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无数的蝗虫。它们啃食庄稼。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他们在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捕烧害虫,最终消灭了害虫,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通常延续三天。活动有歌舞、斗牛、摔跤、射箭等。各民族各地区的节日活动不尽相同,但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则无一例外。

火把节由来

火把节由来如下: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相关举办时间:

1、少数民族的举办时间: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2、汉族的火把节:

江苏省南通地区是整个汉族中可以说是唯一进行火把节的地区,每年的冬至那一天,当地的精壮男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由稻秆作成的火把,在房前屋后浇上油,在田间地头绕上几圈,以乞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火把节的由来是什么?

有关火把节由来的记载和传说有很多,较为普遍的两种如下: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二、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习俗

1、赛马

火把节赛马一般都会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骑上各自的马匹,预备在起跑线上,等待着发出的号令,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败者被淘汰。赛马不仅是赛马力、跑速,也是赛骑技、姿势、技巧等综合性的竞技项目。

彝族小伙们从小就会骑马,练得一身好骑技,在大规模的比赛中能获胜,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全村寨和各家族的荣光,故而倍受敬重。

2、斗牛

凉山彝族斗牛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的较量,而是公牛与公牛之间的抗衡。

民间斗牛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也有例外的,假如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场且斗牛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斗牛,并将主人不在场的牛斗伤亡的话,将视其情况加以赔偿。

斗牛一结束,人们喝了获胜者胜利的酒之后,接着就开始了其它比赛。这种场合,不仅是身强体壮的彝族小伙大显身手的场地,同时也是彝族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大课堂,上百双眼睛盯着角逐拼搏的赛手,看他们斗智斗勇,为他们的每一回合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