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在科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辟谷,确实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其功效不应过分夸大,其中的科学原理仍有待研究。

什么是辟谷

辟谷从字面上理解就不食用谷物,古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保健,现代人大多数使用辟谷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辟谷期间完全不吃食物。

辟谷一般分1天、3天或6天,如果是初次辟谷的人建议三天即可,辟谷期间饮用大量的水,不食任何食物,如果初次辟谷忍受不了,可以选择每餐食用三个红枣并且饮用蜂蜜水。辟谷完成后饮食需要慢慢恢复,切记不可大量进食,以免对脾胃造成伤害。

如何辟谷养生

辟谷养生,避开五谷杂粮,避开主食来调整肠胃。辟谷并不是有病治病,而是并没有之前的预防。断谷3天以上称为辟谷,不满3天的叫节食。断谷3-7天为短期辟谷,8-14天为中期辟谷,15天以上为长期辟谷。

第一阶段:开始断谷

食用少量瓜、果、蔬菜类食物,辟谷养生期间需要喝水,必须保证人体内水分充足。人体绝大部分均由水构成,只要有充足的水供给,短期内不会身体的正常运转。

第二阶段:中期辟谷

只喝水或稍加果汁,蜂蜜等饮料,不进食五谷杂粮。这时候需要意念来控制大脑,最简单的方法,每到吃饭的时间,选择打坐,将时间错过,如此才不会一脑的吃饭想法。

第三阶段:复谷阶段

7天没沾食物,这时候意念不够,会开始暴饮暴食。不仅把已经缩小的胃撑大,还会出现不正常的身体机能。因此,每天可以喝稀粥,甚至不吃菜,不吃辛辣的东西。过一段时间,胃部缓和了在正常饮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辟谷

辟谷是什么意思?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

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意思是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人,她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无暇,容态像处女一样轻盈柔美。她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着飞龙,而遨游在四海之外。

辟谷方法

1、避谷前3天,不吃一切东西,每日只喝凉水最少800ml,用大杯慢喝。3天之后,可吃少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水果(以苹果、番茄、丝瓜为主),但每次不超出100克(也可以不要吃一切东西,但务必多喝水800ml以上)。

2、特殊不适宜群体,如肥胖患者,可吃定量的稀饭、菜汁、花生仁、蔬菜水果、新鲜水果等食材,若不能彻底避谷,可将之做为一种改进身体素质的方法。

3、稀饭避谷:用20-50克稻米(或苞米、麦子、麦籽等),添加适量蔬菜水果,制成稀饭,1碗/餐,3餐/日。