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比喻本领不大的人还要逞强出头。 成语出自《三戒黔之驴》。成语故事是说,从前黔地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黔驴技穷的意思是什么?
黔驴技穷的意思:该成语形容反面人物的本领低劣,无法摆脱困难处境;该成语在句中通常用作谓语,也可以用作定语使用。
引证解释:
刘波泳《秦川儿女》:谁支使你们来的,你们回去说给他,他的这种黔驴技穷的把戏,绝对得不到成功!
黔驴技穷造句:
1、我看他如今是黔驴技穷,变不出花样了。
2、他没啥本事,等黔驴技穷时,我再出手将他降服。
3、如果这些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那我可就黔驴技穷了。
4、修车师傅放下扳手说:“我黔驴技穷,这车我修不来。”
5、看他猛搔头皮,当已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就饶他一回吧!
黔驴技穷是什么意思?
黔驴技穷形容反面人物的本领低劣,无法摆脱困难处境
成语出处: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相关故事: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的熟悉了驴的叫声,不再害怕。老虎慢慢靠近驴,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很高兴,盘算着说:“原来它只有这点本事!”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住了驴的喉咙,美餐了一顿,才转身离开。后来黔驴技穷就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
黔驴技穷的意思是什么
基本释义:传说黔(现贵州一带)本来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了一头驴去,放养在山脚下。老虎看它是个庞然大物,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躲得很远。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踢了老虎一脚。老虎高兴地说:本领不过如此罢了!就上去把驴咬死吃了。后用“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伎俩也已经用完了。[反]神通广大。
详细释义:1.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成语出处:寓言故事见唐·柳宗元《黔之驴》。
黔驴技穷的意思解释
黔驴技穷的意思是本领已施展光,黔地的驴子的本领已用完了,比喻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别无他法。
黔驴技穷读作【qián lǘ jì qióng】,该成语为主谓结构成语在句中常表贬义。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
据说古时候贵州没有驴子。有个商人从外地运进来一匹驴子,但是贵州多山,驴子派不上用场,商人只好把驴子放到山下,听任它在那儿吃草蹓跶。
有一天,从山上下来一只老虎。贵州的老虎也从来没有见过驴子,突然看见这么个庞然大物,不禁大吃一惊,以为是什么神灵下凡。老虎慌忙躲进树从,偷偷察看驴子的动静。
一天过去了,老虎没有看出驴子有什么特别不凡的地方。第二天,老虎蹑手蹑脚地(蹑,niè)走出树林,想到驴子跟前摸摸底细。还没有走上几步,猛听见驴子一声大吼,吓得老虎转身就逃。奔了一阵,老虎发现后面没有动静,又小心翼翼地踱了回来。
慢慢地,老虎习惯了驴子的叫声,又壮看胆子向驴子靠近。它先用脚爪去挑逗,又用身子去碰撞。驴子恼羞成怒,尥(liào)起后蹄向老虎踢去。老虎偏偏身子就躲过去了,心里不禁一阵高兴:“原来这个家伙就这么点儿本事啊!”饿了一天一夜的老虎,大吼一声,猛扑过去,一口咬住了驴子的喉营,美餐了一顿,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