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消失的原因:
1、地震、雷暴、磁暴等自然灾害会使蜜蜂飞逃;
2、农药严重毒害、天敌长期侵扰、病虫危害长期不能缓解等原因会使蜜蜂飞逃;
3、 蜜源突然减少、贫乏,附近有高压电源等环境突变也会使蜜蜂飞逃;
4、人的管理不善,频频侵扰、取蜜过多等也会使蜜蜂飞逃。
蜜蜂的生活习性: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认为蜜蜂在以后会消失?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话,人类最多只能存活4年......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爱因斯坦
以上这段话来自于爱因斯坦,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或许是爱因斯坦的臆想或不切实际的预言罢了。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曾有许多动植物悄无声息的永远消失在地球之上,人类并没有怎样。可为何单单小小的蜜蜂消失后,人类也会跟着消失呢?于是很多人将这些话理解为纯碎是爱因斯坦的胡说八道。那么事实又会不会真如爱因斯坦所说得那样呢?
在2016年2月份之时,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名科学家和生物学家齐聚吉隆坡,他们联名向联合国提出一项评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野生蜜蜂、蝴蝶、以及其它许多授粉的物种正在迅速减少,很多种类或许面临灭绝,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些物种消失的话,爱因斯坦的预言或许就成了真的。人类失去了这些小小的朋友,自己也会随之消失。
或许看到这里,很多人依旧认为这些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在无病呻吟,但事实上目前每五种无脊椎授粉生物中,就有两种正在走向消失的命运;而授粉的脊椎动物,每六种就有一种面临永远消失。全球农作物75%需依赖生物来进行授粉,它们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却是人类摄取营养来源的最大功臣。如果这些小小的生物逐渐消失的话,那么将直接危及到每年产值2350~5770亿美元农作物收成。单单一个蜂群每天可以为三亿多花进行授粉,人类每吃三种食物,似乎就有一种归功于蜜蜂授粉,甚至我们穿的全棉衣服和棉被也要归功于蜜蜂。如果它们消失了呢,这些食物和棉衣我们还能不能得到呢?
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蜜蜂等物种的消失更加频繁,单单是加拿大地区每年蜜蜂消失的数量从2013年的三千七百万只上升到了五千七百万只,这已经到了拉响警报的程度。而美国地区蜜蜂的消失数量短短十年间,从2007年的30%上升到了40%。此外,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域也发现了大量蜜蜂消失的情况,而且愈演愈烈,世界各地数百万的蜂箱变成了空巢,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为“蜂群衰竭失调”。
美国德拉瓦大学生物学教授艾拉米也曾说过:“爱因斯坦说的没错,如果蜜蜂果真消失了,我们势必丧失80%的农作物,仅有的粮食根本不够分配,除了那些因饥饿而死的人之外,活着的人为了得到仅有的粮食将会通过战争来毁灭对方,在饥饿面前,人们会使出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动用那些联合国禁止使用的武器,到那时,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
为什么蜜蜂从地救上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各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都应该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食物链来强化维系的。蜜蜂从地救上消失,会使很多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不能正常授粉,从而农作物失收,造成粮食短缺,出现了人类饥饿的问题,人类没有粮食自然就会白白地饰物死。
今天所有蜜蜂突然消失,人类就会灭亡。这是为什么
谣言。。。
那爱因斯坦的预言究竟是不是真的?蜜蜂是否正在大量消失,而人类是否正面临灭亡呢?
蜜蜂消失对人类肯定是灾难
它处于生物链底层,断裂后影响大
据报道称,从2003年以来,美国和欧盟国家就开始出现蜜蜂大量死亡现象,另外还有很多蜜蜂飞出巢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神秘消失了,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蜂群衰竭失调症”。除了蜜蜂大量死亡、数量骤减外,能传授花粉的其他昆虫,比如蝴蝶和大黄蜂的数量也在减少。更为糟糕的是,欧洲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搞清楚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为此,欧盟于今年12月6日出台了一个拯救蜜蜂的行动计划。
欧盟委员会警告说,蜜蜂在传授花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它们传授花粉。蜜蜂数量减少,意味着粮食作物、水果、鲜花产量将随之下降。报道还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那么,蜜蜂的消失真的会对人类产生灭顶之灾吗?
