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它是把阴历和阳历结合在一起的历法,因为阴阳历一年要相差11天左右,为了协调它们就实行了闰月法,也就是十九年闰七闰,使得阴阳历能够协调起来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农历和公历有什么不一样? 农历:
1.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弗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baike.baidu/view/15163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baike.baidu/view/2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