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蜜蜂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王强教授,王强告诉记者,“如果蜜蜂真的消失了,那对人类来说肯定是个灾难。倒不是说人类一定会灭亡,但是产生的副作用肯定不小。”王强说,蜜蜂是整个生物链中的一环,而且在生物链的底层,是链接动物和植物的桥梁,如果它消失了,一大串的生物链都要遭殃。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那些依靠蜜蜂传授花粉的植物。“目前地球上的植物,除少数以外,大多数植物繁殖都是依靠蜜蜂作为媒介,通过蜜蜂传授花粉来开花结果,播撒种子。而剩下的一部分植物主要就是依靠风媒,通过风来传播花粉。”
当然有人会提出,除了蜜蜂,不还有其他昆虫是会采花粉吗?王强解释,在这些昆虫中,蜜蜂的数量首先是占优势的,因为蜜蜂除了有野生的,还有人工饲养的,而且人工饲养的可能比野生的还要多。
另外蜜蜂不像有些昆虫,除了以花粉、花蜜为生,还以植物本身为食物。比如蝴蝶,在幼虫期就是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物,而且它们的“窝”也都筑在植物体内,这时的它们对植物来说简直就是灾难,而且往往泛滥成灾,成了植物和人类的敌害,因为它们经常会毁坏庄稼。
而蜜蜂不一样,它们从小到大都是以花粉、蜂蜜为食,从来不危害到植物。它们的巢也都是自己筑造,并且巧夺天工。
蜜蜂消失将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
没有蜜蜂授粉也能结果但不好吃
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蜜蜂已经与人类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关系,蜜蜂除了帮助农作物繁殖生长外,它们生产的蜂蜜也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并且养蜂采蜜已经成了人类的一大经济来源,蜜蜂已经成为一种特种经济动物。
不过王强说,养蜂酿造蜂蜜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远没有蜜蜂传授花粉产生经济价值大,有人曾经研究过,蜜蜂因授粉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要比养蜂产生的经济价值高100倍到140倍。所以,蜜蜂在生物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蜜蜂灭亡了,首先需要蜜蜂授粉的植物全都面临绝种,因为它们无法培育种子后代了,而接着灭亡的就是以这部分灭绝的植物为生的动物。而人类是杂食性动物,在蜜蜂灭亡后,首先可能会因部分农作物的灭亡而导致粮食不够吃,一部分人会饿死,而人类养殖的家禽牲畜等也会因为粮食不够而灭亡,而随着动物的大量消失,人类最终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灭亡。
当然,有人会提出,现在技术发达,很多经济作物都不用授粉也能开花结果,只要通过转基因或喷洒一些特殊的药剂即可。但王强说,这些方法确实存在,比如西红柿,现在只要喷洒一种叫奈乙酸的溶液,就能使得它们不用授粉也能结果,不过这种西红柿没有籽。很多人也可能发现,现在的西红柿好像没有以前的西红柿好吃了,吃到嘴里感觉没有西红柿的味道,这是因为现在很多西红柿都不是经过正常的授粉开花结果的,西红柿的口感和营养可能就不如正常发育的西红柿好吃。
所以现在人们又开始提倡要吃全天然的瓜果蔬菜,但是如果要全天然的,就必须经过正常的生长过程,而蜜蜂就是这些全天然瓜果蔬菜的媒介。
蜜蜂随处可见,那联合国为何说人类正面临蜜蜂危机?
一只工蜂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离巢寻找甜美花蜜,并运回来给蜂群制造蜂蜜,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地持续了数百万年。但是,自200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蜜蜂大量失踪的神秘现象。在一个蜂巢中,绝大多数工蜂都不知所踪,只剩下幼虫、少量哺育蜂和蜂王。“活不见蜂,死不见尸”,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这实在太不寻常:工蜂在一定时间内的自然死亡数量相对小且稳定;工蜂在巢内死亡后,尸体会由活着的工蜂搬运到巢外,散落在附近;一般情况下,工蜂不会抛弃蜂王和幼蜂,这背离了群居蜜蜂的社会性原则,因为蜂巢没了工蜂的支撑,整个蜂群很快就会被“团灭”。蜜蜂消失现象像瘟疫一样,逐渐蔓延至全球,五大洲都传出了蜂群大量消失或死亡的消息,而且,情况愈演愈烈:
跟咱有啥关系?有人可能要问,蜜蜂的事跟人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大!首先,蜜蜂的存亡影响着人类的吃饭问题。全球约30%的农作物依赖虫媒授粉,蜜蜂是其中的主力军。在一只蜜蜂传粉的过程中,它毛茸茸的身体能沾住50万~75万粒花粉,使植物得到充分授精的机会,从而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失去了蜜蜂,很多作物的产量会直线下降,甚至出现绝收危机。在人口数量持续暴增的情况下,蜜蜂的消失将使人类面临严重饥荒!同时,蜜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据估计,蜜蜂授粉每年可以为美国创造150亿美元的价值,除了酿蜜,更多的是作物因蜜蜂授粉而在产量和质量上产生的增加值。我国农业部就开始试验推广蜜蜂授粉技术(目前,全国共有24个示范区参与了蜜蜂授粉的示范推广,涉及油菜、向日葵、大豆、苹果、梨、枣、樱桃等12种植物,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试验结果表明,多数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果树、草莓等作物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设施作物每亩节约用工10人以上。
其次,如果蜜蜂灭绝,更多物种会随之消失。生态系统环环相扣,无论少了哪一环,都会对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蜜蜂这一环尤其关键,它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效应使物种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体现。假如蜜蜂消失,很多物种也会跟着逐渐湮灭。比如高度依赖昆虫授粉的巴旦木,如果缺少蜜蜂等授粉昆虫,几乎不会结果。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甚至只能依靠特定的蜜蜂帮助授粉。
为什么蜜蜂会慢慢的死去?
蜜蜂腹部末端的毒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针后面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腹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当蜜蜂的毒针蜇入人体的皮肤后,排出毒液再拔出刺针要慌忙飞走时,由于小倒钩牢固地钩住了皮肤,所以,毒针连同一部分内脏也一起被拉了出来,蜜蜂由于失去刺针,身体的内部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久就会死去。\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